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成功学 > 成功人士 > 名人成功的背后感悟

名人成功的背后感悟

时间: 臻炜1064 分享

名人成功的背后感悟

  每一个成功的名人都让我们羡慕不已,但是看一看他们成功的背后,又会由衷的敬佩他们!学习啦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成功的背后感悟,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成功的背后感悟篇1

  每一个成功背后都有一份艰辛。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就像亚洲人气排名榜首位——周杰伦!大家看他现在光耀四射!其实他背后的成功之路,极其险峻······

  小时候被老师喻为天才的小孩,听老师弹了一遍曲子就会弹了。因为这样,老师,父母都对他要求和严格。弹钢琴弹错一个音,就用长尺打一下。因此,周杰伦经常是红着手从琴房里出来的。

  10岁时,他开始学大提琴。爸爸有了外遇,把他送到姥姥家去。因此,他变得更内向,更忧郁。

  14岁,父母离婚了。16岁,由于对音乐的过分投入,中考才考了100多分。

  他开始卖报,用大提琴来招揽顾客。恰好一个老师刚好如果,被他的琴声吸引了,劝他去考音乐学院。18岁,19岁,他落了俩次榜。

  几个月后,在一家餐厅里面当服务员。成了餐厅的钢琴手。

  之后,他去参加“超猛新人王”比赛。他与一位青年合作,他弹钢琴,青年男子唱歌。没想到,青年男子唱得太难听,合作失败。周杰伦竟在台上失声痛哭,这时,主持人走上来,对他说:“小伙子,不要伤心,这样吧!我看你还不错,明天到我公司来上班吧!”就这样,周杰伦就进了吴老板的公司。因为他是新手,所以没有歌手愿意唱他写的歌。于是,周杰伦鼓起勇气去敲老板的门,请求老板让周杰伦唱他自己写的歌。老板为他的这种精神所感动。同意了!

  然而,周杰伦就因次此这样而一炮而红!

  我看完之后惊讶了,我没想到周杰伦竟有这样的成长经历。原来,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份艰辛啊!

  就像我们的运动员!先不说那些有名的运动员,就说说我们身边的,实际的。

  校运会也开始了,哪一位得第一,第二的运动员不是努力过的?不是付出时间过的?不是为今天这一光荣胜利流过汗水的?我想,那些在比赛过程中,失败了的那些运动员。肯定是没有第一名付出的努力多,付出的汗水多。

  记得,我们小交警训练的时候。我们得了好成绩回来,学校请我们去玩和吃KFC。同学们都羡慕我们,在一旁说:“他们真好啊!”“早知道我当初就不退出小交警了。”这些话一直在我耳边缠绕。我想:他们只看到我们的结果,并没有看到我们辛苦的付出,满头的汗水。他们只看到了正面,没看到背后我们所走的路。好像就是我当时看周杰伦一样。

  成功,就好像是爬山一样。从底走,是险峻的山路,是陡峭的悬崖。可能受过伤,流过血。但是,还是挺过来了。走向来山顶,终于拿到了成功的旗帜!

  我记得有一人也是看完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知道他的成长经历之前,一直以为他是个被大把的钱包装红起来的富家公子。现在我终于明白,所有的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满是辛酸挣扎拼搏的故事。当你对别人的成功充满羡慕或故作不削时,问问自己:那汗水纷飞血泪交织的奋斗历程,你有过吗?”

  名人成功的背后感悟篇2

  成功的道路是艰辛的,在它的背后,隐藏着无数辛酸的泪水.翻过戴玉强的履历,眼前一种景象挥之不去:“一个脚上带着泥巴的男孩,我分明看到,他的左脚始终在奋力向前,拼死的追寻着理想;他的右脚无时不被缠绕着荆棘,困苦和挫折在阻挠着他前行。然而,他那坚强的左脚终于携起右脚,踏平了荆棘,一路走向了光明的远方”。

  读了《戴玉强,你从哪里来?》这篇文章后,我深感触动。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国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他来自一个小小的村庄,出生在河北省文安县东戴村,从一个农村的孩子,到卓越的歌唱家,这段遥远的路,他是铤而走险地走过来的。他克服了别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经过他的努力,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舞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只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不懈的努力,都能够登上自己的人生舞台。

  读过这本书后,我受益了许多。以前,我总是没有耐心去把一件事完完整整地做完,而且遇到困难总是选择退却,但是现在我不会了,我会勇敢的面对困难,一步一步地走近困难,向困难挑战,就像书中所写的“山路再险,也是有限的;脚步再小,却是无限的。攀登者的信念就是:百折不挠,登上顶峰!”

  就在2月13日,引人瞩目的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我国年轻选手张丹张昊在尝试奥运史上最高难度动作―“抛四周跳”的时候,由于张丹动作没有展开,落地时双膝重重的摔在了冰面并摔向了护拦。时间在那一刻似乎凝固了,张丹小心翼翼的尝试着用她受伤的双膝继续前行,但是伤痛使她不得不停滞下来。当人们都以为这对组合将就此退出比赛时,令所有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凭借着钢铁般的毅力,张丹再次出现在了赛场上,音乐《龙的传人》和雷鸣般的掌声也同时响起。张丹/张昊的表演在震耳欲聋的掌声中结束,现场所有的观众都被这样不同寻常的勇气和精神所打动,全场观众起立向他们致敬。最终,他们以189.74分为中国队拼得一枚宝贵的双人滑银牌,取得了中国在奥运会花样滑冰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成功,总是需要考验的。戴玉强和张丹正是经历了痛苦和挫折的考验,才走向了成功的舞台。他们的事例告诉我:只要有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毅力,就一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名人成功的背后感悟篇3

  小时候,马卡罗夫总喜欢坐在光影浮动的海边,看一艘艘轮船在湛蓝的海面上来回穿梭,激荡起一道道绚烂美丽的浪花。那些威武壮观的巨轮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多么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够成为一名工程师,建造出更多更大的轮船。

  他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叫敖德萨的海港。得天独厚的环境,为他实现梦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人们常常看见,每逢巨轮出港时,顽皮的小马卡罗夫总是挥舞着稚嫩的双臂,在美丽的海边,奋力不停地向前奔跑,奔跑。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在追赶那蓝色大海里的轮船,那是他梦想的方向。有了梦想,他就有了动力,进入学校以后,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1958年,他如愿进入了前苏联的黑海造船厂。他特别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拼命地工作,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造船事业上,他总是能超前完成任务。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很快他就当上了组装车间的主任。

  他工作的年代正值前苏联与美国争霸最激烈的时期,苏联意欲称霸五大洋,于是就大力发展海军事业。因此,很多重大的造船工作就落到了黑海造船厂的头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库兹涅佐夫”号和“瓦良格”号航空母舰都将在此建造。

  当大家都在为这一喜讯而欢呼时,马卡罗夫的心里却陡然沉重了许多,因为老厂长甘科维奇刚找他谈过话,并将这一高难度的任务交给了他。他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要承建大型的航母,船厂就必须对船坞生产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同时又不能影响船厂现有的工作秩序。这就要求他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时间赛跑,且必须要赢得胜利。

  1976年10月,马卡罗夫被任命为黑海造船厂总工程师,全面主持船厂工作。过去厂区内面积最大的0号船坞采用的是“分段式装配造船法”,只能在一条船造好离开后,才能建造下一条船,严重制约了生产的效率。几经考察后,马卡罗夫从芬兰科尼公司买回了两座起重能力超强的天车,将船坞内所有的平台打造成了一条流水线。有了这两部超级天车,超大型造船组件就可以通过天车进行传送,从而使大型航母舰艇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大大节省了建造时间,一下子将船坞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3年后,工作能力极为出色的马卡罗夫被任命为黑海造船厂厂长,自此,航母建造工作也进入了快车道,黑海造船厂成为了全苏联乃至全欧洲最忙碌的造船基地。他对造船的所有环节都了如指掌,对待工作的要求更是严格至极,绝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为此他辞退了许多工作不力的部门领导和工人,也得罪了一大批人。尤其令人叹服的是,航母的总段与总段间的对接缝线有500多米长,施工难度极大,但马卡罗夫和造船的工匠们考虑极为周全,他们竟然将对接缝净尺寸精确到了0。1毫米,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在建造“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时,航母上有将近3600间舱室,且各个舱室均布满了极为复杂的电缆和设备,如果把每间舱室都检查一遍,需要花费60多个小时的时间。每天早上,马卡罗夫6点开始办公,用半小时处理文件,然后召集车间主任和建造师们,监督检查重点舱室。8点左右召开现场会,就现场发现的问题或疏漏进行问责追查,并提出整改措施。因此,厂里的所有人都把他的视察路线命名为“马卡罗夫大道”,并尊称他为“时间冠军”。那一刻,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敬畏,这条“大道”上流淌着的是一丝不苟的严谨,一种时间高效安排的智慧以及对国家的高度忠诚。

  苏联解体后,几经改名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被海军开走了,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也被遗弃在厂区。心力交瘁的马卡罗夫退休后,搬到了离船厂不远的地方住下来,每天都满怀深情地看着那艘曾倾注了自己毕生心血的“瓦良格”号……

  2000年6月14日,是马卡罗夫最为难忘的一天,已经拆卸一空的“瓦良格”号即将远赴遥远的中国。他拖着病重的身体,站在家门前,遥望着“瓦良格”号,一时间禁不住泪流满面。两年以后,马卡罗夫怀着深深的遗憾,寂然地离开了人世。

  莎士比亚说:“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都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无疑,马卡罗夫做到了,尽管带有一丝遗憾,但他不愧是一名真正的“时间冠军”。

343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