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书法>古今书法家>

兰亭集序王羲之的评价

时间: 礼镪1116 分享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传世作品之一,他的这部作品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那么,人们对兰亭序是如何评价的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兰亭序的评价,希望能帮到你。

  郭沫若如何评兰亭集序

  《兰亭序》自从被唐太宗钦定为王羲之的“真迹”后,受到了当时的重臣和士大夫的附和和吹捧与后来历代帝王和文人的推崇,把《兰亭序》奉为书法中的“神品”、“顶峰”、“楷模”,甚至把《兰亭序》“神化”,把王羲之尊为”书圣“。长期以来,对《兰亭序》的迷信,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影响之深,及至今日。虽然偶有人提出疑议,但也未受到重视。

  1965年,郭沫若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即:“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兰亭序》与老庄思想”、“驳议的商讨”。1972年又发表了“新疆新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郭沫若并不否认《兰亭序》是一件上乘的书法作品,也不否认王羲之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但他经过详细考证,断定《兰亭序》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而是后人的“依托”,就是冒王羲之之名的伪作,连序文也是掺了假的。

  郭沫若的主要论点有二:“《兰亭序》在思想上既不合乎王羲之的思想,在书法上也不合乎王羲之的时代。”

  一、不合时代

  中国的书法分篆、隶、楷、草四大体系,它们各有鲜明的时代特性。一般来说,秦以前流行篆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法有了改变。据晋朝卫恒《四体书势》写到“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隶书一直流行到南北朝末期,到了齐梁之间才有楷、草出现,这已经是晚于东晋一百多年了。到了唐朝,楷书趋向成熟,遂代替了隶书盛行起来,直到今日。王羲之是东晋的书法家,正是隶书流行时代,晋书《王羲之传》也说:“及长,辨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因此,当时不可能冒出一位楷书圣人王羲之来。

  经郭沫若考证,近年出土的晋代墓碑,皆为隶书。新疆出土的晋人手抄本《三国志》也完全是隶书体。王羲之《豹奴帖》、《十七帖》也都有隶意,而《兰亭序》的书法则是唐代才流行的楷体(或称行楷),毫无隶意,可见是后人之作。

  《兰亭序》的笔势也与王羲之的大不相同。梁武帝的《书评》对王羲之的评语是:“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但《兰亭序》的字势却没有雄强的味道。而是相当妩媚。这与王羲之的笔法和性格都不相符。

  二、不合思想

  《兰亭序》在东晋时期是史无记载,世无传闻的。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收尽了历代名人佳作,但也未收此序文。直到南朝梁学者刘孝标所注的《世说新语》中才提到了此序文。全文较短,包括最后的附注,共153个字,称为《临河序》。到了唐代才改称《兰亭序》,并在序文中增加了一大段话,共167个字,但把附注删掉了。由此可见,唐朝的《兰亭序》是在梁代《临河序》的基础上加以删改、扩大而成的,因此说,序文是掺了假的。

  《兰亭序》所增添的这段话,充满了悲观厌世的怀念情绪,如说:“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又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增添的这段话,既与前文相矛盾,也与兰亭欢聚的气氛不合。前文说:“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娱目骋怀,信可乐也。”增添的文字却突然把“信可乐也”转变为“痛哉”“悲夫”。《兰亭序》写的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修禊事也”。修禊是古代联欢性质文人聚会。从序文后面所附的26人的诗作(包括王羲之的两首)中所表露出来的也都是欢乐气氛,并没有增添文字中的悲观气息。

  增添的文字与王羲之的思想、性格更不相符。晋书《王羲之传》说他“以骨鲠称”,就是说他的性格是以正直刚强而出名的。他自己也是以忧国忧民的志士自居。《兰亭序》作于东晋永和9年,当时王羲之才四十多岁,正当壮年,官居“右军将军”。当时征西将军庾亮称赞他为官清廉高尚。晚年,他辞职还乡,游遍了名山大川。他感叹道:“我卒当以乐死。”就是说,他将以快乐告终。综上所述,在兰亭修禊时,他断然不会冒出悲观厌世的情绪来。

  结论只有一个:序文既是掺了假的,就不会是王羲之的原作,更不会是王的真迹了。

  究竟谁是做此依托之作的人呢?据郭沫若考证,最大的可能是隋代僧人智录。智录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书法家。他写的《千字文》与《兰亭序》的书法极为一致,有的字简直就象翻印的。据《兰亭考》记载,前代也有人说过:“《兰亭修禊前序》世传前僧智永临写。”“右师实右军末裔,颇能传其家法。”据说智永临书三十年,能兼诸体。关于他的故事很多,如说,向他求书的人非常多,连门槛都被踩破了,故不得不加层铁皮保护,人称“铁门槛”。

  智永出家为僧,当然有着看破红尘之感。《兰亭序》增添的一段话,也很合乎出家人的遁世情绪。因此从思想上说,两者也是相符的。

  郭沫若的文章,在六十年代曾引起很大争论。有人同意他的观点,如启功、龙潜、史树青等;也有人不同意,如章士钊、高二适、商承祚等。孰是孰非虽然至今仍无定论,但郭沫若刻苦钻研精神和严谨治学态度确实令人佩服。他这四篇文章涉及的历代著作多达近百篇, 他考证的碑帖和书法也有六十多种。他不仅逐句逐字加以考证,甚至每个字的用笔轻重,用墨浓淡也都不放过。真不愧为一位令人尊敬的史学家

  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启示

  《兰亭集序》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当然是“天下第一行书”,再加上后来听到的有关此帖的逸事闲谈,愈发地忘了它本身是一篇文章。正式接触这篇文章前,我坚信其文是不能与其字相称的。是啊,作者王羲之毕竟是东晋文人,那些“玄”气是摆脱不了的,况且之前也没听说过这篇文章多么华美。但我读罢顿觉惊叹,现在倒觉得这算得上是东晋文章中一个很难得的作品。 文章先交代了作序的时间与地点——暮春三月、会稽山阴,又描述了当时“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的盛景。语言没有华美的修饰,疏朗简净,平实的语言渲染出幽雅淡静的氛围,以至于后世的王勃都曾为“兰亭盛况,已为陈迹”而感叹。此时右军的心情是喜悦的,“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但三杯酒下肚,欢乐到了极点,却遁入了悲伤。其实这现象也是人之常情,不论是在《滕王阁序》还是在《赤壁赋》中,都有类似情感的抒发,而这种感时伤怀之情在魏晋诗文中尤为突出。人在欢乐便希求让欢乐长存,但欢乐固然是不能永在的,人散之后,我们又将陷入平凡而重复的日常生活中;又由此想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况且生命本身就须臾即逝,古往今来若流水,更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悲伤。后来王右军又想到古人衣冠早已化为土丘,唯有兴感之文留后人嗟叹,自己也就写写文章,抒发一下感情吧——或许后世之人也能临文而有所悟呢。这一方面是自我宽慰,一方面又反映出更大的无奈。古人今人都在感叹生命,而谁又能阻止年华的老去呢?只留待后人再叹惋先哲感叹过无数次的话吧。 看王右军的原稿,刚提笔时笔势工整内敛,但到最后转为挥洒不羁。原因可能是微醺时的恣意,但更可能是不胜心中之苦的放纵。整篇序贯穿着一种叹年华、惜光阴的情感,同时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对人生价值的肯定。“斯文”给我们的启示首先应当是珍惜时光。岁月的长河裹挟着历史的洪流,每个人在其中都是最不起眼的那一粟。但另一方面,它带给我们的更应该是一种乐观与清心的人生态度。正如曹植《箜篌引》以“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结尾,也许这种慷慨激昂的豪情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既然岁月易逝,何不秉烛夜游?行乐须及春,其内涵更应该是及时奋斗。放下那些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更短暂的忧愁,既然人生苦短,更要乐观面对。有时候,越是汲汲于欢乐,欢乐离我们的距离反而越远。若有一颗平和的心,从平凡中发现美好,那么又何须为人生短暂而叹息呢?

  兰亭集序的简介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重要的一件行书作品,在技法上,几臻完美,成为后来行书法的典范,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

  这幅书法用笔中锋为主,笔画多露锋,表现细腻,牵丝流畅优美。字的结构,体势纵长,左低右高。字的大小相应,长短相间,虚实相生。布局上纵有行,横无列,每行又有摇曳动荡,变化多姿。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兰亭序》那“不激不厉”的风格中,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猜你感兴趣:

1.《兰亭集序》读后感

2.王羲之的励志故事

3.读兰亭集序有感范文3篇

4.读《兰亭集序》有感优秀范文

5.《兰亭集序》的感想作文

兰亭集序王羲之的评价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传世作品之一,他的这部作品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那么,人们对兰亭序是如何评价的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兰亭序的评价,希望能帮到你。 郭沫若如何评兰亭集序 《兰亭序》自从被唐太宗钦定为王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668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