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设计 > > 园林设计 >

中西的园林的区别

时间: 其芳39 分享

  中西方都有自己的园林文化,但是因为文化等原因两地的园林也就有了区别,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西的园林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西的园林的区别一

  中西园林由于在相对隔离的文化圈中独立产生、发展起来的,因而对方所没有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品质。蕴涵了不同的造园思想。

  西方造园艺术的发展轨迹,虽然其风格是多变的,但总体风格一直是规则几何型,崇尚理性主义,以形式的先验的和谐为美的本质;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主流,表现了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胜自然的思想理念。

  中西的园林的区别二

  总体风格的差异

  由于中国园林追求的是意境美,追求“境生于象外”的艺术境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主张酷爱自然,提倡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强调自然、自由、自我的思想, 反对一切清规戒律,要在自然的无限空间中得以自我心灵的抒发和满足,所表达的是“物与神游,思与境谐”的审美意识。因此,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以和谐一致、参差不齐、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影影绰绰以及含蓄回味的特点,从而做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鉴赏力。西方从柏拉图到法国浪漫派都是以建筑的几何法则和审美思想来规划园林,他们把园林看作是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形成了几何式的园林风格,布局上有明确的中轴线贯穿全国, 讲求绝对的对称,园林中的景物设计都有精确的比例和严整的几何图案,道路笔直而又平坦宽广,园林中的水体和花坛也都是规则的几何形,甚至连树都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总之,一切都被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中去,以及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 表露“人是万物之灵长”的思想和人的自由意志。

  从总体风格上看,中国的园林缺少人工造作的物质力量以显示与自然对抗或对自然的征服,相反,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从属于自然,服从于自然,与自然相一致的境界。中国文人的乡居生活与西方中世纪的碉堡里的庄园主颇不相同,更多的是与自然山水的亲近,更多表现出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风雨归舟??的特定的诗情画意,而西方的园林风格展现了人类享受自然,拥有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观念。

  中西的园林的区别三

  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封建时代,世界各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基本上均由宗教观念统治着,欧洲有__,中国有佛教,尽管宗教和园林艺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两者并无直接关系,但宗教的传播和发展要借助包括园林在内的文学艺术形式和力量,而园林艺术也或多或少地反映人们的宗教生活。宗教对我国园林影响最大的是佛教,由于传播佛教的需要,各地建寺成风,并形成一种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园林类型―寺庙园林。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只有教会和僧侣掌握着经济命脉和知识宝库,因此寺院十分发达,园林在寺院中发展,并形成寺院式园林。在不同的宗教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宗教园林类型。园林艺术对宗教的传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寺庙、教堂等宗教建筑及附属园林不仅为宗教活动提供物质场所,也为宗教创造了一个神秘的氛围,达到从心理上征服人的目的。

  中西的园林的区别四

  在对园林美的表现上,中西两方的园林艺术也有很大的不同。虽然都有对艺术意境的追求,但其内涵却有所不同。西方的古典园林艺术受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影响,重视人的理性,寓理于情,表现出来的情意理性色彩很浓。正如西方美学所提倡的理想美一样。园林艺术更偏重于附和数和比例观念的形式美的体现,使其诗情画意都理性化了。而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则强调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概念,诗画与园林相通。园林的设计,常常突出幽深曲折的特点,含蓄而保守,不如西方那般直接。许多园林在入口处都有一座假山或照壁,挡住游客的视线,绝不让你对园中的风景一览无余,还用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把全园分成若干个小园或景区,达到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变化多致地美学追求。整个园林的设计,就如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富有层次、虚实相生,一层一层地把画卷打开让你欣赏,使人回味无穷,不觉得单调乏味富有新意,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了无限的景象。在西方园林艺术中,更多地是重视建筑,大多以建筑为主体,山水只是陪衬,喷泉、雕塑、树木等都要服从于建筑整体。所有的设计都有统一的规划,然后进行对照,按号入座,条块鲜明,明朗开阔

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