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安全知识 > 逃生急救知识 > 心源性休克急救措施

心源性休克急救措施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心源性休克急救措施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组综合征。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源性休克方面的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心源性休克抢救要点

  一、诊断

  1.心功能受损表现:心音无力、心界增大、心电图异常、杂音、既往心脏病史等。

  2.休克表现:肢端凉、脉弱、心脏休克分数减低、血压低等。

  3.其他:

  ① 硝普钠涮针实验:取1支硝普钠原液全吸入至5毫升注射器中,然后再推出,再吸取2mL生理盐水,快速推注静脉,利用很少的壁上残留硝普钠的作用观察反应,如循环很快改善,支持为心源性休克。

  ② 心电图表现。

  二、治疗

  1.一般疗法:平卧或头稍低平,镇静,氧疗,监护,建液路。

  2.适当扩容纠酸,一定要注意速度、量。

  3.正性肌力药。

  ① 多巴酚、多巴酚丁胺。

  ② 洋地黄制剂:一般不用。

  4.血管扩张剂:硝普钠。

  5.利尿

  6.病因治疗

  7.其他药物:①大剂量vtc:100-200mg/kg.d②果糖③保持能量供应。

  8.治疗并发症与合并症

  心源性休克的病因

  1.心肌收缩力极度降低

  包括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病毒性、白喉性以及少数风湿性心肌炎等)、原发性及继发性心肌病(前者包括扩张型、限制型及肥厚型心肌病晚期;后者包括各种感染、甲状腺毒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心肌病)、家族性贮积疾病及浸润(血色病、糖原贮积病、黏多糖体病、淀粉样变、结缔组织病)、家族遗传性疾病(肌营养不良、遗传性共济失调)、药物性和毒性过敏性反应(放射治疗及阿霉素、酒精、奎尼丁、锑剂、依米丁等所致心肌损害)、心肌抑制因素(严重缺氧、酸中毒、药物、感染毒素)、药物(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阻滞药等)、心瓣膜病晚期、严重心律失常(心室扑动或颤动)以及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

  2.心室射血障碍

  包括大块或多发性大面积肺梗死(其栓子来源于体静脉或右心腔的血栓、羊水栓、脂肪栓、气栓、癌栓和右心心内膜炎赘生物或肿瘤脱落等)、乳头肌或腱索断裂、瓣膜穿孔所致严重的心瓣膜关闭不全、严重的主动脉口或肺动脉口狭窄(包括瓣上瓣膜部或瓣下狭窄)。

  3.心室充盈障碍

  包括急性心包压塞(急性暴发性渗出性心包炎、心包积血、主动脉窦瘤或主动脉夹层血肿破入心包腔等),严重二、三尖瓣狭窄,心房肿瘤(常见的如黏液瘤)或球形血栓嵌顿在房室口,心室内占位性病变,限制型心肌病等。

  4.混合型

  即同一患者可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如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其心源性休克的原因既有心肌收缩力下降因素,又有心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再如风湿性严重二尖瓣狭窄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风湿活动时引起的休克,既有风湿性心肌炎所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因素,又有心室射血障碍和充盈障碍所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因素。

  5.心脏直视手术后低排综合征

  多数患者是由于手术后心脏不能适应前负荷增加所致,主要原因包括心功能差、手术对心肌的损伤、心内膜下出血或术前已有心肌变性坏死、心脏手术纠正不完善、心律失常手术造成的某些解剖学改变,如人造球形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引起左室流出道梗阻以及低血容量等导致心排血量锐减而休克。
看过“心源性休克急救措施”的人还看了:

1.休克急救方法

2.休克病人的急救措施

3.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

4.简述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

5.心肌梗塞的急救措施

6.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及急救措施

7.心梗的急救措施

108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