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诗词大全 > 古代诗歌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答题技巧

时间: 明敏1093 分享

古代诗歌答题技巧

  古诗歌鉴赏的题一直一来都是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答题技巧,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诗歌答题技巧(一)

  诗歌鉴赏题复习建议

  1、全面理解《考试说明》对古诗的要求.

  2、积累熟悉古代诗词中的选材及常见的思想情感类型.

  3、熟悉诗歌鉴赏术语,重点弄清楚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风格; 4、熟悉诗歌鉴赏题的题型和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5、积累熟悉古代诗词中的选材及常见的思想情感类型.

  选材分类:怀古诗、咏怀(物)诗、送别诗、山水诗、边塞诗…… 情感类型:忧国伤时、建功报国、 思乡怀人、 生活杂感、长亭送别 6、熟悉诗歌鉴赏术语,重点弄清楚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风格.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 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

  7、熟悉诗歌鉴赏题的题型和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字不离句,句不离诗。)

  训练有素:提高鉴赏能力 做题步骤:

  看: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诗歌 (名词、动词、修饰语、特殊词)、看题干. 辨:题目类型.

  析:做题前对诗歌有个总体分析。 答:理清思路、规范答题. 几个“不”

  1、不能无中生有、任意发挥及随意拔高; 2、不能生搬硬套术语,张冠李戴。3、不必与试卷外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 4、不必引经据典. 5、 不能只写成翻译文字.6、不能用读后感代替文学鉴赏。 8.对比赏析,凸现鼎势.

  9.“点”的考查是主流.,尾句考查是重点.

  诗歌答题技巧(二)

  古代诗歌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其应试对策 (一)明确诗歌常欣赏的8个角度

  1.诗歌的感情 2.诗歌的意象(意境)3.诗歌的内容 4.诗歌的手法(技巧)5.诗歌的语言 6.诗歌的色彩

  7.诗歌的节奏 8.诗歌的含蓄

  (二)立足课本,构建诗歌鉴赏系统知识框架

  1.了解主要体裁和流派特点. 2.了解主要情感和内容分类.

  爱国类 (略)

  送别类(或黯然神伤或旷达热情) 怀古类(或借古讽今或表达追慕先贤之意)

  边塞类(或揭露战争罪恶;或表现对国家关怀、奋勇杀敌的精神;或厌倦战争、思念家乡)

  思乡类(或边塞思乡,或羁旅故园之思)

  闺怨类(或抒思亲之情,或叹迟暮之感,或写向往之情) 隐逸类(或言高洁隐逸之趣,或表厌世虚无批评时政之情) 山水田园类(或抒热爱自然之情,或现回归田园之乐) 忧民伤时类(多关怀民生疾苦、心忧天下) 借景抒情类、咏物言志类,等等 3.了解常见文学性鉴赏术语

  形象:包括自然景象、物象、人物形象,特别要注意分析意象,了解形象的特点、内涵,包含的感情、社会意义,品味意象营造的意境。

  语言风格:含蓄蕴藉、简洁明快、沉郁顿挫、飘逸雄奇、清新明丽(生动)、平淡质朴、绚丽奇幻、辛辣犀利、通俗、简约、精练、典雅、凝练等 结构技巧——线索、顺序、过渡、照应等;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渲染、抑扬、点面、虚实相生、动静的结合,借古讽今、反衬(以动写静、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或烘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象征、烘托等,尤其是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缘情写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具体抒情方式

  (三)循序渐进,训练鉴赏思路

  第一步,任选角度鉴赏. 第二步,指定角度鉴赏.第三步,比较鉴赏,进行评价

  诗歌答题技巧(三)

  结合典型试题,培养解题技巧和方法 怎样快速而又正确的阅读一首诗?

  1.解读暗信息:这些暗信息包括题目、注释、作者等,题目一般暗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主旨等。

  2.熟悉诗词体裁,突破重点诗句。.绝句重点看尾句;律诗一般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抒情.

  3.体会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弄清景和情的内在联系。

  一般的形象(或者景物)可能有三种暗示:一是时令(春夏秋冬).二是色彩(或阴暗或明朗) 三是氛围(或寂静凄清或清新自然). 4.先整体把握,在深入诗句 五·常见题型的答题思路 1.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2.分析技巧型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哪里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在辞格上具有的作用。 (4)有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和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62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