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书法>古今书法家>

集颜真卿楷书枫桥夜泊作品图片

时间: 礼镪1116 分享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写下的一首羁旅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许多人将枫桥夜泊这首诗用颜真卿的书法字体创作出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集颜真卿楷书枫桥夜泊作品图片。

  集颜真卿楷书枫桥夜泊图片欣赏

  这首 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 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 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集颜真卿枫桥夜泊书法作品

  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

  根据《 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 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猜你感兴趣:

1.枫桥夜泊钢笔书法

2.2017书法大赛作品欣赏

3.欧楷著名书法作品

4.风生水起书法作品

5.绝句的古诗词毛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6.傅山书法楷书作品

7.风华正茂毛笔书法

集颜真卿楷书枫桥夜泊作品图片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写下的一首羁旅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许多人将枫桥夜泊这首诗用颜真卿的书法字体创作出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集颜真卿楷书枫桥夜泊作品图片。 集颜真卿楷书枫桥夜泊图片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75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