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热门文章 >

《奥本海默》全球票房

时间: 宋佳4544 分享

克里斯托弗·诺兰将《奥本海默》的结局和《盗梦空间》的结局进行对比,不知关于这部电影你们了解多少呢?为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电影《奥本海默》全球票房,欢迎参阅。

《奥本海默》全球票房

《奥本海默》全球票房

据8月21日消息,知名导演诺兰的新作《奥本海默》全球累计票房已经突破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这一成绩在今年所有好莱坞电影中排名第四,也是诺兰导演生涯中的第四名。 目前,《奥本海默》在北美的票房为2.85亿美元,位列影史R级电影票房第七,而在北美之外的地区,票房为4.32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该片已经确定将于8月30日在国内上映,预计全球票房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奥本海默》改编自Kai Bird和Martin J. Sherwin的书籍《美国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的胜与悲》。该书讲述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 影片的演员阵容十分豪华,包括基里安·墨菲、艾米丽·布朗特、小罗伯特·唐尼、马特·达蒙、弗洛伦斯·皮尤、拉米·马雷克、本·萨弗迪、乔什·哈奈特、戴恩·德哈恩、杰克·奎德、马修·莫迪恩等等。

奥本海默的性格特点

没有私心,具有贡献品质,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不骄人,没有小心眼,拔尖有锋芒毕露。 奥本海默的性格才华出众,个性张扬,外显矛头,做事高调,与邓稼先的平易随和,低调做人,谦逊朴实形成对比。

奥本海默根据《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小说改编

然而这不影响奥本海默在理论物理与量子力学上的地位,在被麦特戴蒙饰演的格罗夫斯中将找去参与原子弹的研发工作之后,《奥本海默》也进入电影的主线故事。1942 年「曼哈顿计画」正式展开,美国军方在新墨西哥州建立了一个秘密研究小镇,找来全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与技术人员,希望能靠着完整的理论基础,抢先世界各国完成设计和试验,结束这场造成全国许多人伤亡的二次世界大战。

只不过以「原子弹之父」的生平故事为主题,在所有观众都知道他们将会研发成功的情况下,《奥本海默》并不是一部以「三位一体」的核爆试验作为「麦高芬」(MacGuffin) 的电影。根据获得普立兹奖的传记《美国的普罗米修斯》改编,整部片不光只有他开发核武、终结战火的「成就」,更把焦点放在这个计画对整个世界与与奥本海默带来的影响之上,把电影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奥本海默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奥本海默》是一部2023上映的美国传记惊悚电影,由克里斯多福诺兰执导,演员为席尼墨菲、小劳勃道尼、艾蜜莉布朗、麦特戴蒙、佛萝伦丝普伊,剧情讲述194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被国家征招,必须集结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前往一处秘密实验室,完成「原子弹」这个人类史上最重要的发明,希望能够永远终止战争,带来前所未见的和平,但没想到最终却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奥本海默》延续了诺兰25年的纪录

即使这么多年,好莱坞的潮流也不断变化着,诺兰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纪录。不会在电影中,添加额外的镜头。尤其是,像DC的《蝙蝠侠》三部曲他也没有留下片尾彩蛋。虽然《奥本海默》没有片尾彩蛋,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因为《奥本海默》不仅仅是一个传记片,更是一部充满了思考和哲学的电影。电影中的奥本海默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学家,更是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不断地探索宇宙和人类的本质,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有着深刻的思考和体悟。

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深度,让观众们在电影中感到了一种震撼和触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让观众停下脚步,思考人类的本质,这也是《奥本海默》成功的原因之一。而诺兰作为导演,一直以来都是引领电影潮流的人物。他在电影中的创意和突破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最后,要感谢诺兰和他的团队,因为他们的努力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这样一部出色的电影。在这个电影已经成为娱乐产业的时代,能够看到这样一部充满思考和哲学的电影,让我们感到格外的珍贵。期待着诺兰的下一部力作,继续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震撼。

《奥本海默》讲的是什么故事

电影《奥本海默》讲述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影片介绍了这位理论物理学家在曼哈顿计划中的角色。

在1942年至194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主导了一项研发计划,生产了第一枚核武器。

该项目的基础最初是由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在1939年成立的,以回应对为时任德国元首工作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他们自己的核武器的担忧。

一个由科学家和军事官员组成的小组负责调查铀作为武器的潜力。该小组后来在1941年被命名为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OSRD)。

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入了同盟国的战争行动,该计划正式演变为由陆军工兵部队中将莱斯利·格罗夫斯领导的军事行动。

1943年,奥本海默被任命为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主任,真正的炸弹就是在那里设计的。这个综合体——在其创建期间也被称为Y计划——是第一个曼哈顿计划炸弹的制造和测试地。

1945年7月16日,曼哈顿计划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试验场进行了核武器的第一次爆炸,这是特尼狄试验的一部分。

这两枚旨在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子弹,后来分别于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被用于对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毁灭性袭击。两枚炸弹造成超过10万人死亡,两座城市被夷为平地。

二十年后,在1965年的一次电视采访中,奥本海默反思了特尼狄试验。他说:“我们知道世界将会大不相同。有几个人笑了。有几个人哭了。大多数人都保持沉默。”

“我想起了印度经文《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话;毗湿奴试图说服王子履行他的职责,为了让他印象深刻,他变成了多臂的形态,说‘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我想我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感觉。”

1967年2月18日,奥本海默在与喉癌斗争后去世,享年62岁。

208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