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安全知识 > 逃生急救知识 > 宾馆火灾逃生方法

宾馆火灾逃生方法

时间: 斯文1089 分享

宾馆火灾逃生方法

  出门在外,旅途中的交通、饮食安全问题倍受人们关注,防火安全也非常重要,千万不要把旅途中的住宿安全放在脑后。 学习啦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简要介绍几种易行的宾馆逃生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宾馆发生火灾时,应该如果逃生?

  一是熟悉环境。当你在住进宾馆之后,再疲劳你也必须首先搞清疏散通道楼梯与你所住房间的方向以及安全出口的位置,报警器、灭火器的位置等。

  二是防烟。一旦发现火灾,千万不能打开房门观望,因为火灾时容易形成冷热空气对流,使烟火扑面而来。此时最好的办法是,迅速用水浸湿床单、毛巾等堵塞房门的空隙,防烟气窜入,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救援。

  三是疏散。这主要是听从宾馆人员的口头引导和广播引导,切不可自以为是,不听劝告盲目疏散。因为,现代化的宾馆都有受过良好消防和心理教育的服务员和消防员。

  四是自救。现在很多宾馆、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宾馆客房内都备有火灾自救缓降器和自救绳,入住时就应向服务员问明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一旦发生火灾后,可迅速逃生。同时,一般高层宾馆的自身消防硬件设施也比较完善,比如楼梯间都是防烟或封闭的,而且距离你所住的房间都不远,只要迅速进入楼梯间大都能活命,一旦脱离险境切记莫重返火场。

  五是避难。如果不是自己的房间起火,一般来讲自己的房间就是最好的避难地。只要不打开门窗让烟气窜入,大火要想烧穿客房门也需要一段时间,这么长的时间是会有人来救你的。同时,宾馆内的厕所、楼梯以及袋形走廊末端设置的避难间,也是避难的好去处。

  六是等待救援。如果你被浓烟烈火围困之时,千万不要惊慌,更不能盲目跳楼。一定要保持慎静,待在自己的房间,同时采用鲜艳的物品如床单等,站在窗口挥动或喊话吸引消防人员来救人。只要你能记住这些简单的方法,即使面对大火,也能绝处逢生。

  火场求救的方法还有,发生火灾时,可在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占金属物品或投掷软质物品,如白天可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酒店火灾疏散应急预案

  酒店火灾疏散应急预案为保护酒店火灾发生时培训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消防法》及公安部第61号令的精神,特制定本应急疏散预案。

  一组织机构的构成及职责

  (一)疏散指挥中心

  由总带队或副总带队负责总指挥,各分队带队及副带队协助。如果总带队或副总带队不在场时,由各分队带队及副带队担任总指挥负责本中心培训员工的疏散。

  (二)通讯联络组

  主要负责一旦发现起火须要疏散时,要迅速使用手机向疏散指挥中心主要负责人报告;通过手机、酒店内部电话、楼层报警电话、呼喊及敲门等方式向培训员工及消防控制室报警,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长:各分队带队及副带队 成员:各中心培训员工

  (三)疏散引导组

  主要负责引导在场培训员工从最近的消防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遇紧急状态时或听到通讯联络组的紧急通知后,分别向关键位置派出人员, 引导培训员工向安全地点疏散(在夜间用手电筒),还须在酒店外的安全地点将培训员工集中,清点人数。分别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长:各分队带队及副带队

  成员:各中心培训员工

  二接警处置程序

  带队或培训员工接到酒店发出的火灾疏散通知后,要通过手机或酒店内部电话立即通知通讯联络组成员,通讯联络组按职责分工进行汇报及处理。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一)疏散路线(附图)

  1.培训员工从各楼层安全通道向楼外场地进行疏散。

  2.严禁使用电梯逃生。

  (二)疏散组织

  听到火灾事故应急广播要求紧急疏散的指令后,分别向责任区的关键位置派出人员,引导培训员工向安全地点疏散。

  1.客房区域:首先确定安全的疏散方向,听明白紧急广播火灾的确切地点后,各楼层派出的人员应站在最近的安全疏散门的显眼处,引导培训员工自安全通道向下或到酒店外的安全地点集中,此外还应派出人员逐一敲门或按客房门铃,通知培训员工疏散,在逃离现场时,使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尽量弯腰迅速由最近消防通道离开酒店赶往集合点。确保每一位培训员工均已离开房间后才能离开楼层,并向培训员工集中点报告。

  2.大堂前厅区域:在酒店每个安全逃生梯口派出人员,引导培训员工向门外逃生,培训员工被引导至集中安全地点,在培训员工集中点派

  出主管1-2人,对照培训员工名单清点人数, 如有培训员工受伤,要迅速将受伤人数,姓名,性别等资料报告火灾总指挥,并护送至医院医治。

  四注意事项

  (一)火灾发生时,所有同事必须保持镇定,听从指挥,依照公司紧急处理程序处理。

  (二)火灾发生时,酒店电话仅供应急使用,无关人员未经授权,请勿擅自使用

  (三)在生命安全未受到威胁时,应坚守各自的岗位,尽力完成疏散任务。

357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