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书法 > 名人书法欣赏 > 书法家王羲之草书字帖作品图片

书法家王羲之草书字帖作品图片

时间: 礼镪1116 分享

书法家王羲之草书字帖作品图片

  草书是我国书法字体的一种风格,这种书法字体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它受到了我国许多人的喜爱。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书法家王羲之草书字帖作品图片。

  王羲之草书字帖图片

  任何书体在使用中都有简便易写的要求,发生省简笔画和潦草的趋势。这种趋势是文字演变的主要原因。每当社会变革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文字应用频繁,个人随手省简, 异体字出现的速度加快,为了使文字更加利于应用,势必要加以纠正。 甲骨文时期有草写的痕迹。“周宣王太史作籀书”、“ 李斯作 小篆”、“ 程邈作隶书”以及 蔡邕以八分书写熹平石经等,都是两周、秦、汉各自对当时流行的字加以规范化而颁定的标准字样,也是公认已形成的新的书体为 正体字的开端。

  书法家王羲之草书字帖欣赏

  但是要求简易的趋势并不因此停止。早在记录帝王公卿大事的商代甲骨文、周代 金文里就有简笔和潦草的字迹,史籍中“ 屈原属草藁”、“ 董仲舒 藁书未上”,说明战国古文和西汉隶书在急速书写时也非 正体。据魏晋人记载,东汉北海敬王 刘睦“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刘睦死前,明帝派 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章帝时,齐相 杜度善作习字的范本,章帝曾诏令杜度草书奏事。可见公元 1世纪中叶以来, 草字已经不尽是出于匆促书写而是被珍视和仿习的字体了。从近世出土的 汉简可以看到,西汉武帝时字划省简的隶书已经通行。到新莽时期,有更多省划和连笔的字。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简就已经完全是草书了。但是从周代到新莽时期都不曾把草书列为一种 书体。

  草书与章草区别

  章草笔画简约,有萦带连接,与今草相似。但其结体平正,用笔劲涩,笔画中有波磔,特别是捺画的起笔与捺的末笔,明显的保留了隶书的笔意,且字字独立,不相连绵,排列整齐,与今草、狂草有明显的区别。

  今草即一般所说的草书,它是脱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形迹,并在章草和楷书的基础上加快行笔,增加圆环勾连而成。张怀瓘《书断》中说:“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奇形离合,数意兼包。”这正是章草与今草不同体势和运笔的概括,代表作如 崔瑗《贤女帖》。

  狂草创始于唐朝,唐人 张旭是狂草的开山祖,故有“草圣”之称。后来的和尚怀素亦是狂草大家。狂草比今草更加简便快速,且笔势更加连绵回绕,活泼飞舞,奔腾放纵,大有驰骋不羁,一泻千里之势。古人谓其形体“或敛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或攒翥而整齐,或上下而参差,或阴岭而高举,或落择而自披。”真是“众巧而百态,无尽不奇”。作者可借其抒发奔放激越之情,或寄以驰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但由于其省笔多,形体与楷、行二体相差太大,故较难辨认。


猜你感兴趣:

1.书法作品集欣赏

2.好看的王羲之圣教序的书法作品图片

3.书法王羲之的圣教序字体图片

4.行草书法优秀作品

5.好看的王羲之兰亭序的书法作品图片

6.毛笔书法草书字帖

374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