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热门文章 >

《长安三万里》主角是谁

时间: 云霞0 分享

 长安三万里,中华五千年。 是我们的骄傲。 可以预见,《长安三万里》会是一部评价两极分化的电影。下面小编带来的《长安三万里》主角是谁,希望大家喜欢!

《长安三万里》主角是谁

 《长安三万里》主角是谁


《长安三万里》真正的主角是李白,但电影却从另一位诗人高适的视角出发,回顾他与李白的一生往事。谢君伟解释,李白是天才,是“谪仙人”,而高适更像传统意义上的普通人,更接近大众,他的视角更容易让观众进入影片。

在角色设计上,因为电影时间跨度大,涉及人物不同年龄段的形象,影片共呈现了25个版本的高适,15个版本的李白。“比如高适,他从8岁到60岁,换衣服、长胡子、皮肤纹理都有变化,连他的马都有很多种,不同时期骑的马不一样。”谢君伟说。

片中的中年李白,贴近教科书上大家熟悉的形象;而青年李白,影片主创希望他是潇洒的,所以给他设计了散发,而且因为史载李白剑法出众,所以片中他的形象很像一个剑客。“电影里李白、高适穿的都是唐朝的圆领袍,但我们根据两人不同的性格,对服饰进行了不同的设计,高适是比较坚韧、中规中矩的,李白更潇洒,所以他的圆领制式会有一些变化,与其性格相匹配。”谢君伟说。

在人物故事上,《长安三万里》剧本遵循历史走向,但对于历史的空白部分,主创会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对这些空白进行艺术想象和设计,突出人物生平和性格。比如,片中展现了李白和高适的三次相扑。“唐代的社会风气尚武,相扑在当时比较流行,所以我们设计了李白会相扑,并且还教会了高适。电影里的相扑发生在他们人生的不同时期,青年时两人都身强体壮,到了中年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他们的精神还在。”

 长安三万里为什么是三万里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三万里”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代表着大唐江山的广阔和壮丽。在这个数字中,也可以解读出一些具体的含义。

首先,“三万里”可以代表着大唐江山的壮阔和广袤。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其疆域辽阔,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涵盖了现在的中国、中亚、南亚、西亚等地。这个数字“三万里”正是为了展现大唐江山的辽阔和壮丽,同时也表达了对大唐盛世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其次,“三万里”也可以被理解为心理距离的象征。在电影中,长安是大唐群星的理想之地,而“三万里”则代表着他们与心中理想的距离。这个距离既可以是实际的距离,也可以是心理上的距离。在故事中,人物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需要不断地跨越各种障碍和难关,他们需要克服困难、坚持信念、勇往直前,最终才能到达理想之地。

综上所述,“长安三万里”中的“三万里”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数字,它既代表着大唐江山的广阔和壮丽,也象征着人物们为了追求理想而需要跨越的心理距离。

重温绝美诗句 仿若梦回唐朝

在映后交流环节中,现场嘉宾和观众也分享了自己对影片的感受。唐朝乐队主唱丁武感慨道:“唐朝乐队最初的命名就是因为对唐朝文化的推崇,看完这部电影后非常震撼,片子将唐朝盛景和文化魅力表现得特别到位,有好几处看得我热泪盈眶,真的梦回唐朝了一样。”

《长安诗选》的作者韩潇表示,“这部电影带着大家重温了那些绝美的诗句,讲述李白、高适、杜甫等诗人精彩的人生,还原了一个梦幻大唐,这就是《长安三万里》的魅力所在”。

一位古代文学研究者看完影片后激动不已:“最喜欢片中胡姬酒肆那场戏,这完全是为我这样热爱古代文学的人量身定做的,还有就是电影讲李白的挣扎展现得特别到位,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处理方式。”

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时间


定档 7 月 8 日全国上映.

《长安三万里》有哪些看点

《长安三万里》与追光以往的作品相比,技术上又实现了新的挑战和突破:有着最多的人物不同状态版本、最多的二级角色、最多的场景、最多的同一场景气候变化和天气变化,以及制作层面灯光的高复杂度。此外,除了观众认为的高难度动作戏,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其实电影中的大量文戏反而更考验动画的精度和表演的功底。

《将进酒》这场戏是影片中的高潮之一,从故事板、设计,到动画表演,再到特效、配音,整体都很有挑战:众诗人在硕大的鲲鹏伴随下从黄河畅游至银河,天宫中的众仙向他们举杯致意,整幕剧以“李白式”的超现实主义在瑰丽绚烂的光影中给观众以极佳的视觉享受。尤其是《将进酒》的诗情感饱满、豪放无比,为了能从视觉呈现上匹配这首诗,主创反复尝试了很多次,光“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话就做了很多版本。且这场戏是在李白念诗的声音里完成的,台词、音乐、画面都需要做到和谐,非常考验视觉想象力。主创表示:“我们留下了视觉化的《将进酒》。很多年后大家提起这首诗,不只是名家的解读,不只是戏剧的演绎,还有一帮人用动画的形式呈现了这些千古名句。”

1998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