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的定义>

读书的意义及方法

时间: 小兰676 分享

  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书的意义及方法,欢迎阅读!

  读书的意义:

  就像旅行者乐于谈论他们在旅途中的奇遇,读书人也很愿意书写他们在读书过程中的体验。

  在18岁以前,并没有机会读到很多的好书。2007年,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北京。偌大的校园中,唯一挚爱的是那时还略显简陋的图书馆。在随后的六年中,我读遍了这里我偶遇到的好书,并在近乎痴迷的阅读中发现并重塑了自我。

  至今记得第一次走进图书馆的情景:紧凑排列的书架上密密麻麻地摆放着书籍,过道两侧的书桌上坐满了开卷阅读的年轻人。安安静静地徜徉在书架之间,视线扫过书脊上的书名,然后凭感觉拿起一本就站在那里阅读。那些文字将外在的世界全部取消、抹除,只留下我在作者建构的世界中,品味狂喜与孤独。

  那个时候,只是痴迷读书,却从未想过读书的意义。后来,偶然间读到林语堂先生《读书的艺术》一文,其中的不少观点读来颇似知音:

   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 一个人在十二小时之中,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 这么一种环境的改变,由心理上的影响说来,是和旅行一样的。

   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 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

   所谓美丽的脸孔,不是脂粉装扮起来的脸孔, 而是纯然由思想的力量创造起来的脸孔。

   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

   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

   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 于是读者开始把这个作家所写的东西全都拿来读了,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心灵上的联系,所以他把什么东西都吸收进去,毫不费力地消化了。

   有价值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练”,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然而,“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却未必就是很好的读书理念。好像是尼采的一段话,大意是:读书容易陷入一种困境,你越是沉迷于读书,就越减少了自己的思考空间因为你的思路都被作者牵引着;即使有时有一些思考,不过也是对于既有文本的一种简单回应罢了。所以,尼采主张多去书本外的世界游历,并由此形成自己的思想。我想,对于那些并不仅仅想成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来说,尼采似乎说得更为有理。

  总之,以上就是我对于读书意义的理解。转眼已经走入职场,猛然发现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用来随心所欲读书了。但是只要有可能,还是会放下繁杂的事务,进入文字堆砌的美妙世界中坚持读书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读书的方法:

  阅读不是‘看到’,而是思索、启示和理解,他不决定于我们眼睛的速度,而是我们心智的速度、深度和延伸的广度。

  作笔记法

  梁启超认为学习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作笔记。他在《读书分月课程》中讲:“读书莫要于笔记。柱子谓当如老吏断狱,一字不放过。学者凡读书,必每句深求其故,以自出议论为主,久之触发自多,见地自进,使能贯串联书,自成条理。经学、子学尤要。无笔记则必不经心,不经心则虽读犹不读而已。”

  徐复观先生在读书方法上有一个诀窍,那就是做摘抄。徐复观说:“一部重要的书,常是一面读,一面做记号。记号做完了便摘抄。我不惯于做卡片。卡片可适用于搜集一般的材料,但用到应该精读的古典上便没有意思。书上许多地方,看的时候以为已经懂得;但一经摘抄,才知道先前并没有懂清楚。所以摘抄工作,实际是读书的水磨功夫。再者随着记忆力日减,全书的内容一下子也抓不住,摘抄一遍,可以帮助记忆,并便于提挈全书的内容,汇成几个重要的观点。这是最笨的功夫,但我读一生的书,只有在这几年的笨工作中,才得到一点受用。”

  由浅入深法

  叶圣陶先生主张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每读一本书时,首先“就其中的一篇或一章一节,逐句循诵,摘出不了解的处所;然后用平时阅读的经验,试把那些不了解的处所自求解答;得到了解答,再看注释或参考书”。这第一步只要求读懂原文,扫清阅读障碍,并且在扫除障碍中,训练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复读一遍,明了全篇或全章全节的大意”。这样要求就深入了一层,要吃透本篇或本章节的内容,并且能够概括出大意。仅仅到此为止还不够,还必须更深入一层,“最后细读一遍,把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至此,不仅书的内容消化吸收了,而且培养了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消化、反刍法

  徐复观先生特别重视读书之后的消化、反刍。他说,读书如同吃东西。“正吃东西时,所吃的东西并未发生营养。营养作用是发生在吃完后的休息或休闲的时间里面。书的消化,也常在读完后短暂的休闲时间;读过的书,在短暂的休闲时间中或以新问题的方式,或以反刍动物样的反刍的方式,若有意若无意的在脑筋里转来转去,这便是所读的书开始在消化了。并且许多疑难问题,常常是在这一刹那之间得到解决的曙光。”所以一个人读了书后脑筋里应该有几个问题。若是脑筋里没有问题,这说明书还是没有读进去,须得再仔细得读。

  重复法

  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读书采用重复法,每读完一个章节总要复习一遍,读到第三个章节,还要把前面两个部分再复习一遍,就这样反复地读,反复地温习,不厌其烦,一丝不苟。为了促使自己多次复习已读过的书:他读书时,在书的背后写“读”字,每复习一遍就写一笔。他生活的年代使用繁体字,一个“读”有23画,因此,他要复习22遍才能把“读”字写完。试想,一本书重复读了20多遍,岂有不烂熟于心之理?

  按心理学的观点说,信息经常重复刺激大脑,能增强记忆。实际上,重复不仅能使记忆加强,而且还能加深理解。重复阅读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结合学习、工作需要随时翻阅,也可以根据记忆学原理提供的最佳复习时机,在第一次读书后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和半个月时,分次进行复习。

  杨绛曾谈钱钟书怎样做读书笔记“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很多,也不易遗忘。

  提要钩玄法

  韩愈曾说过一句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按照韩愈的这个方法,读书首先要将书分门别类,然后按其性质类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读书法。对于那些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必须提出纲要,也就是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取其深奥的观点,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读书若能做到提要钩玄,效果必定会好。因为“提其要”,能使自己对书中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目了然,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清清楚楚,从而可以进一步了解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钩其玄”,便于把握重点,吃透精神实质,对某些重要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提高水平,将书中的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

  《如何阅读一本书》具体讲解了阅读的四种层次,其中分析阅读中有具体的关于提要钩玄法的方法解读。

  高诵恬吟法

  毛泽东早在学生时期就”颇有踔厉风发之概,从早至晚,读书不休。读书时往往“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咏,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味”。

  高声朗诵,就是要大声地朗读;密咏恬吟,就是要静静地吟咏品读。将高诵与恬吟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高诵便于记忆和提高演说能力,恬吟便于思索,细细地品味一篇文章,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够更深刻地领会气势、节奏、神味。

  蔓延法

  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作家夏丐尊先生的读书方法是以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为出发点,然后向四面八方蔓延,由精读一篇文章带读许多书,有效地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例如:夏先生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样蔓延发展:《桃花源记》是晋朝人写的,要想知道这篇文章在晋朝文学中的地位以及晋朝文学的概况,就可以去翻一翻中国文学史;文中的“桃花源”实际上表现了作者的一种乌托邦思想,这又可以找莫尔写的《乌托邦》来对照着读;这篇文章属于记叙文一类,如若想弄清楚记叙文的格式,就可以去翻看有关记叙文写法的书;此外,如果想了解作者陶渊明其人其事,还可以去翻《晋书·陶潜传》。

  这样一来,读一篇文章就引出了一大串的书,将内容相关的书联系起来读,既便于加深理解,又可以拓宽知识面,因此,蔓延法是一种科学的读书方法。

  结合法

  老舍说:“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最好找些有关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把作品与作家传记以及文艺评论结合起来读,我们将这种读书方法称之为“结合法”。用“结合法”读书,能够“使我们对那些作品与那个作家得到更深刻的了解,吸取更多的营养”。

  如果孤立地读一本作品,我们多半是凭个人的好恶去评断,自己所好则捧入云霄,自己所恶则弃如粪土。事实上,这未必正确。及至读了有关评价这本作品的一些著述,我们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采取人云亦云的态度,而是通过看了别人的意见,应重新去想一想自己的判断。这么多去想一想,至少它会使我们不完全凭感情去判断,去掉偏见,我们才能够吸取营养,扔掉糟粕。

  如果说为什么搜集资料、编辑出这篇关于“读书意义与方法”的老生常谈的东西,或许是因为这句话的关系吧。“人生最大的捷径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一流的书”

58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