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热点资讯 > 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出现

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出现

时间: 金梅0 分享

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出现_预计5年内大概率打破高温纪录

最新消息!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出现!具体怎么回事大家清楚吗?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出现,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出现

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出现

世界气象组织当地时间7月4日发布报告确认,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在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概率达到98%。

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更为复杂。从2020年夏到2023年初春,拉尼娜现象已持续了近3年。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降低现象。一些气象专家指出,从拉尼娜转变到厄尔尼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

世界气象组织在最新通报中提醒,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导致南美洲南部、非洲之角地区、中亚部分地区等降雨量增加,也会导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南亚部分地区等出现严重干旱。

塔拉斯说,宣布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是向世界各国政府发出信号”,应尽快动员并提前准备,降低这一现象对民众健康、生态系统和各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介绍

厄尔尼诺是一种发生在海洋中的现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异常的增温现象。

由于热带海洋地区接收太阳辐射多,因此,海水温度相应较高。在热带太平洋海域,由于受赤道偏东信风牵引,赤道洋流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高温暖水不断在西太平洋堆积,成为全球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其海水表面温度达29℃以上,相反,在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却较低,一般为23~24℃,由于海温场这种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使热带西太平洋呈现气流上升,气压偏低,热带东太平洋呈现气流下沉,气压较高。

正常情况下,西太平洋上升运动强,降水丰沛,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为下沉运动,降水量极少。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赤道西太平洋海域的大量暖海水流向赤道东太平洋,致使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下降,大气上升运动减弱,降水也随之减少,造成那里严重干旱。而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由于海温升高,上升运动加强,造成降水明显增多,暴雨成灾。

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不稳定状态下的结果。据统计,每次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是强厄尔尼诺年,其强大的影响力一直续待至1998年上半年,我国在98年遭遇的历史旱见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给全球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这种现象已成为当今气象和海洋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厄尔尼诺为什么导致气候异常?

通常情况下,厄尔尼诺发生时,南美沿海岸国家易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非洲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对我国而言,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当年,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易出现洪涝,夏季东北地区易出现低温。

1951年以来,共发生过3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其余两次发生在1997/1998年和1982/1983年。198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洪涝,东北出现低温,黑龙江6月气温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根据中国气象局分析,与1998年相比,今年中高纬的环流形势明显不同,冷空气势力明显偏弱,因此,虽然今年我国夏季洪涝灾害较常年明显偏重,但其程度弱于1998年。

“地球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结的整体,厄尔尼诺发威是导致太平洋沿岸国家出现极端天气的重要原因。”丁一汇说,“可以确定的是,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并给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北部等地带来降雨。而厄尔尼诺却“搅乱”风向与洋流,使赤道上空的东风显著减弱甚至发生反向,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向西太平洋的运动随之减弱。

这就导致原本较干旱地方降雨偏多,原本雨水充沛地区出现干旱。譬如,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阿根廷、巴西南部、巴拉圭等地出现洪涝灾害,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容易出现严重干旱,非洲尤其是非洲南部地区夏季出现高温、干旱。

对我国来说,由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沃克环流减弱,导致西太平洋副高增强、位置偏西偏南,同时东亚夏季风偏弱,暖湿气流北上势力不强,冷暖空气交汇产生的季风雨带偏南,从而导致长江中下游多雨,华北和黄河一带少雨。

值得一提的是,厄尔尼诺对我国汛期天气气候的影响是深远的。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首席专家周兵表示,尽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已于5月结束,但大气对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还会持续,这种响应在主汛期尤其是6月至7月的梅雨季会进一步显现或放大。

196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