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故事>

名人成功的故事

时间: 春芳953 分享

  成功的秘诀是坚持。坚持成就实力,铸就了成功,同时也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那么有关名人成功的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名人成功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

  名人成功的故事篇一:提前计划才容易成功

  世界着名推销大师乔·吉拉德。在15年中,他销售了13001辆汽车,平均每年卖出1425辆(每天4辆),这项纪录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收入并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吉拉德的成功并非与生俱来,35岁以前,乔·吉拉德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他小时候不喜欢念书,经常逃学,连高中都没有念完。更要命的是,他患有严重的口吃。为了生计,他甚至当过小偷,开过赌场。

  “在我人生的前35个年头,我自认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失败者!”走投无路时,吉拉德向朋友求得汽车销售员的工作。60年代,被喻为“汽车城”的全球汽车工业重镇底特律,有39家大型的汽车经销营业所,每家又各有几十名销售员,可说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一处市场。没有丝毫经验的吉拉德就在这时候闯来了。

  因为严重口吃,靠嘴谋生的吉拉德必须放慢说话速度,同时他更注意聆听客户的需求与问题。而没有人脉的乔·吉拉德,最初只靠着一部电话、一枝笔,和几页电话簿作为客户名单。只要有人接电话,他就记录下对方的职业、嗜好、买车需求等生活细节,虽吃了不少闭门羹,但多少有些收获。曾有人在电话中用半年后才想买车的理由打发他,半年后,乔·吉拉德便提前打电话给这位客户。就是靠着掌握客户未来需求、紧迫盯人的超常毅力,吉拉德从对手如云的底特律,杀出一条血路。

  吉拉德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很多人早上起床后,糊里糊涂地过了一天,不知道生活的目标是什么?还有人总在等待机会的到来,期望一条大鱼撞到自己怀里。上帝才知道这种人是否能成功?我绝对不做这种人!我每天都有目标,而且是前一天就计划好的。不管别人怎么摸鱼,我只管捕自己的鱼!”

  名人成功的故事篇二:危机感成就的央视名嘴

  因为下岗,所以就会有危机感;因为有危机感,所以才会拼搏;因为拼搏,所以才会成功。

  《开心辞典》开播以后,王小丫以趣味而又幽默的主持风格给亿万观众带来了启迪与欢笑。并因此一举成名,成为央视金牌节目的金牌主持人。然而,王小丫的成功却源于她的一段下岗经历。

  王小丫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父亲是报社编辑,母亲是工厂工人。1990年9月,王小丫从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分配到四川《改革时报》当记者。记者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女承父业,又与自己学习的专业对口,她感到很满足。可是,一场改革的风暴使她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

  《改革时报》是四川省一家经济类报纸,后改名为《新经济时报》、《城市购物导报》。几易其名并没有彻底改变报社的厄运。发行量提不上去,经费困难,举步维艰,这种困境使报社不得不进行改革。这件事发生在1996年7月,当时的王小丫已经在这工作了6年。本来,科班出身的她留在报社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那一刻,她犹豫了。面对几十位白发苍苍的老编辑老记者,她选择了放弃,把有限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王小丫下岗后,单枪匹马到北京去谋生。那个时候,京漂似乎是一种时髦的职业。在北京,有数十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要想在北京靠文字混饭吃,谈何容易,不少人混不下去,甚至流落街头。面对数十万的竞争对手,刚刚下岗的她更加充满了危机感。她决定重新学习,以此获得新的机遇。为此,她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广电文学系,研修电视文学。1997年,她在北京广播学院广电文学系结业后,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实习。

  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甚至“不会说话”的人。她第一次去采访的时候居然不知道怎么提问。然而,下岗的经历使她充满了危机感,每次采访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强迫自已改变。好在是经济学科班出身,加之一年的电视文学研修,使她很快找到了采访的感觉。她的出色表现引起了领导的注意,马上由实习记者转为正式记者。

  1998年,央视经济栏目改版,开辟了《经济半小时》栏目。新栏目的筹建需要新的节目主持人。单位推荐她参加《经济半小时》主持人竞选。当时,她已经30 岁,并不是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然而下岗的经历使她恐惧,同时,也激发着她的火一样的拼搏精神。她抓紧时间备战,虚心向有经验的导播请教。“经济”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名词,听起来冷冰冰的。为了能让自己与众不同,她硬是把那些深不可测的东西完全在生活中找到对应,把经济变得感性又通俗。所以,在试镜头的时候,她的娴熟而又通俗的播音风格赢得了评委的认可,她成功入住《经济半小时》。

  真正让她在央视走红还是在《开心辞典》这个栏目。2009年,湖南卫视的《鲁豫有约》栏目走红荧屏。央视为了提高收视率,决定开办《开心辞典》。开始的时候,央视决定黄安为节目主持人,她只是黄安的助理,干些帮忙抱奖品之类的活。已经走红荧屏的她给黄安当助手?这在别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她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导演选不中自己,这说明自己的能力不行。这种意识使她充满了危机感。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她不但仔细做笔记,还把节目录像带回家反复钻研。一次,黄安因故不能参加栏目制作,作为助理的她便代替黄安做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好评,收视率直线上升。终于,她替代了黄安。事后,黄安说: “我早就知道我快要做不下去了,因为我己经被人家‘偷师’不少。她能够成功,我祝贺她!”

  因为下岗,所以就会有危机感;因为有危机感,所以才会拼搏;因为拼搏,所以才会成功。下岗的经历锻造了王小丫,成就了一代央视名嘴。

  名人成功的故事篇三:索罗斯的成功故事

  1930年,乔治•索罗斯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父亲是一名律师,性格坚毅,处事精明,他对索罗斯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从小就教育索罗斯,用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财富,而索罗斯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实践了父亲的教诲,将亿万家财都投入到慈善事业中。

  童年时代的索罗斯在各方面都表现突出,是各种活动的常胜将军。父母的宠爱,家境的优越,自身的出色,使他成为天之骄子,让人羡慕。但这种生活没过多久就被打破了。

  1944年,随着纳粹对布达佩斯的侵略,索罗斯的幸福童年就宣告结束了,全家开始了逃亡生涯。那是一段充满危险和痛苦的岁月,靠着父亲的精明和坚强,凭借假身份证和好心人提供的庇护,他们一家终于躲过了那场劫难。

  面对纳粹的威胁,父亲对年幼的索罗斯说:乔治,这是一次非法的战争,因此常规的做法不能使用。你必须忘记你在正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不正常的情形。而父亲在战时所表现出来的生存品质,对索罗斯产生了终生的影响。

  后来索罗斯说,1944年是他生活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从生死危难中学会了生存的技巧,这其中的两条经验对他此后的投机生涯很有帮助,第一是不要害怕冒险,第二是冒险时不要押上全部家当。

  1947年,17岁的索罗斯离开匈牙利,来到了英国,渴望寻找新生活。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击重创。

  当然,索罗斯在伦敦的日子并非一片黑暗,在伦敦经济学院求学的时候。他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导师,卡尔•波普。

  索罗斯由此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同时也是他毕生的市场和社会观点“反身性”,他认为,在人文科学领域,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总会存在偏差,而这一偏差,会产生反作用,对事物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在市场上,偏差表现为投资者的误判,而误判越大,赚钱的机会就越多。索罗斯对“反身性”理论颇为看重,他也将哲学家当做自己人生的目标。然而,他很快发现,哲学没法当饭吃。

  为了赚钱养活自己,他去做任何能找到的工作,首先是在英格兰的海边销售手提袋。他开始逐渐放弃以前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寻觅一个能够提供高工资的工作。为了进入伦敦投资银行的门槛,他给市里所有的投资银行各写了一封求职信,终于,机会降临了,他成为了其中一家投行的培训生。而索罗斯的金融生涯也就此揭开了序幕。

  三年后,怀揣着赚来的5000美金,索罗斯离开伦敦,来到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纽约闯荡。


  看过名人成功的故事的还看了:

1.名人失败后成功的故事

2.名人成功的简短励志故事

3.名人的成功故事

4.名人成功背后的故事

5.名人曲折成功的故事

6.名人成功人士的故事

名人成功的故事

成功的秘诀是坚持。坚持成就实力,铸就了成功,同时也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那么有关名人成功的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名人成功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 名人成功的故事篇一:提前计划才容易成功 世界着名推销大师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合作成功的事例4篇
    合作成功的事例4篇

    成功需要合作,合作可以弥补一个人在努力的不足,可以一起去达到成功。学习啦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合作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作成

  • 成功励志故事
    成功励志故事

    有很多人在看到了成功的大门,却未能打开,最后碌碌无为,他们不能称为成功,他们只是失败者。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成功励志故事,希望能够

  •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成功故事

    所有成功都离不开汗水,离不开勤奋。无论是否拥有天赋,勤奋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有关创业成功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

  • 成功人士创业的故事
    成功人士创业的故事

    成功的意义不在于你取得多大的成就,也不在于你有多么的伟大。因为,成功总会与努力过的人握手,只要享受了努力的过程,我们就不是失败者。以下是

330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