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摄影 > 摄影入门教程 > 数码常用的几种摄影构图方法

数码常用的几种摄影构图方法

时间: 芬琪848 分享

数码常用的几种摄影构图方法

  每一幅作品,如果细细研读总结下来,其实都是由一些不同的点、线、面构成的,或者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由主体、陪体或者是前景、中景、背景等元素构成的,我们可以简单称之为构图元素。要想拍摄一幅大家公认的优秀摄影作品,如何恰当地处理照片中的构图元素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数码常用的几种摄影构图方法,供大家参考!

  数码常用的几种摄影构图方法

  两分法构图

  两分法构图就是将画面分为等份的两部分,这在风景照的拍摄中经常使用。将画面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容易营造出宽广的气势。风景照中,一半天空一半地面,两部分的内容显得沉稳和谐。这样的照片四平八稳,容易出好片,但画面冲击力方面略欠。

  对角线构图

  清纯可人足球宝贝

  对角线构图可以获得有趣的风景画面,以往水平线为主的风景照,在对角线构图下显得更为生动活泼,画面被对角线构图切割后呈现两部分的照片内容。而对角线拍摄人像也是常用的手段,让死板的人像照片更具有想象空间,画面也更活泼一些。

  中央构图

  中央构图的特点在于可以让人的视线迅速集中在主体上。中央构图可以将主题和背景迅速分离开来,将被摄体构图于画面正中间,配以背景的各种色彩以及广角端拍摄,同样可以获得具有冲击力的照片。相对于一般的风景照片来说,更具内涵一些。而中央构图在人像拍摄上的应用更广泛一些,无论是风景人像还是人物特写都合适。

  放射型构图

  放射型构图通过画面向四周延伸的内容来表现出具有冲击力的气势。可以有效地增强画面张力。在风景摄影中,云彩,阳光都是很容易得到较强放射型构图的景色。构图时可以将这些元素放置在画面较中央的位置。

  井字构图

  在学习拍照的时候,很多人会告诉你用井字构图法,把主体安置在三等分线的交叉点上。这种构图方式可以说是最保险的一种,井字构图法的四个交叉点可以看作是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如此构图可以保证拍摄画面整体的和谐性。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但因为其泛用性,这种构图很难有令人惊叹的照片出现。

  三分法构图

  将画面分割为三等份,在拍摄风景的时候选择1/3放置天空或者1/3放置地面都是风景摄影师常用的构图方法。1:2的画面比例可以有重点地突出需要强化的部分。天空比较漂亮的话可以保留大部分的天空元素。整体画面也显得更为融洽。

  棋盘式构图

  棋盘式构图指的是将重复元素随机排布在画面当中,因重复元素具有统一性的缘故,棋盘式构图可以获得一种特殊的协调性,画面具有不一般的韵律。而因为随机性的缘故,很容易引起观图者的好奇心。

  对称式构图

  对称的东西具有稳定、和谐的特性。所以很多建筑都设计成对称的样式,为的就是给人一种祥和感。拍照片同样如此,采用对称构图的照片比起其他具有冲击力的照片更为耐看,拍摄风景照,以地平面为分界线,有效地利用水的倒影,可以获得一幅优秀的对称构图的照片。

  S型构图

  自然界的河流、人造的各种曲线建筑都是拍摄S型构图的良好素材,曲线与直线的区别在于画面更为柔和、圆润。不同景深之间通过S型元素去贯通,可以很好地营造空间感。给人想象的空间。这在人像拍摄的时候同样是适用的,带有曲线元素的画面让人物造型变得更加丰富,免除了平淡和乏味。

  平行线构图

  自然界或者人为设置都可以拍到平行线的画面,这类画面的特点在于规整与元素重复,可以让画面营造出特别的韵味。尤其是自然界的重复元素,可以更好地烘托主题。

  消失点构图

  透视规律告诉我们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则,所以在远方,我们可以看到平行线汇聚于一点,这个点被称作消失点,多选择这类画面进行构图不但可以让画面更具冲击力,而且平行线会引导观看照片的人将视线移至消失点,使得画面的空间感更强一些。若是拍摄创意人像,还可以将人物放置在消失点让观看者最终的焦点集中在人物身上。可以获得视觉效果不错的风景人像。

  Z型构图

  Z型构图的用意与S型构图相同,可以有效增加画面的空间感,同时让画面得到了更为有趣的分割。不同的是曲线换成了直线,画面变得有棱有角。直线条更容易分割画面。让画面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摄影构图注意事项大全

  画面之中的点

  单点

  在摄影创作时,我们会遇到多种元素,有相同的元素,也有不同的元素。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构图想法,找到一个单一的元素,作为主体出现在画面中,让画面只有一个聚焦点。单点构图要求画面去繁存简,所以我们应结合拍摄角度、虚化背景等技巧,让画面看起来简洁干净,使主体更加突出。

  将盛开的荷花安排在画面的正中央,由于只有一朵荷花作为主体,画面呈现得很简洁,使主体更加突出

  多点

  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相同的元素出现在画面中,这样画面中的主体就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了,而是多个相似的主体,由于这些相似主体的出现,使得我们看到画面后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画面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吸引力。同时,将这些相似的主体以多点布局的方式安排在画面中,协调了画面的均衡性的同时,主体细节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现。

  将成片的郁金香构建在画面中,从而产生很多个相同元素的主体,画面中的元素丰富而不显得杂乱,令画面产生生动有趣的效果

  画面之中的线

  地平线

  在摄影构图中,尤其是在拍摄风光摄影题材时,地平线是非常重要的线元素,地平线在画面中被安放的位置直接影响画面的效果,同时,地平线在画面中是否保持水平,对画面的影响也非常大。一幅地平线歪斜的风光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构图不严谨,从而对整个作品产生负面效果。当然,那种故意将地平线旋转一个角度进行拍摄的情况除外。70mm f/8 1/800s 100

  拍摄大海,保持地平线的水平,并将地平线安排在画面的上三分之一处,更多空间留给了海面的海浪

  利用大地与天空形成的直线元素进行构图拍摄,将地平线水平地构建在画面中,画面给人一种稳定、空旷的感觉

  垂直线

  在摄影构图时,垂直线元素相较于水平线元素更加常见,我们在平时接触到的树木、电线杆、柱子等,都可以算是垂直线元素,这些垂直线元素在摄影构图中,可以给画面带来稳定、牢固、平静等感受,所以我们在拍摄时,要多留意画面中出现的垂直线元素,并合理地利用在构图中。

  一般来说,垂直线元素在画面中要比横线元素更富有变化,纵向垂直的线条能够使画面展现一种非常硬朗的气势。

  对角线

  这里所说的对角线元素,并不一定要从画面的某一上角到某一下角成为一条绝对的对角线,而是主体大部分在这条对角关系上,就可以看成为画面中的对角线元素。

  对角线元素对于画面的整体构图来说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可以增强画面的运动感和指向性,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运用画面的空间,使主体和陪体发生直接联系,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各元素之间的联系,达到吸引观众视线的目的。

  利用围墙上重复出现的柱帽形成的对角线元素进行构图,所在对角线位置上的柱帽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同时画面也显得生动、自然

  拍摄美女人像的照片,让模特以倾斜的姿势依靠在地面的树干上,以对角线的构图方式进行拍摄,可以将模特的双腿表现得更加修长,画面也更加灵活、自然

  曲线

  曲线元素可以说算是所有线条元素中最具美感的,所以当曲线元素被利用在摄影构图中时,可以使创作出的画面看上去更有韵律感,同时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曲线元素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元素,比如河流、公路、山峦、林间小路、立交桥等,这些都可以运用在摄影构图中。

  站在立交桥的下面看其轮廓,可以看到特具优美的曲线线条,利用曲线元素可以使画面呈现得非常优美

  盘曲在荒山的小路像是一条蜿蜒的长蛇,利用小路所形成的曲线元素进行拍摄,将小路的灵动以及空旷的大山充分地表现出来

  场景中的汇聚线

  广角镜头会产生一种近大远小的畸变,当我们拍摄的场景中有一些平行的线条时,使用广角镜头拍摄,会让这些原本平行的线条产生汇聚效果。

  我们在取景构图时,可以利用这种汇聚线条来形成一种优美的几何图案。常见的汇聚线条可以在以下场景中遇到:向远方延伸的铁轨、排列整齐的花等。

  拍摄的时候,将广角镜头靠近线条的一端,近大远小的效果越明显。

  原本平行的铁轨,在广角镜头的畸变下,产生汇聚效果,让原本平淡的画面变得更有几何美感

  整齐排列的花田,在广角镜头的畸变下,产生优美的汇聚线条,画面更有气势

  引导线

  引导线在画面中的作用,顾名思义,起到一个引导视线的作用。在拍摄人像、风光等题材的时候,巧妙利用拍摄现场的线条充当引导线,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同时突出主体。

  常被用来充当引导线的有这样一些物体:台阶、栏杆、长廊、蜿蜒的小道,甚至是街道等。

  拍摄人像照片时,利用栏杆作为一个引导线,画面空间感更强

  在广角镜头的畸变下,原本平行的线条交汇在一起,在交叉的地方,是画面的主体,画面中的线条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带有一定弧度的台阶被巧妙利用在画面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视线的作用

  画面之中的形

  在各种各样的构图中,除了使用点、线、色彩构图之外,还有一种是用“形”来构图的,也就是面。所谓的“形”其实就是指点和线条连接起来组成的形状,比如三角形、矩形、框架、圆形等成面的图形。在摄影创作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图形将画面切割成不同的形状进行构图,而不同图形在画面中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比如三角形可以表现画面的稳定,圆形可以使画面表现得更加柔美,框架可以重点突出框架内的主体等。

  拍摄大自然中枯树墩照片,被伐断的圆形树墩安排在画面的中央,外围生出的菌类让画面更加自然,有生气,画面看起来非常清新

  利用建筑外观所形成的三角形进行构图拍摄,使画面呈现坚实、稳定的效果,同时画面的立体感也更加强烈

  拍摄长城时,可以利用烽火台拍摄出框架的视觉效果,观众的视野也可以更加明确,突出框架内的主体

  主体与陪体

  主体是指在拍摄过程中想要重点表现的对象,它是画面的兴趣中心,是画面表现内容的主要体现者,也是组织画面的主要依据。这一重要对象可以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群体,这与我们前面讲画面的单一点和多点意思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在拍摄时,我们要保证主体的清晰,一般可以利用大小或者景深突出主体,也可以利用色彩或引导线突出主体,还可以利用角度来突出主体。

  将盛开的黄色花朵作为主体,一旁含苞待放的小花作为陪体,色彩与形态的对比,使欣赏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欣赏到盛开的黄色花朵

  陪体就是指画面中与主体构成特殊关系的人和事物,用来陪衬或辅助主体来表达画面的主题。

  可以说,陪体是为主体服务而存在的,是为了烘托并表现主体的外观特征和内涵,但很多事物既可以作为主体,也可以作为陪体,这就需要由摄影师依据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来选定主陪体了。

  需要注意的是,画面中的主体永远是最为重点放在明显突出的位置,且要保持主体清晰,而陪体因选择在次要位置上,还可以用模糊或者缺失的效果出现在画面中。

  利用长焦镜头特写建筑物的顶端细节特征,挂在上面的五彩经幡作为陪体与建筑紧密相连,突出主体的同时,也使画面的内容和色彩元素也更加丰富起来

  前景与背景

  前景是指处于画面最前端的景物,前景在画面中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陪体,它决定着画面的结构。

  在拍摄中合理地运用前景与背景搭配,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让整个画面主体突出,增强画面的层次感与空间感。

  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地安排画面,不要刻意将一些不恰当的前景安排在画面内,否则会分散吸引力,甚至产生喧宾夺主之感,使作品减分。

  在朦胧的雾气中拍摄小镇,利用树叶作为画面的前景进行构图拍摄,小船作为主体与树枝相互呼应,主体更加突出,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

  背景是指处于画面最远端的景物,通常是为了强调主体所处环境,或者是烘托画面氛围、突出画面意境所存在的。

  选择合理的背景,可以起到增强画面的主题,烘托画面气氛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背景是作为陪体出现在画面中的,当想要表达不同主题时,也可以把主体安排在背景位置,利用前景与中景的过度,将欣赏者的视线引向远景的主体上。

  拍摄盛开的郁金香照片,利用仰视拍摄,获得以蓝天为背景的简洁画面,从而突出画面的主体

  构图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节奏感和韵律感多用来形容音乐作品,但其实在摄影中,节奏感和韵律感也时常被用到。那么在视觉范畴中,节奏和韵律又指的是什么呢?简单来说,视觉范畴中的节奏和韵律是指那些以一定规律变化、重复出现,并能给观者带来美感的一些元素。

  总的来说,当画面中的景物、线条和色调按某种规律重复出现,形成若干个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时,节奏感和韵律感也就随之而产生。比如一排向远处延伸的树木,从高处俯视的旋转楼梯,由远及近呈现虚实变化的台柱,还有夜晚渐次渐远的路灯等。

  节奏感和韵律感是摄影中的很重要的一种构图方法,当一张照片中包含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元素时能让观看者产生一种审美上的愉悦感。

猜你喜欢:

1.最常用的摄影构图法

2.摄影构图的几种基本方法

3.13种摄影构图技巧

4.9种摄影构图法教学

5.产品摄影构图技巧推荐

6.不可不学的摄影构图技巧

1675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