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书法>书法字体>草书书法>

言恭达草书书法欣赏

时间: 克浩954 分享

  言恭达是我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南京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课程班教授,中国沧浪书社总执事。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言恭达草书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言恭达草书书法欣赏

  言恭达草书书法图片1

  言恭达草书书法图片2

  言恭达草书书法图片3

  言恭达草书书法图片4

  言恭达收放自如的书法艺术

  上文笔者浓墨泼彩谈言恭达先生书法审美的意义,现在请诸君随笔者的笔触,解读一下先生的书法风格及其内涵。笔者以为,言先生专长于大草,同时也精通篆书和隶书。他对历代草书都有深入的研习,特别钟情于张芝、王献之、张旭、怀素、黄庭坚等书法大师的作品,对篆隶书体的创作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更难得的是,他对经典的研习不是简单的停留在法古的层面,而是以先贤法度入而出之。每一种书体,不仅创造了极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而且在深刻领悟各种书体特征的基础上,做到在几种书体之间自由“切换”,融汇贯通,体现出他深厚的综合艺术修养。像他的篆书作品用笔雅正,取《泰山石刻》和石鼓文的拙厚与朴实天真,加上对草隶的借鉴,形成了独特的书体和面貌;他的隶书在强调那种蝉头燕尾的感觉时,取草书的动态和气势,强调结体的动态美,同时,也用大草的写意性加强了隶书的生命感性经验,使其隶书充满才情和意境之美;坚实的篆、隶功底,也使先生能将篆、隶的笔墨和审美取向导入大草创作,可以说,他是在用篆书的笔法作草书,所以其草书在矫若惊龙的同时,处处呈现一种入木三分和屋漏痕的笔力。

  书法是线的艺术,点画线条间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将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草书艺术对“线”有着更高的要求,追求节奏感、立体感和力量感。一般形式美创造往往陷入程式化、静止化,从而失去鲜活的生命感和力量感。而先生的草书作品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有着中国书法艺术所独有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活生生的自由流动之美。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创造出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效果。作品中每一篇、每个字都是有个性创造的,而不是僵硬的规范,或简单的机械重复。先生创造性的将篆隶的“裹锋”之法引入大草,避免了笔锋散瘫之弊病,很好的保持了中锋用笔,“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以使点画线条浑圆饱满,力含其中,厚重凝润,因此,他的作品有着很强的立体感。中国的书法艺术评论总是将“线”和“骨”联在一起。唐代著名书论家张怀瓘认为“书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书断》)骨气首先强调书法“骨”之形质,即用笔的艺术表现力,言先生深谙书法对线条力量的要求——“藏而不露”、“畅而不滑”、“涩而不滞”,因此才能创造出作品中那种非表面化的刚柔相济,骨力追风的力量美。纵观先生作品,大草用笔爽健,起止分明,毫无拖泥带水之感。线条挺拔,刚断直截,肥瘦停匀,骨劲有力,作品厚重感十足,给人坚不可移的感觉。侧锋用笔则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变化万千,增加了作品的飘逸之美。从整体书风来看,高古而秀逸,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从中外绘画艺术史的经验来看,只有深谙传统才能谈到上创新。创新从来都不意味着对传统的抛弃,即便是高喊反传统、看似完全颠覆传统、与传统决裂的现代艺术,其实也只不过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一次创新而已。每一代艺术家都是在对前代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中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的。因此,最为卓越的书法家总能在严格的法度之中自由驰骋,施展其创造才能。

  深厚的功底以及对前辈的借鉴为先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和创新的灵感。先生迷恋经典,但这不意味着守旧,而是能够“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法艺术强调收放自如,也就是说书法创作要在法度中自由发挥情感,在怡情悦性的基础上又处处呈现出书法之严谨。用儒家的语言就是不偏不倚式的中庸,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虚托实,用实说虚的空灵与超脱。先生曾这样谈他对书法创作过程的理解:艺术创造本身应该是一种若有若无、自然而然的行为。如果刻意追求,反而会被这种追求束缚住。创作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任何的法则或者经验,不把自己捆在既定的框架里,跟随内心深处的声音,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观先生的作品,仿佛能看到他挥毫泼墨的酣畅淋漓和无拘无束,但因为有着深厚功底的积淀,先生的字从来都不流于“荒诞狂怪”。这便是艺术创造的“超以象外”和“得其环中”,看似无法实则有法,看似自由自在的创造,其实是被冥冥之中的艺术“向心力”牵引着,离而不远,散而不乱,纵而又归。这样的作品才能既有经典之遗韵,又是只属于自己的东西。

273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