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热点资讯 > 常温超导若实现iPhone可敌量子计算机真的吗

常温超导若实现iPhone可敌量子计算机真的吗

时间: 和杰4558 分享

常温超导若实现iPhone可敌量子计算机真的吗?

常温超导若实现iPhone可敌量子计算机真的吗?常温超导实现后的世界怎么样?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常温超导若实现iPhone可敌量子计算机真的吗,只供参考,喜欢的朋友们欢迎分享收藏!

常温超导若实现iPhone可敌量子计算机真的吗

常温超导若实现iPhone可敌量子计算机真的吗?

韩国科学家发论文称发现常温常压超导体“LK-99”的事情引发全球关注。8月2日,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对此表示,常温常压超导体的商业化还没有时间表,但是未来它将对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设计产生颠覆性影响。

郭明錤表示,计算机与消费电子的技术与材料创新,都是为了要实现高速运算、高频高速传输、小型化等要求,而超导状况 (电阻消失) 特性将会颠覆既有的产品设计以及材料与技术的采用,例如:不再需要散热系统、光纤 / 高端 CCL (覆铜板) 被取代、先进制程门槛降低等,即便是小如 iPhone 的移动设备,都能拥有与量子计算机匹敌的运算能力。

常温超导实现后的世界

连日来,“室温超导”频上热搜。

7月上旬,韩国科研团队宣称,研制出世界上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引发全球关注。有网友表示,人类世界的未来之门即将开启。

随之而来的,是全世界许多实验室都进入室温超导的复现狂潮。8月1日下午3点多,华科大UP主“关山口男子技师”公布视频,宣布成功复现该材料。

“室温超导”为何如此轰动?复现的“室温超导体”能否验真?

韩国研究团队有待证实的室温超导材料

LK-99为何引发全球关注?

7月22日,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高丽大学等团队研究人员公布预印本网站arXiv提交了论文,宣称研制出世界上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被命名为LK-99。

研究团队表示,比起过去所发现的超导材料,这次发明的材料只要在常压约127℃(Tc≥400k)以下,就能表现出超导性,并附上视频“证据”。

消息一出,学术圈“炸锅”。寻找室温超导体,是近百年来物理学家们的追索的方向和目标。

超导体与普通导电材料不同, 具备“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两个特性。

其中,“零电阻”是指电阻为0,当电流通过它,无论超导材料有多长,都不会在超导材料内发生任何损耗,应用潜力非常可观。

“完全抗磁性”是指,将超导体置于磁场之中,磁力线却无法穿过超导体,超导体内部磁场依然为零——这是物理学中著名的迈斯纳效应。

不过,所有的超导体都无法在常温常压下呈现超导状态,要让它们发挥作用,往往需要极低温环境,以及极高压环境,这一苛刻条件就限制了超导材料发挥最大的作用。

寻找“室温超导体”之路并不容易。今年3月,美国有科研团队宣称发现新型材料在21摄氏度以及1GPa条件下实现超导现象,几天之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闻海虎团队便公布了重复实验结果,推翻了该室温超导研究结果,相关论文于5月11日发表于《自然》杂志。

如今,仅时隔4个多月,韩国科研团队就又宣称在室温超导领域有了石破天惊的发现。

物理学家苦苦寻找了100多年的“理想超导体”是否近在眼前,人类世界是否真的将因此改变?许多实验室开始复现。

中国团队复现验证悬浮现象

8月1日,B站UP主“关山口男子技师”首发视频宣布,他所在的实验室已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视频简介显示,该UP主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其所在的团队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常海欣带领,成员是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杨丽。

在“关山口男子技师”发布的两个视频中,一个是复现的LK-99晶体,样品比牙签还细,当把一个钕铁硼磁体缓慢靠近材料下面时,样品竖了起来,表现出斥力。第二个视频是补充,当UP主用磁铁吸引样品时,没有吸引力,材料体现的不是铁磁性——由此,证明了实验产物具备一定的抗磁性。

在公开范围内,华科大团队复现了全世界首个可以表现出磁悬浮现象的LK-99的样品。

两个视频引发网友们纷纷留言。截至发稿时,两个视频的浏览量加起来超过了740万。

不过,抗磁性只是超导体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超导体都有抗磁性,但是有抗磁性的不一定都是超导体。

因此,截至目前,该样品还不能完全被确认为复现的室温超导体。接下来还需要测量磁化率以及是否具有零电阻效应。

UP主也承认,目前只针对一片几十微米大小的样品,验证了迈斯纳效应。但是,由于接下来的测电阻步骤可能破坏样品,他表示实在不敢动。所以,现在正在加急烧第三批炉子(制备样品)。

8月1日晚,潮新闻记者致电常海欣,对方明确表示B站视频为其团队所发布,接下来还会公布相关的论文或公告,其他的内容暂时不便回应。

常温超导是什么意思?

超导就是超级导电,其电阻为0,电流流经超导体时不会产生热损耗。

让我们想象一下没有热损耗的世界是怎样的?

电子产品不再需要考虑散热问题,手机电脑变得小而轻,运行速度极大提升;

无需开采化石能源,电动汽车全面取代燃油汽车;

家庭用电量大幅降低,灯泡却更亮了……

这或许是一场改变人类社会的能源革命!。

什么是超导和常温超导?

超导是指在特定的低温条件下,某些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下降到零,这使得电流可以在没有任何电阻的情况下无限期地在材料中流动。超导现象最初是在1911年由荷兰物理学家海因里希·康斯坦丁·奥内斯发现的,当时他正在研究在接近绝对零度温度下的汞的电阻。

而常温超导,则是指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温度条件下也能实现超导现象的材料或系统。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在物理学界梦寐以求的目标,因为如果实现了常温超导,我们将能够利用超导现象在众多领域中进行无损耗的能量传输,这在理论上将极大地提高能源的传输和使用效率。

常温超导的重要性和应用

常温超导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在能源传输方面,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成无损耗的电力线路,大大提高电力传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在医疗设备方面,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更高效的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提高医疗影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此外,超导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高精度的科学仪器,如粒子加速器和量子计算机等。

2028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