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学习资讯>

高中地理的解题万能模板有哪些

时间: 睿柠1003 分享

  高中地理虽然是最接近理科的文科科目,而且在高考中题目也变化多端,但是掌握万能的解题模板,可以对各种题型都有一个很好的解题思路。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中地理各种题型的解题万能模板,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地理各种题型的解题万能模板

  1、地理现象——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2、地理生态化问题——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3、地理生态化问题——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4、地理生态化——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高考地理万能答题技巧

  1、基本方法

  仔细审清每一小题题干的题意,明确其表示的地理内容的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针对题干,联系地理事物的概念、分类、原理及规律,进行全面思考和综合分析,并通过对比答案的异同,得出结论。这是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选择题一般有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第一步选细读题干和选项,看题干提供了什么条件,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第二步进行回忆联想,联想调动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等基础知识。第三步,对选项进行综合分析、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拿到此题第一步细读题干,找出 “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限制条件”四个限定词,第二部联想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类型是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为主,这两种农业发展的前提都是有灌溉水源。第三步进行综合分析虽然西北地区沙漠为主,土地资源比重低;另一方面劳力也不充裕,经济条件差,购买农药化肥的能力有限,但其“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限制条件”应该为水资源的不足,故正确答案为D。

  例题2: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题干中要求是“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天然”森林,联想到回归线到极地之是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极地气候,其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四个答案都有可能,但仔细分析,由于人类活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多为人工林,而现存的天然林,只是纬度较高的亚寒带针叶林故选C。

  2、排除法

  逆向进行,从选项入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一个一个地排除掉,直至得到正确选项,看似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很简单。

  例题3: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 )

  A、使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 B、向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

  C、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 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

  这是一种表述类的题目,这类题目多是叙述地理原理、特征、分布、规律等。在叙述的时候往往叙述不全,半对半错,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可以选对题干与选项进行推敲,排除表述内容不准确的与不完整的,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答案。

  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太平洋水域海水升温现象。东太平洋洋面升温,出现上升气流,产生暴雨和洪涝灾害,秘鲁等国海水中的鱼类和浮游生物大量死亡,以海洋生物为食物的鸟类也大量死亡,但西太平洋对地区却出现气温下降,降温出现下沉气流,西太平洋地区如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出现了干旱少雨的异常天气。本题中的选项A和D 以偏概全,东太平洋海区增温、降水多并不意味流经区域和全球水都增温和降水。故正确项为B和C。

  例题4:下列现象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关系的是( )

  A、绿地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A、C、D三个选项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非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故排除。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非农业人口的减少。所以选择B答案。

  3、图形与辅助线法

  对于一些计算类的题目和读图选择题可能其本身没有图形,或者图形不能准确的表达题目的含义,我们可以画出示意图,或者在图上作出一些辅助线,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高考地理的易混概念介绍

  易混概念一 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宇宙中各种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星云等都属于天体。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所构成不同等级,构成天体系统至少要有两个天体,如地月系、太阳系等。

  区别——天体是独立的个体,天体系统是多个天体的集合。

  易混概念二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三大金锁链条件,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适合呼吸的大气。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是指形成三大条件的地球自身和宇宙条件,如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等。

  易混概念三 光照与热量

  光照——主要是指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光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海拔高度有关。通常太阳高度角越大,晴天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就越充足。一般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的长绒棉、青藏高原的青稞。

  热量——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一个地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一般来说,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量高;纬度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热量低。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度。

  区别——光照充足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易混概念四 积温和无霜期

  积温——我们知道,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 ℃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 ℃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活跃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积温的多少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期的长短,能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和生长季节。根据≥10 ℃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积温越来越多,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越来越长。

  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无霜期直接影响育苗移栽的时间,决定了播种的时节。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终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初霜冻)之间的天数。

  易混概念五 恒星日与太阳日

  恒星日——指地球以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上的某点顺地球自转方向连续两次对准恒星的时间间隔,是地球真正的周期,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指地球以太阳作为参照物,地球上的某点顺地球自转方向连续两次对准恒星的时间间隔,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为24小时。

  易混概念六 冬至日与近日点、夏至日与远日点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

  近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

  远日点——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由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和地轴的宇宙空间指向,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做是不变的,因此,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冬至日——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

  夏至日——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

  区别——冬至日时,地球并非在近日点,而是逐渐接近近日点;夏至日时,地球并非在远日点,而是逐渐接近远日点。

  易混概念七 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

  昼夜现象——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它是由地球本身的性质造成的。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以外的地区昼夜长短产生周期变化的现象。

  易混概念八 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时区——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其中东西12区各半个时区。

  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种时间称为区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即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间——即0度经线的地方时也称格林尼治时间或中时区的区时。

  易混概念九 日界线与180°经线

  区别——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时刻为0∶00的经线,经度不定,一条是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的线,由于180°经线跨过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为了使岛屿保持一致的日期,日界线在太平洋有三折,因此越过180°经线日期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

  易混概念十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昼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上,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下,太阳高度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光线在地平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一天随着时间变化,太阳高度也在变化。


猜你感兴趣:

1.高一地理必修二答题模板

2.高中政治必修四万能答题模板

3.高中政治大题万能模板

4.高中地理的学习技巧

高中地理的解题万能模板有哪些

高中地理虽然是最接近理科的文科科目,而且在高考中题目也变化多端,但是掌握万能的解题模板,可以对各种题型都有一个很好的解题思路。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中地理各种题型的解题万能模板,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地理各种题型的解题万能模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考地理必学的答题套路有哪些
    高考地理必学的答题套路有哪些

    高中地理在高考中占比重分数是非常大的,相信很多同学都想把地理给答好,拿到最理想的分数。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考地理必学的答题套路,一起来看看

  • 学好高中地理最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学好高中地理最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现在的高中地理并不象过去地理那么简单,现在的地理难度加深,容量变大,所以我们的学习方法也要随着改变。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学好高中地理最有效的

  • 高三的地理成绩很差该如何提高
    高三的地理成绩很差该如何提高

    高三地理很差该怎么办,如何才能提高地理成绩?地理那么多知识点,到底该怎么学才能学会啊,又需要背诵又需要计算,提高成绩就要掌握方法。下面是小

  • 提高高考地理成绩的方法有哪些
    提高高考地理成绩的方法有哪些

    地理是文综中比较难的一科,想要和其他考生拉开距离,就要想办法提高地理成绩。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提高高考地理成绩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提高高考

379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