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热点资讯 > 中元节的饮食讲究

中元节的饮食讲究

时间: 欣敏0 分享

中元节的饮食讲究有哪些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在佛教中,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元节的饮食讲究有哪些,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元节的饮食讲究

中元节的饮食讲究

1.吃鸭 “鸭”取“压”的谐音,民间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2.吃濑粉东莞习俗,不同片区有不同吃法。

3.吃粗茶淡饭中元节在山东又称“掐嘴节”,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4.吃扁食江苏省东县乡习俗,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5.吃“饺饼”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习俗,“饺饼”是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中元节出门禁忌

1、鬼节晚上最好不要出门,少说话、不熬夜、早早入睡。

2、看见别人拜鬼神时勿胡言乱语,要绕着走,不要迎面撞上,也不要踩地上的冥纸等祭拜的物品。如果实在绕不开,也注意,在心里说声,对不起,请借道等话。

3、八字轻的人、及身体弱的人,天黑后别出门并枕头下压桃符保平安,使其灵魂躲着自己走,避免出现身体异样及鬼压床等事。如若必须出门,那么衣兜内放好桃符,路上不要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也不要念经文说忌讳的话。

4、当晚、若走在路上有钱出现,勿捡、赶快走,尤其身体不佳的人。

5、晚上外出时忌讳穿一身红色,黑色、白色、青色。

6、不去水多的地方、如游泳馆、河边等地。因人的身上有三盏灯、头顶、左肩、右肩,落水灯灭,则不吉,影响健康。

7、不要在岔路口,阴暗的楼道,树荫下等阴气重的地方逗留。也不要靠近槐树,槐树是鬼树。

中元节烧纸讲究多

要天黑透才去烧、烧纸前,在要烧的地面画个圈,注意,不要把自己圈到里面,西北角要留个缺口。烧纸时要表情严肃,不要嘻笑打闹,给亲人烧纸前先点燃两张扔到圈外(打点贿赂过路的野鬼),一定要坚持看着把纸燃尽才可以走。

中元节的来历

中元节日子是农历七月十五,所以俗称“七月半”。根据已有的文献记载,中元之命名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说法。

道教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个月圆的夜晚定为上元、中元、下元。

正月十五上元节为天官的诞辰,此时祭天;十月十五下元节为水官的诞辰,此时祭水;七月十五中元节为地官的诞辰,传说这天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由此形成了天官赐福、水官解厄、地官赦罪的三元节。

《道经》载:“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因此自古以来民间都将这一天作为悼念祖先、祭祀已故亲人的日子。但由于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有较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元节亦被称为盂兰盆节。故佛教寺庙会在此日举办盂兰盛会超度亡灵和祭祖。这样一来,佛教的盂兰盆节就与道教所谓的中元节有了交叠之处。

中元节历史文化

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在梁武帝时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中元节俗的首要内容。

204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