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安全知识>逃生急救知识>

心脑血管急救常识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心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多并发症”??“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脑血管急救常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心脑血管急救常识

  高血压

  患者血压突然升高时,会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时应让病人卧床休息;家中如有血压计,应立即测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若血压较高,可给予硝苯地平(心痛定) 或卡托普利 (开博通)1~2片,口服或舌下含服,并在20~30分钟后复查血压。

  心绞痛

  是冠心病患者最易发生的急症,多在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天气寒冷、吸烟过多时发生。发病时心前区呈压迫性或窒息性疼痛,历时5~10分钟。一旦发作,应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就地安静休息,并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片或消心痛1~2片,在2~5分钟内即能见效。

  急性心肌梗塞

  疼痛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但持续时间较长,程度重,并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具有濒死感,这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松解领口,保持室内安静和空气流通。有条件者可立即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或消心痛1~2片,同时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切忌乘公共汽车或扶病人步行去医院,以防心肌梗塞的范围扩大。

  心力衰竭

  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肺心病的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多提示心力衰竭,应让病人安静休息,半卧位,两足下垂,有条件者可立即吸氧,不可随意给药,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预防心脑血管的四要和四不要

  血压要保持稳定。每天最好早晚测量血压两次,如果血压过高或过低,应及时调整治疗药物。  精神要放松。不管遇到开心的事或是悲伤的事,都要以平和心态去面对。

  体育锻炼要适度。运动量不宜过大,额头上微微出汗就应立即停止。

  饮食要科学合理。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控制机体血液黏稠度,防止形成血栓。

  不要搬抬过重的物品。在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深呼吸,是诱发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

  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澡。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造成心肌缺血。

  不要感冒。及时添加衣物外,晚上睡觉要关好窗户,不要让外界冷空气吹进室内。

  不要盲目急救。一旦心梗,要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摇晃病人。

  心脑血管饮食注意事项

  荤素菜合理搭配

  以新鲜蔬菜为主膳食中的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脑、猪肝、皮蛋、鱼子、蟹黄、鱿鱼、奶油等,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多量摄入会导致血胆固醇增加,促使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而植物性油脂含有的是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冠心病的作用。有数据提示,通过严格控制饮食中动物脂肪的摄入总量,降低饱和脂肪比例,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成分,可使血清胆固醇降低约10%,甘油三脂降低30%。

  少吃多餐

  控制好进食量人体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其中蛋白质多存在于动物类食物如瘦肉、鱼虾、禽类、蛋类、乳类等,植物性食品如豆类及豆制品中含量也很高。脂肪多存在于食用油及肥肉中。碳水化合物多存在于谷类及根茎类蔬菜中。如放纵食欲,进食量超过了身体的热量需要,就会转化为脂肪积存体内,使人发胖,血脂增高,致生动脉硬化。中医格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的是经常饱食,会损伤胃肠功能,导致胃肠病的发生。还应看到,长期的饮食过量,体内的脂肪过剩,会使血脂增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要根据体重的不同,控制进食量。超体重者一定要减低热量。据推算,50克富强面粉或大米可产生热量175千卡,如果每天食用0.4千克,则可产生热量1400千卡,再加上适量的肉食、豆类制豆、蔬菜等副食,差不多够一天的热量。

9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