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安全知识>逃生急救知识>

交通事故急救知识

时间: 思晴925 分享

  近年来的车祸发生几率大大增加了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掌握好相应的车祸现场的急救方式,就会造福许多人。那么,你了解交通事故急救知识吗?以下就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交通事故急救知识:对事故伤员进行急救

  (1)心肺复苏

  当发生突发的呼吸、心跳停止时,要及时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以挽救伤员的生命,如能在4min内开始,成功率最高。现场心肺复苏的程序为:

  ● 首先要保持伤员呼吸道通畅,打开伤员的嘴巴,清理口腔内的异物,使口腔气道通畅。

  ● 其次是维持呼吸,检验伤员是否还有呼吸,若伤员已没有呼吸,可立即采取口对口的呼吸方法,每3~4s呼气一次。

  ● 恢复血液循环,对心跳骤停的伤员,要立即采取心脏复苏术,抢救者应掌握胸外心脏按压双手配合的正确姿势及按压动作,有节奏地按压心脏。

  (2)控制严重出血

  一个体重50kg的人,其血液量为4000ml,当失血量达到1500ml以上时,便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员会出现模糊、头晕、口渴、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症状。外出血的止血方法有:

  ● 直接加压法:用手掌或手指直接按在伤口上,并保持压力约15min以上。

  ● 高举法:举起伤员出血的肢体并高于心脏部位,以减缓出血部位的血液流动。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敷一块消毒纱布或垫干净的衣物包扎。

  ● 压迫止血法:当四肢有严重的出血时,可压迫肢体的重要动脉,如下肢的股动脉止血。

  (3)搬运伤员

  重伤员宜在现场就地检查伤势和进行初步处理以后再搬运为妥。对车祸受伤病人的搬运原则是:视受伤人员的伤势、受伤人的体质和搬运路程及道路情况而定。对受伤人员的主要搬运方法是:单人背负法、单人抱持法、单人扶行法、单人拖拉法和四人双手椅托法等。

  (4)就近治疗

  将车祸伤员搬运上120救护车或临时拦下的过路车后,尤其是后者,应及时了解附近是否有医院,以及医院的医疗情况,这对于危重病人尤为重要。如果不了解情况,将车祸伤员送到了医疗条件不能满足救病要求的医院,反而会延误时间。

  交通事故急救知识:交通事故正确搬运伤者的方法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

  (1)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草地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一时无颈 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2)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3)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采取正确的措施,及时为伤者进行护理,是对伤者抢救的关键。但是,在现实中,经常会发现有人在救护伤员时使用一些错误的救护方法,这在远离城镇的地方较为多见。

  交通事故急救知识:常见的交通事故错误救护方法

  1、遇到骨折强行复位

  这样做很危险,因为骨头断端会破坏周围的组织,造成新的损伤出血及感染。应当用干净布盖住断端,并将肢体固定,避免相对运动。遇到颅脑和脊柱的损伤,切记要尽可能少搬运病人,不得不搬运时要平抬平放,切勿背扛。

  另外,对于一些小的闭合性损伤,皮下出血,也即常见的肿起青紫色块,人们总习惯去揉,以为可以止痛,其实一揉反倒加重了内出血,渗出的血液使周围组织更加肿胀疼痛,正确的方法是给予冷敷(在受伤后24小时之内),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神经敏感性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2、给断肢涂擦碘酒、酒精

  万一发生了断手、断指,就要想方设法保存它,以便请医生尽可能地行再植术。但有些人不懂得断肢的保护,给断肢涂擦碘酒、酒精这些消毒液,或为了“消毒彻底”,竟将断肢泡在酒精或福尔马林中,这将引起严重的细胞变质,无法再植,也不要把断肢泡在低渗或高渗的盐水中,以免组织细胞涨破或干瘪。更不要给断肢加热保温,以免加速组织变性,使再植失败。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消毒的纱布或干净的布类将断离的肢体包妥,放进无漏洞的塑料袋或橡皮口袋中,口袋里不要再放其他东西,然后扎紧口袋。在口袋周围要敷以冰块冷冻(也可用冰棍、雪糕代替),以达到冷藏目的。口袋一定要严格检查,如有漏扎或裂缝,冰水渗入断离的肢体,势必向组织渗入,会使细胞损害,从而失去再植成功的可能性。

  3、用脏布包伤口

  认为如不包扎伤口,受了风会得破伤风病,这是一种误解。破伤风是伤口感染了破伤风杆菌而引起的,而且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在不通风的环境下更易繁殖,未经消毒的伤口若用不透气的胶布、塑料布捂严,会加大破伤风病发生的可能性。包扎伤口的目的是为了止血、避免伤口继续碰撞、污染,所以不能用脏布包裹。

  4、伤口撒药面、涂药水

  其实像磺胺粉、云南白药起不了止血消毒作用,反倒成为伤口异物,加大污染机会、妨碍愈合;涂碘酒会使创面表面细胞蛋白凝固、坏死而难以愈合;涂紫药水、红药水会使创面模糊,不便观察伤口;紫药水的收敛作用大于消毒作用,涂紫药水的伤口在表面形成结痂,而下面却可能窝脓。红药水的消毒作用也很弱,它本身还含汞,汞经破损的组织被人体吸收,如同时用碘剂,汞遇碘生成碘化汞,对人体有害。

  正确做法应于受伤早期,用煮开的淡盐水将伤口及周围清洗干净;浅表皮肤擦伤不妨晒晒太阳,做紫外线消毒。

  5、用没有弹性的材料止血

  止血带要选择有弹性材料、没有橡皮管可用布条,用绳索、电线、铁丝捆扎,会造成健康组织缺血,甚至坏死。止血带松紧要适应,以不出血为准。受伤肢体血运不佳,容易形成感染,止血带扎得过紧或时间过长,会引起肢体坏疽,造成中毒性休克甚至截肢。

207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