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书法 > 钢笔书法教程 > a4钢笔书法作品

a4钢笔书法作品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a4钢笔书法作品

  钢笔书法之花,在祖国大地竞开。它使我首先想起钢笔书法的倡导者鲁迅先生。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a4钢笔书法作品,希望你们喜欢。

  a4钢笔书法作品欣赏

  a4钢笔书法作品1
a4钢笔书法作品

  a4钢笔书法作品2
a4钢笔书法作品

  a4钢笔书法作品3
a4钢笔书法作品

  a4钢笔书法作品4
a4钢笔书法作品

  a4钢笔书法作品5

  庞中华:钢笔书法畅想

  一

  钢笔书法之花,在祖国大地竞开。它使我首先想起钢笔书法的倡导者鲁迅先生。在本世纪初叶,钢笔这个洋工具,从海外传入我国,受到普遍欢迎,不但有人使用,还有人办了工厂,造起钢笔来。

  新事物的成长,少不了要经历几番挫折。于是有些长着花岗岩头脑的人,竟出来横加阻拦,禁止使用和制造钢笔,据说是使用钢笔会使“中国的笔墨没有出路”,使“国粹沦丧”。

  鲁迅先生热情扶植新生事物,严正驳斥了这些谬论。他在《禁用和自造》、《论毛笔之类》等文章中,深刻指出,使用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他鼓励使用钢笔,而且提倡我们自造钢笔,因为“便于使用的器具的力量是决非劝谕、讽刺、痛骂之类的空言所能制止的。”

  半个世纪过去,鲁迅先生的愿望终于实现,我国自造的名牌钢笔、金笔畅销世界,中国人普遍使用钢笔。更令人欢喜的是,在鲁迅先生的故乡,已接连举办了两次规模浩大的钢笔书法大赛,为钢笔书法写下了新的篇章。

  二

  在浙江举办的钢笔书法大赛,引起我这多奇想遐想,竟想到1600年前的书圣王羲之。也许是人杰地灵的缘故吧,在公元353年春天,也是在浙江的土地上,在一次有42人参加的“书法作文竞赛”春游活动中,王羲之欣然命笔,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当年王羲之等人的“兰亭聚会”和我们今天的钢笔书法比赛,相隔久远,但各自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前者是使用古代的主要书写工具毛笔,书写晋代人的思想、情趣和诗文;后者是使用我们时代的主要书写工具钢笔,抒写我们新时代的思想、情操和理想。加上现代的通讯、宣传、印刷、出版、交通等优越条件,使我们这次比赛声势浩大,人数众多,影响深远,大大超越了书圣的时代。

  三

  钢笔书法属于80年代新一辈。它把我国古老的文明和现代融为一体。

  它古为今用,以现代书写工具,继承发扬我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写出新的意境、新的风格、新的篇章;它洋为中用,将奥特曼发明的洋工具,来书写我们中国人的方块汉字。它体现了我们的时代特色——速度、时间、效率。

  四

  钢笔书法属于东方民族。君不见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钢笔书法受到何等的重视;在巴基斯坦,每天出版的大量报刊文字,全是用钢笔书写后制版印刷的,书写者被封为“卡提布”,在巴基斯坦是一种光荣的职称,也就是“钢笔书法专家”。

  五

  钢笔书法属于全人类。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分民族于种族,都离不开使用钢笔。尤其令人鼓舞的是,在美国、法国等许多国家的城市里,开设了不少中文学校,那里的青年人在读汉字、写汉字,用什么书写工具?钢笔。

  势必有一天,这些外国朋友的作品将会加入到我们钢笔书法比赛的行列,如同这次比赛,就有海外同胞的作品参加竞赛,有日本朋友的作品参赛展出一样。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类的文学必然要克服民族的、地域的狭隘性,越来越具有世界性。文学如此,其它艺术也同样如此。《浙江青年》举办的这次全国首届青年钢笔书法比赛,已经给我们透出了一片曙光。

  六

  钢笔书法是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必然。他是我们想起六千年前的原始人用原始“硬笔”在陶器上刻写的象形符号‘想起殷商的甲骨文字;想起以刀作笔的篆刻;想起晋代人使用的毛笔中的“硬笔”(按:毛笔亦有软、硬之分,一般羊毫、鸡豪制作的笔属于软笔;兔毫、狼毫等制作的笔属于硬笔)书写的挺拔峻峭的作品;想起唐初虞世南、欧阳询诸遂良、薛稷、薛嚁等人那瘦硬多姿的书法;想起那清秀的“铁线篆”,想起宋徽宗的瘦金书。这些以瘦硬著称的作品,为钢笔书法提供了多少借鉴的源泉啊。

  钢笔字的显著特点是瘦硬,瘦硬也是一种美。杜甫有诗曰:“书贵瘦硬方通神。”若能邀来杜老,观摩一下当今中国青年的钢笔书法比赛,该会生出几多感慨,几多诗情!

  
看过“a4钢笔书法作品”的人还看了:

1.钢笔书法图片作品欣赏

2.a3钢笔书法作品

3.钢笔楷书书法作品赏析

4.钢笔书法楷书作品图片

5.28字硬笔书法作品

148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