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安全知识>逃生急救知识>

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产后出血是全球孕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每年导致125,000名孕妇死亡,2000万名妇女患病。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后出血的急救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一:

  (1)一旦病人出现产后大出血,抢救人员应立刻到位,指定一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T、P、R、BP、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发生肺水肿。

  (3)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采取双鼻导管流量4~6L/min.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

  (4)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方法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肢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5)迅速协助医生抢救,边查原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边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和抽血交叉配血的相关准备。

  (6)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

  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二:

  严重的产后出血情况多发生在住院期间,除了保持生命迹象,还会视当时情况给予适当点滴、凝血因子或输血,并依其发生原因来加以处置:

  子宫无力者:可按摩子宫及给予静脉收缩剂以刺激子宫收缩。

  产道裂伤、阴道血肿、胎盘残留、胎盘植入、子宫内翻、子宫破裂者:需要立即手术缝合止血、移除胎盘、子宫复位,甚至移除整个子宫。

  子宫发炎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在家发生者:不要擅自服用成药,更不要以为没什么要紧、或想说拖到产后回诊才问医生,而是要马上就医查明原因。

  产后出血的延伸阅读:

  一、什么是“产后大出血”?

  “产后大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经阴道生产的产妇出血超过500毫升,或经剖腹生产的产妇出血超过1000毫升。一般经阴道生产后的出血量普遍被低估,因为在胎盘刚娩出到子宫完全收缩瞬间,往往就可能失血数百毫升,而部份产妇在出血后并没有任何不适,所以虽然依据其定义是超过500毫升属于产后大出血,但实际上这些产妇并不是每位都被认定是产后异常。

  二、“产后大出血”依其发生时间可分为以下两种,其病因亦有所不同:

  早发性(或称立刻性):指生产后24小时内发生,多数由于子宫收缩不良或产道裂伤所致,在产后不久即能被发现及诊断。

  晚发性:指发生在生产24小时后~6周内,其原因可能是因胎盘残留或子宫复原不良所引起,症状发生及确立诊断时间较晚。

  三、为什么会发生“产后大出血”

  1、子宫无力(早发性)

  子宫无力为产后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子宫内的小血管在胎盘剥离后,需依靠子宫肌肉层良好收缩来压迫血管及局部血块形成,以达止血效果。

  这是由以下几点所造成的:

  (1)全身因素:产妇体质虚弱,精神紧张,对分娩恐惧,临产后镇静剂、麻醉剂、子宫松弛剂过度使用等。

  (2)产科因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大;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等引起子宫肌水肿、渗血、子宫不收缩。

  (3)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如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子宫肌壁损伤,如前次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产次过多过频造成子宫肌纤维损伤;子宫肌肉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

  2、子宫内胎盘残留(早发性或晚发性)

  胎盘是胎儿获得母亲养分的地方,紧密附着在子宫内壁。当胎儿娩出后,子宫内压力快速下降,以及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阻断了与胎盘之间的血流,都会导致胎盘在胎儿娩出后不久即发生剥离。但有时候胎盘没有完全脱落,或是发生不同程度的胎盘植入,或是多长出“副胎盘”,就有可能引起一部份胎盘残留在子宫内。

  3、“胎盘植入”造成产后大出血

  产科医师在牵引脐带时会一面注意子宫收缩,一面注意胎盘能否顺利剥离,如果子宫曾接受过手术,胎盘位置又刚好长在手术疤痕上,那么怀孕过程中,胎盘组织就可能沿疤痕往子宫肌肉层里面生长,称为“胎盘植入”,产后可能无法完整剥离而发生大出血,严重者可能引起子宫及膀胱穿孔。

  4、“副胎盘”造成产后大出血

  此外,当胎盘娩出后,医护人员也会检查胎盘外形有没有缺损,因为该处的胎叶可能仍依附在子宫内壁,若有此情形则需要作进一步的诊断及处理。较罕见的情况是,医护人员在检查时认为胎盘已经完整娩出,产妇在住院期间亦无异状,但许久以后还是被诊断为子宫内胎盘残留,此乃因为一个或多个“副胎盘”(就是正常而较小的胎盘,与主胎盘分开,不易察觉) 尚未排出。这些产妇在住院期间(产后2~3天)很少出现大出血,初期恶露量也跟一般人无异,但往往在返家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大量出血,然后才被诊断出来,往往造成接生医师的困扰。

  5、产道裂伤(早发性)

  “产道裂伤”是产后大出血的另一常见原因。整个产道(包括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外阴)甚至连邻近器官(如膀胱、直肠及肛门),都有可能在生产时受伤出血。

  每位孕妇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产道裂伤,但如果胎儿太大、使用产钳生产、产道明显水肿或静脉曲张、难产、急产、上一胎为剖腹生产而这胎尝试阴道生产者,都会增加严重裂伤的机会。

  医师在检查会阴切口时,如果发现出血点并非只在会阴处,加上这时子宫收缩又很好,便要高度怀疑在产道上段有其他裂伤。产道裂伤有时候失血速度很快,而在伤口缝合完成前即需要输血。有时候在缝合后虽然伤口外观没有再出血,可是在裂伤较深处却形成血肿,即会导致产妇在产后病房发生生命迹象不稳定或会阴肿胀疼痛。

  6、子宫内翻(早发性)

  由于胎盘附着太紧密,如果子宫收缩不良加上胎盘刚好长在子宫顶部,当医师牵引脐带拉出胎盘时,便可能使子宫顶部往子宫腔内凹陷,严重者整个子宫翻出阴道外。子宫内翻虽然罕见,但后遗症却可能很严重,一旦推不回去,产妇可能大量出血,会有生命危险!

  7、子宫破裂(早发性)

  子宫曾动过手术、发生难产、上一胎为剖腹生产而这胎尝试阴道生产者,都会发生很少见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可发生在怀孕后期或待产中,导致母子有生命危险;少数发生在产后。子宫破裂可引起严重腹腔内出血,与羊水栓塞一样,致死率很高。

  8、子宫复原不良(晚发性)

  子宫复原不良的原因可能只是子宫收缩不理想(但又不致于子宫无力),或一些胎盘或胎膜碎片残留、子宫发炎所致。其表现症状为持续不断的恶露,亦可能伴随子宫疼痛、阴道分泌物有异味。

  9、其他,早发性:

  除了上述医疗用药物因抑制子宫收缩而造成出血外,心脏疾病需服用抗凝血剂或本身有凝血功能异常的孕妇,均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此外,如果产前并发胎盘过早剥离、羊水栓塞、产前大量出血、死胎等等情况,导致凝血因子大量消耗的话,也会使出血延续到产后。

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相关文章

1.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2.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

3.浅谈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4.产后出血的急救预防及护理体会

5.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

产后出血是全球孕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每年导致125,000名孕妇死亡,2000万名妇女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6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