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育儿 > 育儿知识2-3周岁

育儿知识2-3周岁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育儿知识2-3周岁

  由于腹泻时患儿进食和吸收都减少,而损伤的肠黏膜的修复、发热导致代谢增加等原因又使患儿营养需要量增加,所以要继续给小儿饮食,以补充疾病消耗、满足生理需要,缩短病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育儿知识2-3周岁,期望对你培养你的宝宝成长有所帮助。

  育儿知识2 -3周岁:秋季腹泻患儿不要喝浓牛奶

  由于腹泻时患儿进食和吸收都减少,而损伤的肠黏膜的修复、发热导致代谢增加等原因又使患儿营养需要量增加,所以要继续给小儿饮食,以补充疾病消耗、满足生理需要,缩短病程。但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牛奶会胀气,已开始正常饮食的幼儿不要喂哺牛奶,还在哺乳期的人工喂养婴儿,需把牛奶调稀,吃点白粥或加了盐的米汤即可,也不要给孩子喂糖,以免加重腹泻症状。主要说来在饮食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喂母乳者继续母乳喂养,暂停添加辅食。

  二、人工喂养儿可喂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因为腹泻时水分丢失多,需要更多的水分来补充,可以用稀米汤加少许食盐作为补液饮食,然后由米汤、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三、非母乳性食品应选择容易消化、符合孩子口味的饮食,并做得软一些。当孩子不愿意吃的时候也不要勉强让孩子吃。

  四、有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小时(可喝水),待呕吐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五、甜食等易导致肚子胀气的食物最好少吃或不吃,糖在肠道酵解可使腹泻加剧。

  六、鸡蛋、奶类及肉类食物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难以消化,最好少吃。

  七、富含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如菠萝、白菜、辣椒、韭菜、红薯等,会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重腹泻,拉肚子的宝宝应尽量少吃此类水果和蔬菜。熟苹果含苹果碱,可给孩子刮成泥适量吃。为了避免加重胃肠负担,也应忌食生冷、油腻的食物。

  八、在持续严重腹泻后,虽然腹泻停止了,但消化机能需要在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正常,所以不能马上恢复吃原来的非母乳食品,应该先喂断奶初期的黏稠状食物,过几天再慢慢地恢复。

  育儿知识2 -3周岁:5月给宝宝吃什么长得更快

  走出营养误区

  说到营养,不少妈妈的第一反映是鸡鸭鱼肉;有些妈妈认为菜的营养比米饭好,而在饭桌上鼓励孩子多吃菜少吃饭;还有的妈妈参照欧美国家的食谱给孩子吃牛奶、面包、水果。其实,以上这些妈妈的做法都不科学。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矿物质,六者缺一不可。

  现时城镇孩子普遍的营养问题是:各种维生素的缺乏。很多妈妈对此很不理解,每天吃水果为什么孩子还会缺乏维生素?实际上,蔬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仅仅是一部分,维生素还广泛存在于谷物类、菌类、薯类、水产品和干果食品中。由于维生素本身很容易被破坏,食物经过运输、浸泡水洗、烹调,其所含的维生素已大大流失。这就使通过日常饮食获取足量的各种维生素变得十分困难。

  为孩子长高“助跑”的营养

  1.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骨细胞的增生和肌肉、脏器的发育都离不开蛋白质。鱼、虾、瘦肉、禽蛋、花生、豆制品等都富含优质蛋白质,应注意多补充。在5-10 月份,应适当给孩子多吃一些鸡蛋,因为鸡蛋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是促进健康成长的营养食品。

  2.维生素

  维生素虽然本身不提供能量,但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却离不开它们,一旦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与它相关的能量、物质代谢就会出现故障,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医学上已经确认,与骨骼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最为密切的维生素是: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K。科学家们发现,如果日常饮食中维生素 A含量长期偏低,可能造成儿童骨骼发育不良;维生素D是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起调节钙代谢和骨代谢的作用,儿童维生素D严重缺乏可导致骨骼的形成不良;维生素C则是骨胶原蛋白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质。为此,给孩子准备丰富多样的饮食,让孩子摄取足量的各种维生素,是妈妈们的一项重要功课。

  3.钙

  人的身高,由骨骼的生长发育决定,尤其以中下肢长骨的增长与身高最为密切。钙和磷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牛奶、虾皮、豆制品、排骨、海带等都是富含钙、磷的食物。此外,要到户外多晒太阳,增加紫外线照射的机会,以利于体内合成维生素D,促进肠对磷钙的吸收,从而保证骨骼的健康发育。(化成)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报告结果引人注目:人体的生长速度在一年中并不相同,长得最快的是在5月份,平均达到7.3毫米;其次是6-10月份,平均有6.3 毫米。快速的生长,必然需要消耗更多的营养物质。因此,国内外有关专家建议在这个“神奇的5月”里,应适当给孩子增加营养,加强运动,让孩子的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态。

  育儿知识2 -3周岁:春季幼儿健康饮食三部曲

  春天到了,人的机体随万物萌发。但春季气候多变,各种细菌、病毒也开始大量繁殖,体质不佳时病菌、病毒等就会乘虚而入。为此,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早春

  此时,要少吃黄瓜、冬瓜、茄子、绿豆芽等寒性食品,多吃些葱、姜、蒜、韭菜等温性食品,以祛阴散寒。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春季又是生发季节,因此早春在饮食上还应当多吃一些鸡肉、动物肝脏、鱼肉、瘦肉、蛋黄、牛奶、豆浆等营养品,以满足人体机能代谢日趋活跃的需要。

  仲春

  仲春时节,肝气随万物生发而偏于亢盛。中医认为,肝亢可伤脾,影响脾胃运化。为此,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此时可适当进食大枣、蜂蜜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这时正值各种既富含营养又有疗疾作用的野菜繁荣茂盛之时,如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竹笋、香椿等,应不失时机地进食。

  暮春

  此时,气温日渐升高。《饮膳正要》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此时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以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育儿知识2-3周岁相关文章:

1.2-3岁育儿知识大全

2.2到3岁育儿知识

3.2-3岁育儿知识

4.2-3岁早教育儿知识

5.2-3岁幼儿育儿知识

2226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