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理财 > 国家对股市楼市的调控政策

国家对股市楼市的调控政策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国家对股市楼市的调控政策

  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央行就“撸起袖子加油干”,继节前提高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10个基点后,一口气提升了逆回购和SLF(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尤其是SLF隔夜利率,一次上调35个基点,让各界颇感意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家对股市的调控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家对股市的调控政策

  继春节前MLF利率上调后,昨日逆回购、SLF各期利率均上调,其中SLF隔夜利率一次性上调35个基点

  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央行就“撸起袖子加油干”,继节前提高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10个基点后,一口气提升了逆回购和SLF(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尤其是SLF隔夜利率,一次上调35个基点,让各界颇感意外。

  昨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央行获悉,自2017年2月3日起,央行调整SLF利率,调整后隔夜、七天、1个月利率分别为3.1%、3.35%和3.7%,隔夜利率一次上调35个基点,后两个品种分别上调10个基点。当日各逆回购品种利率均上调10个基点。

  就在春节前的1月24日下午,央行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结合近期MLF到期情况,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455亿元,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期10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95%、3.1%,较上期上升10个基点。这是2014年MLF创设以来,央行首次上调该操作利率。

  逆回购和SLF利率紧随MLF上调在市场预料之中。但SLF隔夜利率大幅上调35个基点则让市场有些吃惊。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2017年央行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这两个要素结合起来看,央行的调控思路就比较明显了。”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用量,今年加价,加息式放水,这是央行维稳流动性的一个新手段。简单说,就是在释放资金的同时通过价格调整来改善货币供应和优化信贷结构。

  昨日,《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央行两位官员当日通过不同渠道提到了货币调控方式的转变。

  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称,近年来,货币供应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流动性的可能冲击,从量、价两个方面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方法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利率走廊,提高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效率,有效发挥利率走廊上限作用。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正在从数量型框架向价格型框架转型,同时价格型调控框架也正在从央行直接规定存贷款利率向市场利率调控转型。”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囯峰则认为,利率调控框架的双轨制加上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使得金融机构定价呈现明显的双轨制或两部门特点,在此背景下我国更有必要探索如何调控中期利率,从而有效影响作为融资主渠道的银行贷款定价,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市场人士认为,央行对利率走廊的调整,在改善流动性调控手段的同时,也可以发挥抑制金融杠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至于央行后续会不会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央行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对金融机构开展SLF操作共876.75亿元,1月末SLF余额为345.10亿元;1月份对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5510亿元,1月末MLF余额为35728亿元;1月份对三家银行净增加抵押补充贷款共543亿元,1月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1069亿元。

  机构观点>>>

  招商证券徐寒飞评央行今天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这是央行货币政策全面逆转的信号,意味着2014年以来的货币宽松结束了。年前大家只是猜测,央行会不会只调长端利率不调短端,现在看来是长端短端一起调了。”

  民生证券评逆回购和slf利率上调,表示:

  ①继6个月和1年MLF利率提升后,逆回购利率全面提升,在地产价格泡沫、经济企稳、天量信贷和同业规模大幅扩张的背景下,此次利率上调反映央行通过紧货币抑制金融杠杆政策意图进一步强化。

  ②此次央行允许不符合MPA考核的机构申请SLF,但有额外的100BP的惩罚,节后大量流动性集中到期,slf作为解决金融机构应急政策工具可能会被触发,SLF扩容至不符合MPA考核的机构,反映去杠杆过程中的仍需防范金融风险,不希望流动性风险演变为流动性危机,但额外的100BP的惩罚则反映出央行对抑制金融机构冲规模的诉求提供激励相容的正向约束,抑制资金空转。

  ③往后看,金融去杠杆仍在路上。一季度经济处于补库存周期,暂时无忧,但越往后不确定性越大,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是央行金融去杠杆政策实施的最佳窗口,未来不排除去杠杆进一步加码。

  ④在投资策略选择上,建议继续缩短周期,慎言抄底,后续需关注节后资金大量到期、季末的MPA考核与理财新规的落地。

  天风研究:央行偏紧态度确定 去杠杆力度加大

  ①央行今日上调各期限逆回购利率10BP,同时上调SLF利率,在节后第一天央行再度展露威严;

  ② 正如我们节前针对TLF操作等点评所明确指出的:央行的态度在节前就已经由紧平衡转向了偏紧,其中的重要信号已在前期MLF操作中发出,本次操作是前期态度的进一步强化;

  ③目前通胀的持续上行、美元的回调下行使得内外环境都给了货币政策充足的去杠杆空间,因而在内外因素有利的情况下,加大去杠杆力度也有利于全年去杠杆目标的完成;

  ④总结而言,在节前资金面季节性短缺结束之后,节后2月份内外环境较确定的情况下提高各渠道资金成本是央行坚定去杠杆的体现,持续时间和后续强度要重点关注通胀是否会超预期变化,特朗普新政是否会带来超预期的外部冲击。

  ⑤站在目前时点,央行偏紧态度确定无疑,同时要关注节前大量投放到期续作情况,操作上建议继续控制仓位和久期。

  邓海清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债市黑暗时代2.0

  1、我们在1月24日央行上调MLF利率点评《加息再证货币政策拐点,债市黑暗时代未结束》中提出,央行的加息路径为“货币市场隐性加息→MLF利率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全面上调,我们的判断得到充分验证。

  2、这是继上调MLF利率之后,央行在2014年以来第二次上调某一利率,表明央行货币政策从宽松周期逐步进入收紧周期,从隐性收紧走向显性收紧。央行货币政策变化始于2016年8月末,央行开始提高货币市场的利率中枢和波动性,但是央行没有明确提高任何一个政策利率(包括存贷款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利率、SLF利率等),体现为在货币市场隐性加息,而近期的上调MLF利率和OMO利率则开始成为显性加息。

  3、从深层次原因来看,此次央行MLF利率上调与之前的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和中枢一脉相承,绝不能看做是孤立事件,其根源在于2015年8月之后央行将货币市场利率维持在了过低的水平(与2015年下半年-2016年一季度股灾有直接关系),这导致了房地产和债券市场的过度加杠杆,央行需要在适当的实际修复货币市场利率,一方面要提高中枢水平,另一方面要放大波动性,此次提高MLF利率是对货币政策操作转向的确认。

  4、需要强调,在2014年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央行已经进入价格型调控更为重要的时代,应当改变过去更重视央行投放规模(数量型信号)的惯性思维,现在更应当注意的是央行的价格型信号。更直接的讲,在美国,所谓的加息就是美联储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来没有人关心美联储每天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如何。对投资者而言,决不能认为不提高存贷款利率就不是加息,相反,在利率市场化之后,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就已经是真正的加息。

  5、从各国央行包括中国央行历史来看,央行一旦开启加息或者降息周期,基本都是以年为单位,不应将中国央行加息看做短期现象。从美联储来看,任何一次加息或降息周期持续时间均在1年以上(1994-1995年),从中国来看,最短货币政策周期也为1年(2010-2011年),从目前来看央行未来继续上调各种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即中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

  6、对于债券市场,央行全面上调OMO利率,标志进入“债市黑暗时代2.0”。回顾2016年10月以来的债券市场,呈现“债市黑暗时代→阶段性震荡市→债市黑暗时代2.0”的特点:我们在2016年10月提出“债市黑暗时代”,债券市场持续暴跌;我们在2016年12月提出债市进入“阶段性震荡市,切勿将震荡市当做新一轮牛市的起点”,债市在12月下旬至1月横盘震荡;我们在1月末央行上调MLF利率时提出“债市黑暗时代再现”,对2017年债券市场长期看空。在央行货币政策再次出现拐点之前,或者可能导致央行转向的重大基本面因素变化之前(CPI、PPI远不及预期、房地产崩盘、经济重新下行等,但我们认为这些情况可能性都不大),应避免盲目抄底债券市场。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上调资金利率并不等于央行货币政策收紧

  李迅雷表示,从短期来看,持续可看性的预期并不现实,对于目前来讲,去杠杆、防范风险才是比较优先的,但是这是一个短期的举措,并不等于央行货币政策收紧信号。

  今天来讲,房地产的销售、投资前景还是比较令人担忧,各项经济关键指标下行趋势比较明显,后期的宽松政策还是值得期待的。

  之前央行实行逆回购,节后货币适度收紧是比较正常的,是央行对实施MPA、宏观审慎管理所采取的举措。

  他还表示,最近来看,农产品价格有一定回升,短期通胀风险是一定存在的,央行此举有一定的微调作用,可预防通胀风险。

  上调SLF利率是央行的短期行为,不是长期趋势,对于央行举动不宜过度解读。

  此前在1月末,央行MLF中标利率上调10个基点>>>

  华创证券认为,MLF利率上调表明加息周期已经开始,节后公开市场利率或将面临上调,在央行继续推进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金融监管将逐步趋严;短期债市调整尚未结束,保持谨慎、等待充分调整后机会。

  另外,屈庆团队去年末已讨论过2017年加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他当时分析道:为了巩固金融去杠杆,加息周期在路上。整体而言,考虑到金融去杠杆、实体经济去杠杆、防房地产风险,以及应对汇率贬值压力和通货膨胀预期等,17年加息是非常有可能的,只不过在加息路径上可能是先公开市场,后存贷款基准利率。

  九州证券邓海清在MLF中标利率上调后,也曾指出,央行的货币政策从宽松周期到收紧周期、从隐性逐渐走向显性。未来将符合“货币市场隐性加息→MLF利率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的路径。

  2017年济南楼市调控政策继续

  然而,在14日召开的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2017年对济南、青岛热点城市,继续执行好限贷限购、限价限售等措施,确保房价环比不增长。山东省继续分类施策,将商品房库存控制在合理区间,使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

  在市场监管方面,山东将加强市场监测和网签管理,防止商品房交易量及价格暴涨暴跌。2017年,国家下达山东省棚改开工任务76.36万套,不仅数量居全国第一,也是山东历史上棚改数量最多的一年。今年山东实现160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120万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为确保人口市民化目标如期实现,山东将全面推行集体成员资格证明和户籍转移备案证书制度。另外,还将推进撤县设市等行政区划调整,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

  2017年济南楼市调控政策继续,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文首次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产业政策,提出2017年全省设区市规划区内新建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等全面实施装配式建造,2017年设区城市新建高层住宅全装修,2020年新建高层、小高层淘汰毛坯房。使用公贷购买装配式住宅,最高贷款可上浮20%。

  对于控制一二线城市的高房价,从去年9月底开始,已有多个城市推出了限购、限贷等综合措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份,在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调控政策作用下,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房价走势明显趋稳。与11月份上半月比,下半月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中,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降幅在0.1个至0.9个百分点之间。

  一二线城市今年仍将延续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调控政策,房价仍会稳中缓降。央行去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未来3个月内准备出手购买住房的居民占比为20.1%,较上季大幅提高3.8个百分点。

  三四线城市楼市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去库存,房价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份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8%和0.4%,均比10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然而,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牵涉面较广。比如要把棚户区改造的货币化安置和城镇化过程中消除三四线城市的库存结合起来,1亿人进城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进程不会太快。

  面对楼市调控的这对主要矛盾,今后仍将延续上面提到的这些政策,并会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业界普遍预计,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的进程可能要快于市场预期。

  2017年济南楼市调控政策继续,从上面的分析看来,似乎是全国的调控都在继续,那么在楼市调控期间,投资者可以关注哪些概念股呢?楼市调控如何影响股市呢?

  楼市调控如何影响股市?

  虽然楼市存在泡沫已被人们所公认,但是也有观点并不希望当前资金从楼市撤出来。这一观点认为,人们应该感谢火爆的楼市,一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即便是一种虚假的繁荣,也能暂时让人们忘记经济不景气的忧愁;另一方面在于,如果不让人们把钱都投到楼市,任由巨量资金在市面上漂着,一定会出现流动性泛滥的问题,市面上钱太多了,会让人们手中的钱贬值的更快。而应对贬值的最好办法是提升人民币资产的真实价值,因此楼市需要一边挤掉泡沫,一边还要让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为产生的泡沫埋单。对于这种观点,我觉得到可以一笑了之,因为政府是人而不是神,哪有那么大的能力既能游刃有余的利用楼市泡沫,又能实事求是的促进经济发展,这种观点似乎有些痴人说梦的味道。

  对于房地产市场,这次政策调控手段的力度非常大,在短期来看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人们在惊奇此次楼市调控的力度之时也在考虑一个问题,资金将去向何处,一个很自然的答案是资金会流到股市,因为“不炒楼就炒股”的思维是一个惯性思维,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楼市和股市之间真的就存在“跷跷板”关系吗?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楼市真的流出资金了吗?

  实际上这个逻辑并不成立,调控政策只是阻碍了资金进入楼市。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本就漂在市面上的资金会进入股市吗?从这一点上来看,资金并不是造成楼市泡沫的根本因素,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正因为房地产市场给泡沫创造了一个“温床”,才顺理成章的催生了楼市的泡沫风险。

  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发展早已成为中国经济的痼疾。中国经济存在三个过度极化问题,即区域发展过度极化、收入分配过度极化、产业发展过度极化。产业发展过度极化中的房地产业问题已成为其中的最大问题。一线城市楼市问题是中国区域经济失衡发展的集中表现。中国一线城市房价已基本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一线城市水平。一线城市房地产业积聚了大量银行部门资金,如果一线城市楼市出现急挫,政府干预或稳定成本极高,甚至难以达到目标。

  对此政府反复采取限购限贷等行政措施,抑制房地产过热现象,主要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一线城市房地产累积了大量资金进入,如果一线城市楼市出现大波动,势必引起巨大风险。从历史经验看,发达国家一线楼市出现大的问题,要么是国内经济运行或国内经济政策引发,要么是国外爆发金融危机或国外的经济政策间接引发。

  现在资金进入楼市的机会成本因为政策因素而人为抬高,但这并不代表资金就会自然而然进入股市。因为股票市场想要聚集人气,赢得投资者的信任,获得健康发展机会,就必须依赖于进一步的市场化和法治化,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从历史经验来看,楼市与A股市场并不存在明显的“跷跷板”关系,期待资金大规模流入A股市场并不现实。

  小编认为,资金是否会流入股市,决定于股市投资者对市场没有信心,或者更直接的说,股市的赚钱效应还有没有。从当前股市的走势来看,投资者在股市中无风险套利的“梦想”已经被彻底打破,股市中剩下的是圈钱的“陷阱”,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只会为自己着想,根本不顾及投资者的利益。大多数上市公司成为给“僵尸企业”圈钱的工具。所谓的价值投资成为一种幻想,无论是散户还是真正意义的投资者,都寄希望于通过内幕消息来获得超额收益,从这一点上看,股市更像是一个赌场,而不是资本产生效率的场所。

  股票市场有自己的规律,不能再让赌徒思想引导市场发展。翻开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史,指数的涨跌似乎与宏观经济的发展轨迹并不合拍。即便是像2007年6124点的大牛市,也是因为股改推动,而不是因为经济发展,中国的GDP每年都是在增长,但股市并不是每年都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无疑处于核心地位,处在资源配置的前沿。只有打造出公开公平公正、信号反应准确灵敏、信心充盈的股市,才能使其在资源配置的舞台上担当起主角。毫无疑问,在中国经济新征程中,资本市场需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国经济要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需要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只有股市真正建立起以投资者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运行机制,才会赢得投资者的信赖,进而获得资金流入股市的机会。

  看了“国家对股市的调控政策”的人还看了:

1.2017年股市调控政策

2.2016影响股市的政策

3.2016年财政政策对股市有哪些影响

4.2017年中国股市政策

5.2016年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6.2016中国股市政策

7.2017年股市利空政策

254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