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安全知识>灾害防范知识>

保险保不保自然灾害

时间: 斯文1089 分享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购买保险,这是对我们人身安全的一份保障,可是自然灾害会包括在内吗?学习啦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几种保险,一起来看看吧。

  保险到底保不保自然灾害的?

  家居保险不涵盖自然灾害

  购买民居房屋和室内私人财产保险,通常不包括洪水造成的损失。涉及家居水浸的保险,通常指排水系统故障导致的房屋及私人财物损失。事实上,凡因河流暴涨决堤,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而引发的损失,通常不属房屋保险范围。

  遇到自然灾害 旅游保险赔不赔?

  去年台山凤凰峡景区突发山洪,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的惨剧受到了广泛关注。除了事件本身,大家也开始关注起旅游出行的安全保障问题,对于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到底会不会给予赔偿呢?

  市民曾先生:像这种应该赔偿吧,在公共场合娱乐,大家在一起消费,我感觉应该要赔偿,我觉得不可能因为天气就不要买保险。

  市民罗先生:有保险就可以赔嘛,就是天灾嘛,对不对。

  市民陈小姐:有买保险的就应该赔,我觉得旅游团应该要负责,因为是天气的原因没有取消,应该也是要负责的吧。

  大部分市民都认为,出了这种事情,如果游客买了保险,保险公司一定要予以赔偿。不少人在外出旅游的时候也都会购买旅游保险,旅游保险,顾名思义是针对旅行途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所导致的一切意外死伤事故所做的保障。那么,这些保障范围内的意外是不是包括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呢?

  资深保险总监岳彩霞:原则上来讲,如果一些不可抗拒的意外,比如说天灾的话,都算是保险以外的免责范围,所以这些是不算的。如果是人为的意外伤害的话,需要涉及到追究法律责任的,凡是涉及到法律责任的话,也是不在意外的保障范围之内的。

  专业人士介绍,不可抗拒因素包括一些自然灾害、社会异常事件例如战乱等方面,而自杀、自身疾病等等故意意外行为和追究法律责任的事件都不属于旅游保险的保障范围之内,国家或政府有相关规定或者属于特殊事件的除外。因此,在参加较为惊险刺激的旅游项目之前,一定要考虑到项目的风险,或者额外购买针对该项目的保险,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利益。然而,无论是参加惊险旅游项目的消费者,还是普通出游的消费者,都要在出行前,检查旅游保险是否齐全。

  资深保险总监岳彩霞:因为凡是正规的旅游公司,都会为旅游者来购买旅游保险,这一点对旅游者以及他的家人本身是很大的保障以及负责任的表现,所以建议各位消费者的话,在出行之前不要太匆忙,检查旅游公司是否有帮你购买充足的旅游险,包括是否买够你出行的这几天,保额是多少,受益人的填写,以及被保险人的身份证号码是否填写完整以及正确,检查清楚这些就做到万无一失了。

  应对灾害 农业保险政策保农民

  北京顺义首推玉米干旱气象指数保险

  今年,北京市顺义区推出国内首个玉米干旱气象指数保险。玉米干旱气象指数保险,是指玉米在生长期内,因为实际降水量低于生长所需水量而导致玉米减产,保险公司按比例赔偿的保险产品。气象专家通过1960年以来该区降雨量和玉米产量的关系,将205毫米降水量指定为玉米保险指数制定标准,并制定出降雨量影响下的玉米产量的关联公式和赔偿标准。那么,这就意味着,今年该地出现的干旱而导致产量减少的情况,可以通过保险公司赔偿了,如此就保障了农民收益。

  “以205毫米降雨量为标准,农民一旦受到旱灾不足205毫米时,无需查勘,保险公司按照保险责任期间的实际降水量与标准降水量对应体现的损失金额统一赔付,根据雨量多少赔付系数有变化。”顺义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的农业保险限定在保成本,此次玉米干旱气象指数保险将农业保险升级为保产量、保收入,市区两级财政给予农民80%的保险补贴。据了解,保单自今年7月11日生效,截至8月31日。

  滇西水利改革农业转型升级

  滇西地区干旱持续,然而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正值葡萄、提子上市的季节,农户有条不紊展开采收。宾川县近年通过大型灌区建设,坝区内实现灌溉管网化和特色作物滴灌化,最大程度地节约了用水,也保证了农作物的高产丰收。

  类似宾川这样的灌区,在云南全省还有4460个(含大中小型),占全省常用耕地面积的49%,是云南粮食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全省30%的粮食、90%的蔬菜和80%的水果均产自灌区。

  云南省立足农情、水情特点,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以改土、改肥、改水、改种、改路、降(农)药、喷灌、滴灌等“五改一降两灌”为重点的中低产田改造,积极推进冷凉山区地膜化、山区集雨池窖化、坝区灌溉管网化、特色作物滴灌化、畜禽养殖节水化,依靠科技抗大旱,转变方式夺丰收。

  按照“水利跟着产业走”的思路,云南全省灌区水源工程建设和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河南农田水利建设获中央8亿元支持

  从河南省财政厅了解到,中央财政拨付河南省2015年度农田水利建设资金8亿元,其中用于全国抗旱规划抗旱应急备用井和引调提水工程建设资金2.59亿元、第六批农田水利重点县2.6亿元、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养护资金2.518亿元、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资金2380万元。

  据悉,此次中央财政拨付河南省2015年度农田水利建设从资金构成上看,基本体现了水利改革发展的三个方向:一是着力提高防灾减灾水利基础设施支撑;二是继续推进以完善末级渠系改造为主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是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后期管护,注重发挥长期效益。

  农业保险升级:地震旱灾必保取消绝对免赔

  保监会、财政部、农业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型农业保险产品条款拟订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扩大保险责任、提高保障程度、取消理赔时的绝对免赔条款。

  《通知》要求扩大保险责任,强调保险责任应涵盖保险标的所在区域内的主要风险,并明确将地震和旱灾列为必保的保险责任。种植业保险主险的保险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意外事故,以及病虫草鼠害等。养殖业保险主险的保险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主要疾病和疫病,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风灾、雷击、地震、冰雹、冻灾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泥石流、山体滑坡、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政府扑杀等。当发生高传染性疫病政府实施强制扑杀时,保险公司应对投保农户进行赔偿,并可从赔偿金额中相应扣减政府扑杀专项补贴金额。

  《通知》还要求提高保障程度,明确提出保险金额应覆盖直接物化成本或饲养成本。此外,《通知》取消理赔时的绝对免赔条款,保护投保农户利益,同时,要依据不同品种的风险状况及民政、农业部门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对免赔。根据《通知》精神,理赔比例将进一步提高,种植业保险条款应根据农作物生长期间物化成本分布比例,科学合理设定不同生长期的赔偿标准,明确三大口粮作物全损时苗期赔偿标准不得低于保险金额的40%。《通知》还明确绝产标准,将损失率在80%(含)以上视为全部损失。此外,养殖业保险条款应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前提条件,不能确认无害化处理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358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