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热点资讯 > 隔周双休制取代假期调休遭热议

隔周双休制取代假期调休遭热议

时间: 丹梅0 分享

隔周双休制取代假期调休遭热议_网友:调休可以,请别动我的双休

隔周双休制取代假期调休遭热议!6月25日,是端午节后的首个工作日。“星期天还要上班是种什么体验”,连带着关于“调休”的讨论,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隔周双休制取代假期调休遭热议,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隔周双休制取代假期调休遭热议

隔周双休制取代假期调休遭热议

从近年的舆论走向看,“假期调休”的话题热度不断走高,基本是每调休一次,就被热议一次。特别是在“连续上六天班”“周末还要上班”等特定场景下,与之相关的各种情绪,每每达到极致。在此大语境下,呼吁制度调整的声音,渐成声势。后续的演进脉络大致可见:从网友吐槽,到业界、学界的探讨,直至最终形成公共决策层面的反馈回应。种种迹象表明,从第二阶段切换到第三阶段,并不缺少推动力量。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最新的发声,引起了广泛重视。魏小安另一个较为人所知的身份是,原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等职,据称他曾参与了调休、黄金周等假期安排建议……这种横跨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半官方半民间”的复合职业背景,使之表态颇具分量。当然,其最近接受采访的这番言论,仍属“个人见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基于专业视角的某些论断,还是颇具启发意义。

魏小安表示:“算上双休日中国人每年有1/3的时间都在休假”“目前调休政策大家普遍不满意。”前者是事实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严格说来,我国每年有115天假期,这似乎大大超过了公众的主观认知。究其原因,在于“周末双休”往往没有被大众纳入“假日”层面。刨去“周末双休”,剩下的“法定节假日”就显得较为有限。条件所限,辗转腾挪、调休凑假,难免局促。

是不是存在一种可能,即在不增加节假日总天数的情况下,仅仅通过“优化调休制度”,就能提高大众的休假体验和满意度?基于此,魏小安给出的设想是,采取“隔周双休”制度,即前一周休息1天,后一周休息2天,由企业及个人自行安排。由此每月可挪出2天,一个季度集中休假一次,就有6-8天,形成一个结构性黄金周——这个比现行“调休”模式更复杂、更多不确定性的方案,能否合乎大众期待,无疑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假期调休”纵使存在着种种缺陷,但至少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可执行性强。所以,当我们试图对之予以改进,至少一定要尊重现实、扬长避短,而不是相反。

双休日改为隔周三休是什么意思

据了解,熊水龙提交提案建议“适时调整双休日,试点开展周休日实行隔周三休的制度。”熊水龙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主要原因是这样做既保障了公共休假制度的刚性约束,又提供了全年多个分布均衡的‘三天小长假’,还能助力分散休假、缓解旅游高峰压力”。

针对“委员建议调整双休日试点隔周三休”可能部分人还不是很理解,其指出双休日试点隔周三休是指即首周休息一天,次周休息三天。

双休日即将改为隔周三休?

熊水龙的建议还是比较可行的,那具体会不会试点或开始实施,还要看官方安排和通知。不过针对此建议,大多数网友表示先落实双休制度再说,因为目前大部分公司还是没有落实双休制度的。

随着该建议的提出,大部分人比较关注的是否会落实。目前只是委员这样建议,是否会实施还要看通知。

总之,委员建议调整双休日试点隔周三休没问题,但目前还是希望严格落实双休制度。

热门文章

1957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