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生活技能学习>修理>

普通车床维修方法

时间: 春燕1108 分享

  车床在使用中相对运动部件的磨损会使精度降低,机械性能变差。因此,为了满足零件加工精度,不同的切削方式和工艺操作的要求,使机床正常运转,就必须对车床进行调整和维修。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普通车床的维修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普通车床维修之大中拖板的调整与维修

  1.大拖板与导轨的配合间隙在使用中会应为导轨的磨损增大,间隙过大就需要调整。大拖板与床身导轨面间隙是通过顶紧平压板实现的。调整时,顶紧螺钉推动压板来减少大拖板与床身导轨面的间隙,间隙调整适当后并紧螺母。

  2.中托板与大拖板的横向滑动面是燕尾导轨,用斜度1:60的镶条来调整间隙。调整时旋转螺钉使镶条前后移动,从而使间隙达到理想值。调整后,移动拖板应轻便而无阻滞现象。

  在使用中,中拖板丝杠与螺母磨损使间隙增大,此时中拖板会产生攒动从而影响工件径向尺寸精度。调整横向丝杠螺母可通过间隙机构来完成。可扭动调整螺钉,向上拉动楔块,从而消除丝杠螺母间隙。

  普通车床维修之尾座的调整与维修

  尾座分尾座体和底板两大部分。通过旋入和旋出螺钉来调整尾座体和底板之间的横向位置。

  调整时,首先松开尾座紧固螺母,然后先松开尾座体一侧的螺钉,再旋进另一侧的螺钉,使尾座体相对底板偏移至需要的位置。最后将两个螺钉都拧紧。

  普通车床维修之车床导轨的修整

  导轨面的平整与否直接影响着车床的加工精度,而且导轨也是其它部件精度检查的基准。因此,车床导轨的修理很重要。

  1.导轨面修理的一般原则

  (1)导轨面修理的基准选择,一般以不可调的装配孔(如主轴孔、丝杠孔等)或不磨损的平面为基准。

  (2)对于不受基准孔或结合面限制的床身导轨,一般应选择整个刮研量最少的面或工艺复杂的面为基准。

  (3)导轨面相互拖研时,应以刚性好的零件为基准来拖研刚性差的零件。如床身与工作台面相互拖研时,应先将床身导轨面刮好,再将工作台置于床身导轨上拖研;如果以工作台导轨为基准拖研床身导轨,床身导轨就很难得到理想的平直度。因为工作台长而薄,刚性差,由于自重变形,形成自然与床身切合,无法判断着色点的情况。

  1)对于装有重型部件的床身,应将该部件修好装上或在该处配重后再进行刮研,否则,安装部件时变形,会造成返修。

  2)导轨面拖研时,一般应以长面为基准拖研短面,这样易于保证拖研精度。

  3)导轨面修理前后,一般应测绘运动曲线,以供修理、调整时参考分析。

  4)机床导轨面修理时,必须保证在自然状态下,并放在坚实的基础上进行,以防止在修理过程中变形或影响测量精度。

  5)机床导轨面一般磨损在0.3mm以上者应先精刨后再刮研或磨削。

  2.机床导轨面的修理方式

  (1)刮研修复法

  床身导轨面和工作台导轨面都用刮研方法修复。其优点是:设备简单,修理精度取决于刮研质量和刮研技术。一般适用于高精度机床或者条件较差的工厂和车间的设备修理。其缺点是:劳动强度大,功效低。

  (2)机加工和刮研相结合修复法

  一般对床身导轨采用精刨、精磨,其配合件(工作台、拖板等)的导轨与床身导轨配刮,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其优点是:即减少了钳工劳动量,又能达到理想的配合精度。但缺点是:需要精度较高的导轨磨床等,钳工刮研量任然很大。

  (3)配合修复法

  即床身导轨和工作台导轨都采用磨削加工来达到要求。因此,不用钳工刮研,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已成为导轨加工和修理的发展方向。

3676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