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理财>

财政政策的行为主体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财政政策主体是指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的行为主体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的行为主体及作用

  财政政策主体包括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不同,中央政府承担提供全国性资源。配置职能、全国性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以及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职能;地方政府承担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再分配职能、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职能和稳定职能。

  作用

  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在财政政策调控市场化实现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应限于在政策的选择、制定颁布和对执行予以监督,而不能通过上级对下级的行政命令和下级对上级绝对的行政性服从,来参与政策的具体执行和实现。

  财政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在资本积累阶段和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统治者一般都推行掠夺性财政政策,以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

  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增强,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财政政策成为调节经济、挽救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常常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加快经济复苏;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社会总需求,延缓经济危机的来临。

  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国家集中了全体人民的意志,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能自觉地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制定财政政策。一方面促进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一方面组织和协调社会经济生活,为巩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

  中国财政政策的手段

  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有:

  ①国家预算。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及平衡状态的确定、收支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②税收。主要通过税种、税率来确定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以满足国家履行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需要,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分配。

  ③财政投资。通过国家预算拨款和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流量,以实现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

  ④财政补贴。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通过财政转移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实行财政补助,以达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目的。

  ⑤财政信用。是国家按照有偿原则,筹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国内发行公债和专项债券,在国外发行政府债券,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对预算内资金实行周转有偿使用等形式。

  ⑥财政立法和执法。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对财政政策予以法律认定,并对各种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如违反税法的偷税抗税行为等),诉诸司法机关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予以审理和制裁,以保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

  ⑦财政监察。是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国家通过财政部门对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团体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财政政策和财政纪律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财政政策的含义是什么相关文章:

1.财政政策的含义

2.财政政策含义及机制

3.财政政策介绍

4.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5.财政政策的内涵

234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