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教育>

家长怎么进行学前教育

时间: 小兰676 分享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幼儿教育家长怎么做?以下是blanche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家长怎么进行学前教育,一起来看看如何做好幼儿学前教育吧!

  家长怎么进行学前教育

  【生活习惯教育】

  【1】幼儿生活作息制度与小学生的作息制度有很大区别。幼儿入园后先吃早餐,而小学生则不允许迟到,而且一入学就进入学习状态;幼儿在园可享受精心准备的午餐和晚餐,下午还有点心,而小学则没有这些;幼儿在园可以午睡,而小学则不行;幼儿在园喝水、去厕所都有老师照顾,而在学校则靠小学生自己来完成;幼儿在园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而小学生在学校主要以学习为主;幼儿没有作业,而小学生则会有学习的压力,放学回到家也需要复习功课等

  这些生活作息制度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程度为基础的,所以,针对这些不同,家长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训练。比如教他们掌握一些简单的卫生常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定时睡觉,早起早睡,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逐渐缩短午睡时间,以使能够适应小学作息;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一人单独睡小床;自己掌握大小便,便后自己能擦干净;能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等等。从独立意识到生活自理能力,决定着孩子能否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作息制度。

  【2】特别提示【必须学会的生活习惯】

  1. 有“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愿望。

  2. 自己脱穿衣裤、鞋袜。

  3. 自己洗脸、漱口、刷牙。

  4. 能自己大小便,并能自己做好清洁。

  5. 能自己整理文具、书籍。

  6. 会认钟表上的整点。

  7. 会在饭前摆放碗筷。

  【3】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当幼儿转变成小学生时,他的生活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那就是学习将成为他主要的生活内容。这个时候,幼儿的求知欲非常旺盛,他们具有学习的激情,但这个时候,还是以启发他的学习兴趣为主,避免高强度高负荷的要求和重压,关键是从开始就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能够真正具备学习能力来应对长期的学习生活。

  参观小学可以激发幼儿的入学热情,小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感染着幼儿,也吸引着幼儿,将有助于幼儿轻松入学。

  有意识地通过游戏或完成某项作品等途径,提高幼儿的专注力、控制力和坚持力,使其能够入学后遵守课堂纪律,获取到老师传递的内容,并能够安静坐下来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阔孩子的视野,激发幼儿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其能够入学后对各门学科感兴趣并喜欢学习。

  【4】特别提示【观察孩子学习兴趣的参考指标】

  1. 对不明白的事或现象,总爱问“是什么”和“为什么”。

  2. 别人讲话时认真倾听。

  3. 看书时坐姿端正。

  4. 正确地握笔写字。

  5. 爱护书本及学习用品。

  6. 喜欢阅读并喜欢与别人交流。

  7. 能辨认一些基本的图形。

  8. 能辨认出不同的颜色。

  9. 能正确辨认上、下、前、后的方位。

  10. 能观察并找出不同图案之间的差别。

  11. 对数字有一点基本的了解和兴趣。

  这些指标帮助我们考察孩子的求知欲、专注力、控制力、坚持性以及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辅导

  【5】提高融入集体的能力

  1加强幼儿的文明礼貌用语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长要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尊重别人,不打扰别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集体,尊敬并热爱师长,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等等。

  2鼓励孩子多和小朋友游戏。

  在游戏中孩子可以感受到合作、分享的乐趣,这种乐趣迁移到其他领域,有助于幼儿形成较好的与人交往能力。

  3多带孩子参加聚会等活动。

  4聚会活动可以让孩子结识不同的小朋友,学会在公开场合介绍自己,问候别人,有助于幼儿自信乐观大方地适应新环境。

  【6】特别提示【孩子融入集体能力的参考指标】

  1.能够在某方面或某几方面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或他人。

  2.喜欢与人沟通,喜欢交流有意思的事情。

  3.会熟练使用礼貌用语,有责任心,能遵守秩序和规则。

  4.可以自己解决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

  5.具有很强的同情心,能够理解他人,感受到他人的感情。

  6.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和问好,来了客人能够有礼貌地问好。

  【7】培养孩子有意注意。   培养孩子有意注意很重要,我们小学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在小学低年级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并非智力落后,而是由于注意力涣散。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拼图游戏,这对培养有意注意很有益

  【8】控制孩子看电视。电视是孩子身边仅次于家长的最具影响力的老师。好的电视节目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促进学习,坏的节目或过长时间观看则适得其反,甚至有害健康

  【身体健康教育】之篇

  【1】炼就健康的体魄------待入学的幼儿正处在新生活的转折点上,格外需要科学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安全的环境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这将有助于减少疾病影响入学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1)专家建议的营养饮食。包括面包、谷类食品、水果、蔬菜、肉、禽、鱼等以及相关的替代品(鸡蛋、豆制品),牛奶、奶酪、酸奶等,应避免过多的脂肪和糖。

  (2)学前儿童需要经常户外运动和锻炼,以促进身体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可通过投掷、传球、跑跳、攀登、随音乐跳舞等运动锻炼大肌肉。

  (3)入学前应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及时发现身体疾病或存在的问题,以便抓紧时间使孩子在入学前得到治疗。

  (4)多做些手工操作游戏,锻炼小肌肉,锻炼眼手协调,如剪纸、折叠、穿针线等等

  【2】特别提示【身体健康的几项指标】

  [1.] 独立、连续地平地行走20~30分钟,不觉得疲倦。

  [2.] 走路姿势正常,没有出现不协调现象。

  [3.] 能独自坐在硬的靠背椅上20~30分钟,不觉得疲倦。

  [4.] 掌握跑、跳、攀登的动作。

  [5.] 至少能掌握一门运动技能,比如跳绳、游泳、滑冰、跑步等。

  [6]. 能用铅笔书写,能使用剪刀。

  [7]. 能独立从距家500米的地方走到家。

  【3】学前教育的原则

  依据0岁~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前教育的原则可概括为:

  (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教育;

  (2)促进学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与个性的健康发展;

  (3)成人对学前儿童的照管与教育相结合;

  (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

  (5)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其教育的功能

  【4】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防止疾病,使他们身心健康

  【5】要求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制

  【6】鉴于小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上课,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短,课后又有作业,而上学放学,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课堂学习也有严格的纪律约束等情况,就增加了孩子的紧张度,加快了生活节奏。为了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小学紧张的生活节奏,家长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睡眠和游戏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适应而损害健康;

  【7】保护好孩子的感觉器官,尤其是眼(视力)和耳(听力】

  【8】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迷路找民警。 重视的家长还可以入学前带孩子到医院作一次体格检查,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状况是否符合各项指标的要求,是否有疾病感染,如有要立即抓紧治疗,以保证孩子健康入学。

↓↓↓下一页是学前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

364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