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生活小常识 > 粉葛根的栽培技术和相关食谱

粉葛根的栽培技术和相关食谱

时间: 玉叶948 分享

粉葛根的栽培技术和相关食谱

  粉葛根又叫粉葛、葛根,是常用中药材,其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多。粉葛根要如何栽培呢?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粉葛根的栽培技术。

  粉葛根的栽培技术

  1 采用根头作种

  葛根块根生长肥大,入土较深,宜选择阳光充足的缓坡、平地或田边角处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种植。种前,深翻30厘米以上,然后按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挖穴深、宽各40厘米,每穴施入厩肥、草皮灰、堆肥等混合肥10千克,将表面土层与肥料拌匀后进行种植。种后穴面盖草,用以保持穴内土壤疏松湿润,以利植株生长。

  2 选择地块

  葛根块根生长肥大,入土较深,宜选择阳光充足的缓坡、平地或田边角处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种植。种前,深翻30厘米以上,然后按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挖穴深、宽各40厘米,每穴施入厩肥、草皮灰、堆肥等混合肥10千克,将表面土层与肥料拌匀后进行种植。种后穴面盖草,用以保持穴内土壤疏松湿润,以利植株生长。

  3 合理施肥

  粉葛根是一种耐肥植物。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是提高块根产量的重要措施。追肥通常要进行多次,第一次在3~4月间,苗高30厘米时进行,每穴施人畜粪水3~5千克,以后每月进行一次,用肥种类和数量与第一次相同。第4、5次隔45天进行,每穴施厩肥、草皮灰10千克、过磷酸钙100克、硫酸钾100克,将上述肥料混合,在株旁开环沟或开穴施下,施后培土,以促进块根生长。

  4 摘苗搭支架

  葛根有着较强的萌芽力,栽下的葛根头往往会长出多条茎蔓。茎蔓生长过多,会影响地下块根的形成或生长。因此,在苗长至15~20厘米时,每穴只留下粗壮苗1~2株,其余则摘除。葛根又是一种缠绕性的草质藤本植物,藤长节多,且其节接触土壤时,易长出不定根。因此,苗长至30厘米时要用竹条或木条搭支架,支架可以搭成篱笆或三角形交叉状,并把苗扶牵上架,使其缠绕着支架生长,这样可以便于管理,而且有利于光合作用和通风透光,还可防止茎藤接触土壤生出不定根,消耗养分。搭支架不宜过迟,过迟则藤蔓间相互缠绕,造成管理不便。

  5 摘顶打花序

  葛根茎蔓长至200厘米时,应摘去顶芽,促进其分枝多长叶片,增强光合作用。但过多的分枝会造成叶片过多且互相遮盖,影响光合作用,也使茎叶消耗过多的养分,不利于块根生长。因此,也应适当摘除过多、过密的枝叶。每年5~7月间,除留种植株外,长出的花序应及时分期分批摘除,以防止开花时过多消耗养分,从而有利于块根营养物质积累,提高产量。

  6 修根

  如果植株长出块根过多,往往由于营养物质积累不集中,使块根个头不大,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块根形成后长至直径2~3厘米时,应把植株四周土扒开,选择2~3个生长较粗的块茎留下,其他除去,使营养物质集中在2~3个块根上,以提高产量。

  关于粉葛的食谱

  鲮鱼粉葛汤

  选购粉葛时,留意两端露出红色肉地的为佳品,去皮后切大件。选新鲜鲮鱼两条,煎香后放煲汤袋中.与粉葛、赤小豆及果皮几小片同煲2—3小时即成。味道清甜鲜美。赤小豆和胃,50g即可,此汤于春天饮用尤佳。

  粉葛是高明市土特产之一,主要分布于合水等山区镇。合水人种粉葛大约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种粉葛的农民很少,大家都将地用来种“合水西瓜”,由于瓜家缺乏科学种养知识,成瓜地长年得不到“休息”,产出的西瓜品质变差,渐渐没了市场,农民才转而种植粉葛。由于合水土质以疏松的沙壤土为主,种出来的粉葛爽甜无渣、淀粉率高,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很快便名声远扬。葛农在实践中还发明了“藏葛”,可一年四季待价而沽。目前当地常年种养粉葛面积保持在1万亩以上,成为当地农民继“合水西瓜”之后主要的收入来源。

  合水人种植粉葛已有30多年历史,近年种植面积近万亩,占高明市粉葛种植面积8成以上。合水粉葛名扬四方,以其粉质多,味甘甜而成为人们桌上佳肴,是合水镇农副产品中的“拳头之王”,年产9315吨左右。去年经济收益2000多万元。除了在本省各大城市销售外,还出口到香港日本、美国等地。

粉葛根的栽培技术和相关食谱相关文章:

1.葛根怎样栽培高产

2.葛根的种植方法 葛根的使用方法

3.如何种植葛根

4.怎样种植葛根

5.人工插架栽葛根技术

248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