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学习资讯 > 不发朋友圈的人是什么心态

不发朋友圈的人是什么心态

时间: 睿柠1003 分享

不发朋友圈的人是什么心态

  有些人一天可能要发十几二十条朋友圈,时时刻刻为朋友实况转播目前生活,有些人几年不发一条朋友圈,却活跃在朋友圈评论,这些人在现实中比比皆是。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不发朋友圈的人的心态解释,一起来看看吧。

  不发朋友圈的人的心态解释

  也许是内向,也许是不希望被关注,也许是觉得朋友圈太吵,也许是懒,也许是忙,也许是不屑于发朋友圈

  第一类:只看不发型

  看而不发的用户还在看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①无聊翻一翻;

  ②想知道身边的朋友都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新鲜事,怕错过什么;

  ③特别关心某些个人,不看受不了,恨不得每条都留言点赞;

  ④看看有什么新闻或者大事件被朋友发出来了,了解一下;

  ⑤买东西,真有,特别是宝妈这一人群;

  ⑥看看同事领导都发了什么,这个千万不能错过,与工作有关就留言喊口号,与生活有关就点赞拍马屁;

  ⑦发了朋友圈亲戚朋友同事没人点赞留言多尴尬,所以只看不发。

  第二类:不看不发型

  不看不发的用户之所以抛弃了朋友圈的原因也许如下:

  ①别人的生活与我何干,我的生活为什么要让他们知道?

  ②维系朋友不靠朋友圈,真正的好朋友不在意给他点赞没,同样自己也不需要刷存在感,即便好久没联系,有事情一个电话会立刻出现;

  ③不想看别人朋友圈的生活流水账,点赞不是,不点赞也落不是;

  ④各种晒照和心灵鸡汤,刚有微信时还看,现在根本没兴趣了;

  ⑤微商刷屏,有专职的朋友可以屏蔽,可有些朋友是兼职做副业,他不定时发,完全屏蔽又不合适;

  ⑥被公司领导“绑架”,自己经常要发和工作公司有关的朋友圈,从心底反感领导这种行为,进而反感微信,反感公司强迫个人将微信名字改成以公司开头的,反感微信圈,索性不看不发,工作做好就行了;

  ⑦出于个人隐私的保护,不爱看也不爱发。

  整天发朋友圈是不成熟吗

  现在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进行互动,如:出行、旅游、吃饭、聚会、泡吧K歌、孩子、宣传产品、烦恼等。

  现在人休闲时间并不多,偶尔闲下来都是拿着手机查看消息,发图片,发分享等;在朋友圈互动也是一件正常的现象,但是要注意量,太多会导致他人屏蔽自己的帐号甚至拉黑自己的帐号,得不偿失。

  发布生活

  每天都发布生活,则是自己生活的注重或是更注重别人关注自己的生活动态;可以适当的发布,分享生活但不建议太过,会导致是一种炫富或是叫穷的效果。

  发布工作

  一般只有不努力工作的人或是太过较真的商务人士,会针对工作发布工作信息,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一样的。

  若是工作好的,每天发送则是一种炫耀工作的表现;若是工作差的,则是会让人感应不上进的一种表现。

  发布产品

  针对这一块,不管是同学、朋友、亲戚等都是最让人头痛的事;遭到他人屏蔽、拉黑是迟到的事。

  再好的帐号,不建议天天发布产品信息,若是要发就发一些有意义的产品,不要刻意推销、不要刻意刷屏,不要群发。这不是成熟与否的表现,对外是一种扰民,对己是一种个人信息外漏的表现。

  喜怒不形于朋友圈的故事

  01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发状态。那时候还没有朋友圈,大家都窝在QQ空间里查看彼此的动态。

  我发得特别频繁,一天能发四五条,隔几个小时就发一条,内容都特别琐碎,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或者小情绪。

  早上起来,白雾茫茫,要发一条“这么大的雾出门,我能活着回来吗?”。

  中午吃饭,吃到虫子,要发一条“食堂为了给我这个穷学生补充点蛋白质,已经丧心病狂到在菜里放虫子了!”

  晚上约会,看了电影,要发一条“现在的爱情片真是越来越不走心了,还我票钱!”

  发了还不算完,隔一会就拿出手机戳进空间去看看,都谁谁评论了我,还有哪几个好朋友没有给我点赞,评论一条条回复,遇到说得上话的朋友还会在状态下方的评论里聊起天来。

  那会儿,我正在上大学,和高中同学们分散在了祖国的天南地北。三年同窗,一朝分离,想了解他们的近况,却又不好打电话或发短信,最好的方式就是逛他们的空间,看看他们都发了什么。自己一个人在远方上大学,身边暂时还没有比较相熟的朋友,也希望通过发状态让旧友们知道我的喜怒哀愁。

  起初,我是想通过发状态来遣散孤独,和朋友们在网络上频繁互动,就能找回一些曾经的联系感,仿佛朋友仍在,从未远离。

  后来,融入了大学的环境,有了新的朋友圈子之后,我仍然发很多状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存在感,让与我有关联的人都留意到我,想要自己的生活不是孤零零的,有人看,有人关心。

  那段喜欢发空间状态和微信朋友圈的时光,现在回头看过去,都发的是些什么呀,有的没的,碎碎念,瞎矫情,看着都替自己脸红。可是,那就是曾经的自己呀,在空间和朋友圈的那些展示与互动的确帮自己走过了很多孤寂的时光。

  那些孤独的时刻,像一段又一段黑暗的夜路,自己一个人走必然是心里打鼓、忐忑不安的,那些点赞评论就像一束束火把,或多或少给了我些许温暖,更重要的是照亮了一小段前路,让我有勇气一个人走过漫漫长夜和无人大街。

  02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喜欢发状态和朋友圈的呢?

  好像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只是把自己的生活琐事和心情碎片宣泄在网络上等朋友们来采撷的兴趣慢慢的就淡了。

  不再逛空间动态,也很少刷朋友圈了。自己很少发,别人发的也很少看。挂念谁了,就从通讯录里找到她,点她的头像进去,把她近期的朋友圈一条一条的看完,却不评论,也不点赞,不想让她知道我来过,她也不用知道。

  也许真是过了那个阶段了,人还没老,心累了,对他人对世界再也没有了那么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哪怕在我隔壁爆炸了一颗星球,只要没炸到我,那关我什么事?

  说起来,人的心真的很奇妙:婴儿时心里只有自己,饿了要哭,难受要闹,慢慢的,懂事了,父母亲人、同学朋友进到心里来,有了越来越多的在乎的人,在这个阶段,心里容纳人和事物是往外扩张的,做的是加法;到了后来,到过很多地方,遇见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心就没有扩张的野心和动力了,只想守着自己在乎的一亩三分地,不断的剔除那些不重要的人,开始做减法了。

  尤其是近一两年,微信的版图急速扩张,几乎成了国民APP,不管是同事、客户,还是初识的朋友,甚至经常去吃饭的那家小吃店的老板,都会拿出手机来扫一扫,加个微信。微信里的人越来越多了,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挤了进来,朋友圈刷之不尽,很多刷屏的还是做微商的或者不关心的人,于是就再也不会把朋友圈从头翻到尾了。

  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想必别人对于我也是同样的想法。太多微信QQ上的所谓人脉,不过是一种浅层次的链接,彼此间并无深交,交浅你不宜言深,更何况也没有多少人是真正关心你的近况的。

  既然大多数人并不关心你如何如何,那些琐碎的、不重要的事,你又何必说?

  真正重要的事,不管是大喜还是大悲,发在公共场合供人围观终究不妥,你又怎么能说?

  03

  以前会想借朋友圈的互动来赶走孤独,可后来,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失眠的长夜,捧着手机,把通讯录从头翻到尾,却不知道我该打给谁,我又可以打给谁,你才发现,有些路,你必须独自行走,人总要在孤独里学会成熟和隐忍,慢慢长大。

  愿意在半夜一两点接你电话、听你倾诉的人,从来就不会太多。能让你放心的倾诉自己的烦恼委屈和心事的人,也一直没有几个。坦诚相待的至交好友,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得清。

  这些真正能够安慰治愈你的好朋友,和你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们不需要通过说说和朋友圈才知道你最近发生了什么,过得好不好。

  关心你的人不依赖朋友圈获知你的消息,不关心你的人和你不在乎的人,你又不必要展示自己的生活给他们看,一来二去,你发的朋友圈就越来越少了。

  踏入社会之后,要工作赚钱,想买房买车,要恋爱结婚,要上养父母下养小孩,无穷无尽的琐事犹如浪花拍打,你倒在了生活的浪潮里,疲倦已极,哪里还腾得出精力和时间在网上说些琐事和闲话?

  以前,你的心是向外的,还得需索他人来获取存在感,渐渐成熟之后,你的心开始向内寻求能量和支持,你就是自己的王,自我丰盛,不依赖他人的肯定和那些浅薄的关注,突然就觉得没什么话好说了,说什么都没有用,说什么你都不屑。

  成熟也许是一件好事,但它真不是一件快乐的事。你不再有满到要溢出来的倾诉欲望,你也不再急于和别人建立连接,就像风收住了劲儿,就像土石堆积成高山,就像溪流汇聚成大海,你变得强大,也因此失去了很多小确幸。

  真羡慕那些朋友圈一天发个没完的人啊!不管他们年岁几何,他们在心理上都还只是个孩子,他们还年轻,那么热烈,而我们早已长大,成熟,渐渐老去。


猜你感兴趣:

1.如何从朋友圈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2.发自拍到朋友圈都是什么心理

3.朋友圈人生经典感言

4.有些人特别喜欢发朋友圈的原因是什么

37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