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案例>

成功的例子平凡人

时间: 臻炜1064 分享

  普通人成功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人生的道理,用故事的形式教我们怎样做自己,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成为社会和谐的一分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成功的平凡人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功的平凡人例子篇1

  他高二时研究软件赚4000块,从草根消费者做起,如今身价过亿

  经历失败:高中时代就开始网络“掘金”

  与大多同龄人一样,黄承松从小就对新的事物十分热衷,凡事总喜欢刨根问底。他的这种执着,也让他比别人想得更多,看得更远。进入高中后,黄承松开始接触电脑。当同学们不是打游戏打得风声水起,就是上网聊天聊得火热之时,他却通过电脑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花了20天研究软件,赚4000块钱!”黄承松说,互联网时代,网络上遍地都是机遇和商机,只要看得准,下手快,就有成功的希望。黄承松被保送华科大后,高三下学期就闲了下来,做起了全职软件开发,从那时候起,他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钱。从高中到大二上学期那段时间,经济来源主要靠写程序来挣学费和生活费。2010年8月,还在读大二的他开始尝试创业,注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用兼职赚到的钱作为创业资金,做电商导购网站。就是消费者通过他们的平台渠道,购买其他大型电商商户的产品,累计积分,然后他们根据买家所积累的积分,得到相应的返利。谁知,看似前景很好的平台渠道,真正运作起来并不简单,加之同类网站竞争激烈,大的电商平台担心利润被挤压等原因,黄承松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差点连吃饭钱都折腾光了!”回忆起当时的窘境,黄承松至今记忆犹新,坦言不仅积攒的钱打了“水漂”,身上也只剩下几十块钱。这次失败,黄承松思考得最多的不是折腾出去了多少钱,而是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经过三个月深思熟虑,黄承松悟出一个道理:做网络要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己,才能走得更远。

  逐渐演变:抓住一个需求点持续去做

  2012年4月,黄承松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就创立了“九块邮”,9.9包邮成为了国内这一商业模式的首创者。不过,在黄承松看来,人们选品牌货会想到“淘宝”,选电器会想到京东,消费能力好一点的会选“唯品会”。那么,18-35岁群体中,收入差别很大,消费能力也各异,不是每个人都会选品牌货,选择低价实惠的群体并不在少数。如果补齐完善这一空间,必将大有可为。2012年8月,黄承松创立的折扣精选特卖网站“卷皮网”正式上线,主要瞄准“草根”消费人群,定位为“低价版唯品会”。卷皮网专注在低端市场,从高性价比入手,与唯品会覆盖中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做到所有的货品是网络上的最低价并非易事。为了控制成本,一方面与许多品牌厂家建立了很好信任合作关系,其中有10多万大小商家,1000余家独家合作品牌商;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的精打细算,努力打造全国首家买手制电商。机会总垂青有准备的人,黄承松的“卷皮网”已很快地在电商界崭露头角。2012年,销售收入近1亿多元,2013年销售达7亿元;2014年全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拥有超过3000万买家会员、移动端APP总用户达1500万,成为了国内折扣特卖电商第一品牌和国内成长最快的互联网电商企业。

  不骄不躁:像上帝一样了解用户

  “做产品,核心的核心就在于一定要像上帝一样了解用户,无论他们多么小众、多么与正常想象不一致,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提供‘水’还是‘饮料’。当真正理解了你为用户提供的是什么,你才会知道你的用户究竟是谁,喜欢什么。”黄承松说。他们坚信“昂贵不一定好,精准才是好的”。同样价格的商品对于不同人来说,价值是不一样的,人们在判断自己“有多想要一件物品”时,除了受到该物品价格的影响,还受到个人喜好、场合等更多更复杂因素的影响。即我们常说的用户“痛点”。“对创业团队而言,最怕的是丢了最初的创业梦想”,黄承松说,到今天“上卷皮,购便宜”成为老百姓很熟悉的广告语,卷皮团队一直不忘创业之初的梦想:让购物变得更省时、省心、省钱。如今,卷皮折扣已经完成两轮融资,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商业大潮中的黄承松也将继续迎接挑战,其中的风雨只会比以前更艰难。但他表示,卷皮折扣将一如既往为用户“解渴”,关注低收入人群、关注购物体验、关注中国,并最终成为一家“伟大公司”。

  成功的平凡人例子篇2

  从他记事起,他就是在土豆的包围中长大的:地里种的是土豆,家里放的是土豆,每天三顿饭吃的也是土豆……然而,正是这村里人都看不上的“土蛋蛋”,在这个“80后”小伙儿的辛勤耕耘下,变成了拉动全村致富的“金蛋蛋”。

  他叫王顺邦,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张家沟村的农民。虽然是出生于1982年的“80后”,但他的脸上少了份同龄人的稚气,多了份坚毅与成熟。靠着自己的勇气与智慧,这个初中就辍学四处打工的小伙子,一跃成为了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农民经纪人,并带领着西山乡几百户“穷怕了”的乡亲们,靠着地里刨出的“土蛋蛋”过上了好日子。

  王顺邦的父母都是农民,以种马铃薯为生。由于家境贫寒,他17岁就辍学,跟着父亲赶着马车往省城西宁贩运土豆。那时,村民们也如此贩卖土豆——赶着马车,拉着六七百斤的土豆到西宁贩卖。

  王顺邦说,由于青海气候冷凉,十分适宜土豆的种植,乡政府一再号召村民扩大土豆种植规模,但却很难得到村民们的响应——当时的土豆每斤只能卖8分钱,还经常卖不出去。

  看着乡亲们为了能使土豆卖上每斤一毛八的好价钱而在淀粉厂排长队等待收购的场景,王顺邦心想,能否专门收购乡亲们的土豆搞销售呢?这样一来,不仅给乡亲们带来极大的方便,也为自己致富找到了门路。

  王顺邦说干就干。2002年,他买来了手扶拖拉机,由家里人负责收购乡亲们的土豆,自己则拉着土豆到西宁贩卖,回来时再拉上一车化肥回乡卖给乡亲们。当年他便收入了近3万元,不仅还清了家里所有的债务,也将贩运土豆的交通工具“鸟枪换炮”,从最初的马车、手扶拖拉机“升级”到了农用车与卡车。

  王顺邦因此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农民经纪人。他还积极发动周围的村民们学习种植技术,把自己的好经验、好技术无偿地传授给周围的村民,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种植土豆的人越来越多了,土豆的销售也越来越好了。

  “村民们的温饱问题不愁了,但是如何使他们发家致富、增加收入,是我那时一直思考的问题。”王顺邦说。

  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电视上一条关于“2006年全国秋季农副产品博览会在郑州举行,请客户踊跃参加”的广告,触动了王顺邦的灵感:“全国性的会议一定有不少大客户,要是把我们家乡的土豆推销到全国,未必不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

  王顺邦精心挑选了11个土豆,放大冲洗了一张国家领导人视察青海土特产的照片,就带着乡亲们的期盼上路了。虽然没有其他展位吸引眼球的布置与装帧精美的广告宣传册,王顺邦的土豆凭着品相好、淀粉含量高、无虫害、口感好、纯绿色、无污染的优势,一举夺得博览会金奖,专家和评委一致认定,青海省互助县西山乡土豆很有发展前景。

  带着获奖的喜悦回家后,王顺邦创建了青海省首家由农民组织的马铃薯种植营销会——西山乡张家沟马铃薯种植营销协会,还在铁家村搞起了“千亩无公害马铃薯基地”,为的是把家乡的土豆推销到全国,给家乡的土豆申请专利,打出青海的土豆品牌。

  现在,西山乡总耕地6万亩,55%以上的耕地都种植土豆,全乡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767元,不少乡亲们靠着原来看不上眼的“土蛋蛋”,盖上了二层小楼。

  目前,王顺邦打算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在西山乡创建一个马铃薯交易市场。“市场将建在进出西山乡的必经之路,让乡亲们以及乡里优秀的经纪人都集中在这儿销售土豆,并做好土豆价格、质量的规范工作,让乡亲们都能富裕起来。”王顺邦说,“这些年的经商经历,使我深知信息的重要性。在这个马铃薯交易市场中,我还想建一个信息中心,如果市场有风险,一个短信就可以发到土豆经纪人的手机上。”

  王顺邦还有一个长远打算,那就是发掘西山乡土豆的深加工市场。“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西山乡生产出优质的粉条和薯片,让西山乡的土豆走向全国。”王顺邦说。

  成功的平凡人例子篇3

  我21岁,大三。干过工地,发过传单,做过家教,在大公司上过班,在小机构兼过职,做过11份不同的工作,卖过项目,开过公司,见了四个投资人就有人要投资,曾在一夜之间公司估值500万又在一天后重新回到原点。上过电视录过真人秀。朋友说我这种人在电视上只能活两集,结果一不小心活了四集,活到了总决赛。

  闲下来的时候自恋的百度了一下自己的名字。看到一个帖子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大一大二赚了20多万,期间开了一家公司卖了100万。看完后乐了一下,呵,原来在网上自己已经这么厉害了,而这只是在网上。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后面写的一定是关于创业过程中的艰辛,然后我如何克服这种艰辛做到今天这种地步,进而得出一个结论,这人好牛逼,但是关我毛线事。那你就想错了。

  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去做什么

  作为曾经创过业的大学生,自己却并不鼓励大学生去创业。大三了,很多时候呆在学校。偶尔会遇到一些想创业的学弟学妹征求自己的意见。往往给他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多读书。那句话是说给他们听的,同时也是说给自己的。一路摸爬滚打深知大学创业的艰辛,更了解无知的代价有多高。

  慢慢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开始在高校蔓延。高校创业渐渐的在这种浮躁又浮夸的氛围中沦为一地鸡毛。接触过一些大学创业者,很多甚至大一大二,在一些高校创业者分享的聚会上,大三的甚至已经算大龄创业者了,而大一就出席创业聚会的往往会被人投上敬佩的眼光。

  自己也曾是一个大学生创业者,对大部分大学生所做的项目有所了解,大学生所做的项目往往是没有什么技术门槛,依靠简单的人力成本来赚取一些微薄的利润,有的甚至不能叫做创业,只能称作一门小生意。还有一些,有一个初步的想法,然后就去把公司注册了,找办公室,找人,然后把CEO CFO COO什么的分好,以便给同学讲起来时候自己还是个CEO以此来显示优越感,只能说这些同学的勇气令人敬佩。

  明白自己比什么

  大学时候自己交学费,生活费不花家里的钱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大学时候靠兼职赚一点钱也不是为了拿来和同学比较的,以此显示自己能力有多强。身处大学,要明白自己比什么以及和谁比。

  大学四年应该和已经参加工作的比时间更加自由,可以趁周六周日去外面参加一些讲座活动什么的来提升自己,大学四年的所见所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等到四年后和同时步入社会的同学比的是资历。而不是在大学时候比你比同学赚了多少钱,那是件很可悲的事情,就算在大学翘课忙生意每月可以赚几千元,但那也只是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更可怕的是,用了四年青春赚了几万元钱而让自己的能力一直停留在每月一两千的水平上。

  大学四年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四年,也是最重要的升值期。大学最重要的是多读书,深度思考,在业余的时候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充实自己,如果一个学生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没做好那何谈创业。

  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你连工作都没找到,谈什么创业。这句话送给自己,也送给你们。

325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