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指导 >

初中老师怎么教好文言文

时间: 巩诗821237 分享

  初中文言文,给大部分的同学的感觉是枯燥,无味的,所以大部分都不愿意学,但是文言文作为我们中华文化的载体,在语文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语文老师要教好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要怎么样去教学呢?下面是小编总结的资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阅读的最好驱动力,教师在教学文言文阅读之前,应当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文言文字词深奥,情感深刻,具有较强的历史性,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这导致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会产生畏难心理,为了消除这种心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历史故事,例如,《杯弓蛇影》、《叶公好龙》、《守株待兔》等。这些是小学就听过的故事,以前是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现,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些故事,从而消除与文言文的疏离感,建立新旧知识的良好沟通。同时,教师要注意文言文教学课堂的课前导入,以良好的开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師可以通过视频进行课堂导入,例如,在讲解《扁鹊见蔡恒公》这一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扁鹊见齐桓公时的动作和谈话,谈话内容为文言文形式。播放完视频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大家看完视频后,会发现两个人的讲话方式与我们现在的讲话方式大不相同,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仔细想想,有哪些话是我们现在还在沿用的?通过视频和问题,学生会积极地进行思考,但是视频中没有字幕,学生通过听觉还是难以理解其意思,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的文言文,找出自己可以理解的句子。这种探究式的课堂导入可以提升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通过认真阅读教材找到问题的答案。

  2.培养学生的阅读基本技巧

  同白话文阅读相同,文言文阅读也要注意语气和语调,但是由于文言文字词的深奥,学生很难掌握阅读的方式,所以,教师应当在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技巧。在刚开始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挑选一些行文通顺,读来朗朗上口的文言文。例如,《木兰诗》,这篇文言文属于乐府民歌,其中语言繁简得当,生动质朴,丰富多彩,而且韵律优美,直到现在,仍然有评弹艺人在演唱,所以《木兰诗》很适合用作学生初步阅读技能的培养。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

  教师在此段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注意木兰的心里感情,体会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和决心。第二段,谢木兰的出征准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排比,写木兰在购买军用物品时的紧张之情,也表示木兰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木兰只用了两天就到达战场,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速度,侧面表现出军情的紧迫,也烘托出木兰的急切心情。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学生在阅读此段时,要抓住木兰的紧张、急切之情,在阅读时可以朗读此段,语调要急促有力。第三段概括描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此两句描写木兰骑着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表现出木兰的英姿飒爽。“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在阅读这一段时,学生依然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注意语气的慷慨激昂与悲怆凝重。教师通过对文章的解释,着重讲述木兰的心理以及文言文中的语言方式,注意音节和短句,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3.通过阅读深化文章主旨,积累文言文知识

  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技巧后,教师应当通过分析文言文的韵律、节奏以及表达方式,深层次讲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依然以《木兰诗》为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传统的观念中,男子应当征战沙场,而女子在家伺候老小,但是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作者的这句话其实是对传统观念的反驳。教师在学生阅读的同时,就应当将作者的思想渗透其中。

  此外,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如何理解《木兰诗》中的繁简处理?学生通过阅读和教师的指导可以发现,这篇文言文简写战争,繁写木兰准备军用物品以及回家时的情景,体会到作者的写作主旨是刻画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的性格,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