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生活技能学习 > 学烹饪 > 烹饪知识与技巧有哪些可以把握

烹饪知识与技巧有哪些可以把握

时间: 春燕1108 分享

烹饪知识与技巧有哪些可以把握

  烹饪,是一种生活的过程的体验,可能对于烹饪的食材我们只知道其中的美味,但是如果自己动手去体验的话,那可是不一样的烹饪体验,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烹饪知识与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烹饪知识与技巧之菜肴的调味

  一、基本味

  基本味是独立的、单一的本味,它可以独自使用,又可以作为与其他味配合的母味,基本味有咸、甜、酸、辣、鲜、苦六种。

  1、咸味

  咸味的基本物质是盐(氯化钠),咸是一种主味,故有“盐有百味之首”之说。除甜菜外,任何一种菜肴的调味品,都不能离开盐(包括有盐掺入的各种味料)。没有盐就没有美味的菜肴。有些酸甜调味酱料以至甜料,还要投入少量的盐帮助提味。

  2、甜味

  甜味的原料主要来自蔗糖、葡萄糖、蜂蜜、饴糖(麦芽糖)等,水果也有一定的甜味。烹制各种甜菜,须靠甜味的调味品。甜味在调味中有调和滋味的作用,潮菜的卤味品除投放香料、咸味等调料外,还必须放糖调和。红烧猪脚需放较多的酱油,但如果缺乏适量的糖调和,就显得咸味太重。甜味的调味品还有增加菜肴的甘美滋味和去腥解腻的作用,所以不少潮州菜都要掺入适量的甜味调料,如“南乳扣肉”、“潮州生淋鱼”都要放白糖调味;“巧烧雁鹅”要冰糖调味;“明烧乳猪”、“干炸虾枣”、“糯米酥鸡”等,都要跟配甜酱酱碟。

  3、酸味

  酸味的主要调味品大都是由粮食制成的醋类,一些以果蔬制作的酱、汁,也产生一定的酸味。酸味品在调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某些菜肴中不仅能增加其美味,并有较强的去腥膻、化肥腻的作用,从而刺激人们的食欲,提高对文化娱乐品的消化能力。如鱼翅类的菜肴,大都要跟配浙醋;有些小菜则用醋糖腌制,如酸黄瓜、酸萝卜等。至于羊肉类、海鲜类以醋为蘸料,其去腥解腻的作用更是明显。

  4、辣味

  辣味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它的主要原料是辣椒、姜、胡椒等。由上述几种原料加工制作的粉料、酱品都属辣味调料。辣味能化腥解腻,并能刺激食欲,帮助人体吸引养分和有助消化。但辣味过重会掩盖菜肴的鲜味,饮食中辣味品过量对于肠胃会有伤害。潮州菜用辣味品作调料的菜肴很多,但投放量极少,而且喜用生鲜味料,如炊鱼放一点红辣椒和几条姜丝,炖猪肚放胡椒粒。用胡椒粉调味的菜肴就更多了。

  5、鲜味

  鲜味是调味品中的重要味道,一般菜肴往往由于投放鲜味调料而使菜肴滋味鲜美,诱发食欲。调味品中的鲜味主要来自谷氨酸和某些氨基酸的盐类。鲜味的主要调味品是味精。酱油、鱼露等含有一定量的谷氨酸、氨基酸,故具有一定的鲜味。使用鲜味调味,需要借助一定咸味才能使鲜味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放味精的菜肴必须放盐等咸味调料。

  6、苦味

  苦味并不为人们所喜欢,它必须与其他味料配合,制成复合调味品,而且其掺入的比例是极小的。苦味原料主要来自中草药和香料,如陈皮、槟榔、杏仁等。苦味味料若与菜肴配合得当,别具余香,能刺激食欲与帮助消化。如苦瓜,本味是苦的,但因苦中略含甘味,因此为人们所喜爱。

  二、复合味

  复合味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味复合而成的。菜肴中的复合味,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烹制过程中先后投放不同味的调味品,使菜肴产生复合味;一是投放的虽只是一种调味品,但这种调味品不是单味的,而是复合调味料。烹制菜肴时很少单纯使用一种调味品,即使是炒蔬菜,放盐之后也要加点味精,否则味道不鲜美。“盐”加“味精”,其实就是“鲜咸”复合味。

  烹饪知识与技巧之火候

  烹调时,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的变化情状叫火候。火候是菜肴烹调的关键,在原料、调味料相同的情况下,火候对于菜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正因为这样,火候是否恰到好处,是衡量一个厨师灶上功夫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

  火候从字面上来解释,应该是指燃料燃烧的火力情况。但是,烹调中所指的火候却不仅仅如此,除火力本身,更重要的是指菜肴原料在不同火力和不同时间加热中所产生的结果。总的来说,火候就是在适宜的切配之后,精确熟练地控制和调节烹调菜品所需要的适宜温度与时间,保证菜肴色、香、味、形俱佳。由于中国菜肴的多种多样和众多的地方冈味,决定了烹调菜肴火候的复杂性。

  影响火候的因素很多,变化也很大,首先火力的种类就很多,既有旺火、中火、小火、微火之分,又有明火、暗火之别;各个火力之间,还分若干层次,按照需要或递增或递减;而且还有先旺后小,先小后旺,或旺、中、小交叉运用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其次,原料性质和形态很多,在原料性质上,有老有嫩、有软有硬,水分有多有少各不相同;在原料形态上,有大有小,有整有碎,有片有块,有丝有丸,有条有丁及各种不同的异型花色,必须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火候。还有烹调方法的不同,或炸或炒,或爆或熘,煎、扒、烩、烤,菜品要求香、脆、酥、软、嫩等,运用火候相差悬殊。传热物料的不同,要求都各不相同。

  烹饪知识与技巧之刀功

  在刀刃与砧墩呈直角的状恣下,将烹饪原料加工成烹制菜肴所需的形状。直刀法包括切、劈、斩三种刀法。切又分为直切、推切与拉切、锯切、铡切、滚料切等五种;劈分为直刀劈、跟刀劈、拍刀劈三 ;斩分为直斩、排斩(力跟排和刀背排)两种。

  (1)切

  根据原料的不同性质(脆嫩、软韧、老硬)采用不同的运刀方法,切成截面光滑、棱角分明的块、丁、粒、片、条、丝、末、茸等形状。

  直切

  刀与砧墩成直角,不向外推,不向里拉,一刀一刀竿直地落下。也就是将刀刃放在紧靠原料的砧墩上,左手接稳原料,左手中指关节抵住刀身,食指、无名指稍稍穹曲让后,右手提刀,刀刃要低于左手中指关节,稍高于被切物;左手中指往后退缩的距离等于被切物的厚薄大小或长短,刀刃不断地上下运动,中指随着做等距的退缩,持刀的右手使用腕力,轻重均匀地笔直落刀,被切物就能整芥划一成形。如中指移功间距不等、落刀偏里偏外而不宜,被切下的原料形态就不一致;刀刃被切物过高会影晌速度,超过左手中指关节,则容易产生指关节刀伤事故。直切造宜于脆性原料,如笋、莴苣、蔬菜、梦卜、黄瓜等,及块、丁、条、丝、厚片等的成形。

  推切与拉切

  刀与原料呈直角,落刀时力由后向前或由前向后返动。左手按稳原料,中指关节抵住刀身,这些手势与直切相同。但推切的着力点不在刀的中向,而在刀的后端,由后向前,一刀推到底把原料切断,然后刀移回原处再推第二刀,如此往复。推切逅宜于软薄而较小的原料,如豆腐干、百页、熟肥肉、酸菜等,及块、丁、粒、丝、条的成形。拉切与推切刀的运动与着力点恰巧相反,其着力点在前端,即一刀拉到底把原料切断。拉切适宜于动物性等质地软韧的原料,及丝 条的成形。烹饪专业者的行话把切肉丝称为“拉肉丝”,就是指的这种刀法。

  锯切

  刀与原料呈直角,切时先将刀向前推进,将近刀根时立即将刀退回,一推一拉,其状似拉锯,直到把原料切下。锯切适宜于无骨而有韧性的或质地松软、易支离破碎的原料,如火腿肉,白切肉、面包等。为便于锯切,有的切面包、肉等的刀具,还在刀刃处加工成疏密有致的圆齿或钝齿。锯切时要按稳原料,落刀要慢,用力要小,前后锯动时不能偏里或偏外,否则,切下的原料厚薄不一,会影响下一刀的落刀部位。

  侧切

  刀与原料虽呈直角,但握刀方法不同于上述切法。侧切适宜于带壳或体小形圆易滑的生料或熟料。如侧切螃蟹,应左手握住刀背前端,使刀柄翘高,刀尖往下或右手握住刀柄上提,使刀尖落实砧墩,两种方法一个目的,使刀尖与力跟成斜线,其中留有三角形空同,然后将蟹塞人到需侧切的位置,用刀刃稳住原料,按住刀背用力铡下,使蟹一分为二,这种落刀方法叫“单手毡”。如粉碎体小易滑的花椒粒,要采用“双手毡”,就是两手分别握住刀柄与刀背前端,把似花椒一样小而易滑动的原料集中一堆,将刀刃置于被切物上,左右两手一高一低像翘翘板似地上下交替铡切,直到原料切得大小符合要求为止。

  滚料切。

  刀与砧墩的角度仍呈直角。左手按稳原料,右手执刀,使刀与原料呈25度角,每直切一刀,原料立即滚动一下。如原料滚动快,落刀速度慢,切下的原料呈橘瓣状;如原料滚功慢,落刀速度快,则切下的原料呈斧形片。

  (2)劈

  又称砍,是直刀法中用力较重的一种刀法。适宜于带骨或质地坚硬的原料使用。为防止落刀重,刀刃接触原料会引起震动,因此握刀时大拇指与食指座紧握在刀柄近箍处以上的部位,使不致发生失手等工伤事故。劈有直刀劈、跟刀劈、拍刀劈三种。

  直刀劈

  刀刃对准原料要分割的部位落刀。劈时右手紧握刀柄箍,将刀高举;左手按稳原料,以右手臂力量直劈原料,当刀刃将触到原料时,左手快速离开落刀点,以免伤手。如劈整块坚硬带骨如火腿等原料,可以专用木柄铁钩代替左手稳住原料,以保落刀安全。直刀劈要求一刀劈断原料,以防止多刀劈断造成肉碎、骨碎和外形不整齐的弊端。

  跟刀劈

  是将刀刃嵌进要分割的原料中,刀与原料同时垂直起落的刀法。适宜于体积不太大,分量不太重的原料,如猪爪、猪肘等。跟刀劈操作时,左手握住原料一侧,右手执刀将刀刃嵌进原料的分割部位,举刀时原料紧跟刀刃垂直向砧炖重劈下去,如一刀未断,刀刃稳住原部位提起再劈。

  拍刀劈

  右手握刀柄,将刀刃放在原料需分割的部位,左手重拍刀背,使刀刃垂直向下劈开原料。适宜于圆形、椭圆形或体小易移劫的带骨原料。如半只鸡、鸭头等。拍刀劈要根据原料老嫩、厚薄、带骨多少确定拍刀用力的轻重,用力过重原料易歪斜移动,影响刀劈质量;用力过轻无法劈断原料。

  (3)斩

  又称剁。用一把或两把刀,刀刃垂直向原料,上下反复交替运刀,将原料斩成茸泥伏。它适用于畜、禽、鱼类。斩分直斩、排斩两种方法。

  直斩

  右手握刀提到与前胸平,看准原料需断开的部位,小臂用力,一刀两断,保证原料刀口整齐。大小均匀,以免复刀造成肉碎、骨碎或影响外观质量。

  排斩

  左右手各握一把刀,交替垂直向原料上下落刀,两刀之间距离以3--4指为宜,刀尖之间距离小于刀跟之间距 ;也有用一把刀的,从右至左或从左至右地排斩原料。这两种刀法,都适宜于将原料斩成粒、糜、茸、泥。排斩又可分:细切粗斩先将原料切钿,再粗斩成微粒状,扬州名菜“狮子头”就用这种刀法。

  边斩边刮

  将原料边排斩刮起再斩,使留在负肉中的细刺彻底剁成细末,杭州名菜“清汤鱼圆”的鱼茸就用这种刀法。

  断纤维排斩

  运用刀跟或刀背排斩或排敲原料,使原料表体面租扩大、纤维断裂、肉质疏松。这样,可有利于原料对调味料、浆、糊的吸附,易于入味,缩短加热时间和利于咀嚼。腱膜较多的猪排、牛排或禽类的加工,均用这种刀法。

猜你感兴趣:

1.大学生如何把握人际交往沟通技巧

2.厨房基本功烹饪方法与技巧

3.24种烹饪方法

4.烹饪时有哪些技巧和诀窍

5.学习烹饪的小技巧有哪些

373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