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故事大全>历史故事>

史记的故事最新汇总

时间: 惠怡0 分享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史记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史记的故事1

四面楚歌

项羽的军队驻军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层围了好几层。

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是什么原因让楚人这么多呢?”

项羽就在夜里爬起来,到军帐中喝酒。

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该怎样安置你!”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的人也都哭了,没有谁能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

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

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史记的故事2

惟一敢打孔子爆栗的弟子

孔子有七十七个弟子,可是惟一和老师有过节的弟子却只有子路一人。

子路其实不叫子路,叫仲由,子路是他的字。子路是卞这个地方的人,有人说他是一个“野人”。这个野人当然不像神农架传说中的野人,是说他没有正经职业,待业青年,喜欢无拘无束地到处游荡。那个时代可不是想到处游荡就能到处游荡的,那是个乱世,做驴友需要一定的资本。刚好子路具备这样的资本:他个头高大,性格粗豪,好勇斗狠,是一把打架的好手。你看他平时喜欢穿什么衣服就知道这个人的性格了:戴着一顶鸡冠似的帽子,上面还插着一支雄鸡的黄黑翎毛;衣襟上佩戴着公猪一样的饰物。这两样东西是古人用来表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勇士的标志性佩饰。子路就是带着这两样东西到处游荡的。无论谁在大街上迎头碰上这样的人,都要退避三舍,更别说咱们的至圣先师孔子了。

孔子虽然生具异相,头顶中间凹两边高,身长九尺六寸,可他毕竟只是一个读书人,打架的功夫显然不如子路。史书上没有记载孔子和子路是怎么发生矛盾,怎么打起来的,不过结果是雄鸡公猪装饰的子路打败了孔子,还着实羞辱了孔子一番。孔子一看此人不能力战,只能智取,于是就用他的礼乐那一套慢慢地诱导子路。子路是个粗人,凡是粗人都很向往文化人,就像今天乡镇企业家的办公室里摆满了豪华的精装书一样,子路慢慢地居然被孔子驯服了,脱掉了那一身雄鸡公猪皮,换上了儒者温文尔雅的衣服,并且托人拜在了孔子的门下。

孔子显然对这个比自己小九岁的弟子非常记恨,毕竟被子路在自己两座山丘一样的头上打过爆栗,因此子路向他请教学问的时候从来不肯爽爽快快地倾囊相授,而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敷衍子路。子路问他怎样处理政事,孔子就四个字:“先之,劳之。”意思就是自己先以德服人,老百姓才能信服,然后才可以让老百姓辛勤劳动。子路一听这也未免太简单了吧,这一招谁不会啊,牛脾气一上来,要求孔子再教一招。这回孔子的话更少了,干脆变成了两个字:“无倦。”意思就是持之以恒,不要厌倦。子路一想不能泛泛地问大道理,就拿自己作比喻,问:“君子崇尚勇力吗?”孔子一听你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这回话多了,趁机讽刺子路一番:“君子最崇尚的是义。君子好勇斗狠而无义,就会陷入昏乱;小人好勇斗狠而无义,就会变成盗贼。”这几句话含义很丰富,够子路琢磨几天的了。

孔子还在背后对别的弟子说子路的坏话。一反他对子路惜言如金的风格,这些坏话都比较长,计有:“凭借片言只语就轻率地做出决断的,那就是子路啊!”“适用才能称为人才,子路好勇得过分了,不可取。”“穿着破旧的袍子和穿着狐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愧的,只有子路。”“子路的学问就好像是登上了厅堂,却还没有进入内室。”最恶毒的是这句类似诅咒的话:“子路不会得到善终。”你说人家学问不好,那是你藏私,不愿教人家,这也罢了,可是你却诅咒人家不得好死,这就有点过分了。孔子不愧是至圣先师,说话神机妙算,子路后来果然不得好死,不知道跟老师的诅咒有没有什么关系。

孔子不仅在人品上说子路的坏话,还堵塞子路的仕途。季康子向孔子打听子路有没有仁德,孔子顾左右而言他:“千乘之国可以让他管理军事,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知道。”言下之意是子路当然没有仁德了。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子路能做大臣吗?”孔子回答说:“也就是大臣的候选人而已。”

孔子56岁的时候,发生了着名的“子见南子”事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公案之一。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是当时最有名的美人。可是她和太子蒯聩交恶,矛盾很深。蒯聩想杀南子,被卫灵公发现,蒯聩逃亡到了别的诸侯国。

刚好这一年孔子到了卫国。南子一听大名鼎鼎的孔子来了,就托人求见孔子,说:“四方的君子凡是愿意和我们卫灵公交好的,一定也会见见我。如今您来到了卫国,我也非常愿意见见您老人家。”孔子先是辞谢,后来就去拜见南子。南子这个大美人满心欢喜地坐在细葛布织成的帷帐里等候孔子。孔子进门,向北叩头行礼,南子在帷帐中跪拜还礼,环佩之声叮当。

子见南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两千多年来聚讼纷纭,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真相只有孔子和南子两个人知道。

孔子回来后,子路看见孔子的神色,大为不满。孔子立马辩解说:“我如果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让上天杀了我吧!”

过了一个多月,卫灵公和南子同车外出,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子里跟随,一行人招摇过市。孔子自言自语地感叹出了一句名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还没有看见过爱好道德像爱好美色一样的人呢。后人都注解说这句话是讽刺的卫灵公,可谁知道孔子是不是在自我感慨,自我伤怀呢。

卫灵公死后,南子欲立小儿子郢继承王位,没想到郢也是一个杠头,推辞说:“太子蒯聩虽然逃亡了,可他的儿子还在,我怎能继承王位呢?”南子只好让蒯聩的儿子辙继承王位,是为卫出公。

这时,子路正担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蒯聩和孔悝密谋回国夺取王位,把自己的儿子卫出公赶出了卫国,蒯聩因此夺得了王位,是为卫庄公。蒯聩和孔悝发动兵变的时候,子路正在外地出差,一听到这个消息,星夜赶回,正好在城门口碰见子羔,子羔告诉子路:“卫出公已经逃跑了,你还是回头吧,别去惹祸。”子路回答说:“替别人效力就不能怕死。”回到孔悝府上,蒯聩和孔悝正在登台举行结盟仪式,子路上前说:“孔悝你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我要把你捉住杀了!”说着就要动手纵火烧台。蒯聩和孔悝的手下上前夹攻子路,把子路帽子上的缨穗给砍断了。如果子路还是戴着以前雄鸡状的帽子,估计运气会好一点。子路寡不敌众,留下了最后一句临终遗言:“君子可以死,帽子可不能掉下来。”于是把断了的缨穗系好,从容赴死。

孔子听说了卫国的乱局,预言道:“唉!子路要死了!”话音刚落,子路的死讯就传来了。圣人的预言总是非常及时准确。最后,孔子终于说了子路一句好话:“自从子路做了我的侍卫长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了。”

【个性点评】

我从来都不喜欢孔子。我觉得孔子从来就不是一个性情中人。当然,不是性情中人也不是什么罪过,但是我一想到痛饮狂歌的时候,有个穿着儒服的老夫子在我身边喋喋不休地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要发狂。美眉就在眼前坐着呢,不看她看你这个头顶两座山丘的老头很有乐趣吗?估计子路跟我的观感相似。子路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年轻人啊!孔子讽刺他好勇斗狠,不懂“义”,我看子路比孔子更懂“义”。什么叫“义”?不就是从容赴义嘛。你丫见南子见猎心喜,有什么资格批评为“义”赴死的子路?子路率性而为,敢打敢干,你看他最后死得多么潇洒。孔子呢?连见一个美人事后都要辩解粉饰好长时间,还是男人吗!当然,孔子不是男人,而是圣人。

柏杨先生在《君子和小人》一文中对“子见南子”有过幽默的描述,兹转述如下:

南子,美人也,孔丘先生见了她,不知道搞了名堂没有,归来后身轻如燕,神色有异。被仲由先生看出苗头,问了一句。做贼的人,心情都虚,孔子先生当时面红耳赤,赌起咒来曰:“天厌之,天厌之。”天厌之者,译成白话,便是:“教他不得好死。”情急至此,可见事态严重。我们毫不反对圣人谈恋爱,不过照有些人看法,圣人都是一块木头,没有爱,亦没有欲焉。幸亏孔丘先生有后代,否则准有人一口咬定他因过度地正人君子,连性都付阙如。

史记的故事3

千里奔袭

穆公三十年,秦国协助晋国围困郑国。郑国派使者向穆公阐明了秦晋两国灭亡郑国的利害关系,语重心长地说:“灭亡郑国只会使晋国的实力增强,这对秦国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晋国的强大会使秦国产生更大的忧患。”秦穆公听了之后感到很有道理,于是罢兵回国了,晋国也随即撤兵。

后来,郑国的内奸向秦国献计说:“我把守着郑国城门,秦国可以派兵来袭击郑国。到时候,我们双方里应外合,此事必成。”对于此事,穆公询问蹇叔和百里奚的意见。而他们却都回答说:“我军途径好几个国家、行程千里去袭击他国,很难取得成功。既然有人出卖郑国,谁又能知道我国会不会也有内奸将军队动向告诉给郑国呢?所以,此次奔袭不能进行。这一次,一向英明、仁义的穆公却没有听从贤臣的建议。他任命白乙丙、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和蹇叔之子西乞术为将军,率军袭击郑国。军队出征那天,蹇叔和百里奚前来送行,却痛哭不止。穆公听说此事,不高兴地问他们说:“军队出发作战,你们却在此痛哭,这是什么意思啊?”二位老人回答说:“臣下不敢打击军队的士气,只是我们的儿子从军出征,而臣下已经年老,恐怕他们回来晚了就无法相见了,因此在这里哭泣啊。”二位老人退下后,私下里对他们的儿子说:“秦军如果失败,一定是在崤山这个险要之地。”

秦军一路东行,先是越过晋国领土,接着经过周王室都城洛邑的北门。王室成员王孙满见状,感慨地说:“秦军行动不合礼法,肯定会失败的!”当秦军行进到滑这个地方时,正巧碰见了郑国商人弦高。弦高当时驱赶着一群牛,准备到周地去做买卖。他遇见了秦军,看出他们要去攻打自己的国家,担心自己被捉去杀掉,便随机应变,把自己的牛献给了秦军,并且对他们说:“听说贵国打算征伐我国,因此我国国君正在认真谨慎地准备抵抗贵军,并且派在下用这些牛来犒劳各位。”听了弦高这番话,秦国的三位将军互相合计道:“我军准备奇袭郑国,不料郑国已经知晓我军动向,等到我军赶到郑国,最佳的进攻时机早已经错过了。”于是,秦军灭掉了晋国的边疆城邑滑城(在今河南省市东南),就班师回国了。

崤山之败当秦军攻灭滑城而班师回国时,晋文公已经死了而且还在进行葬礼。太子襄公得知滑城被攻陷的消息后,非常愤怒地说:“秦国这是欺辱我丧父,竟然趁着我国国丧之时攻取了滑城!”于是他孝服加身,组织军队在崤山伏击秦军。结果秦军中了埋伏,被打得大败,全军覆没。晋军俘虏了秦军的三位将军,得胜回师了。

晋文公的夫人是秦穆公的女儿。她为了解救三位秦国将军而对太子襄公说:“秦穆公对这三个败军之将肯定是恨之入骨了,所以我希望您不如把这三个人放回去,让秦穆公亲自惩办他们,以解他的心头之很。”襄公答应了她的请求,放回了秦国的三位将军。三位将军还未到秦都城,秦穆公早已身着素服在郊外迎接他们。他对着三位将军哭泣说:“我因为没有听从百里奚、蹇叔的建议而使我军遭受倾没,也令三位将军饱受屈辱。此次失利,你们三位有什么罪呢?希望三位从今以后用心整训军队,准备一雪前耻,不要懈怠。”穆公恢复了三人以前的官职、俸禄,对他们更加地厚待。

由余访秦由余的祖先是晋国人,后来逃亡到了西部的戎地,他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晋国方言。由余才智过人,被戎王任用。戎王听说秦穆公有贤德之名,便让由余出使秦国去观察情况。

秦穆公很殷勤地接待了由余,向他展示了秦国华丽的宫殿和丰富的积聚。由余看后,对穆公说:“这些事物如果让鬼神去做,则过于劳神;如果用人力来达到,未免也太劳民伤财了。”穆公对他的见解感到十分奇怪,便问道:“中原各国用诗书、礼乐、法度作为治国的原则,即使这样,有时还会出现变乱。如今你们这些蛮夷之国没有中原国家的这些治国之术,那用什么来治理国家呢?其难度不是更大吗?”由余笑着回答说:“您所说的这些治国之术正是使中原国家发生变乱的原因。这些礼法制度始于上古的圣人黄帝,他以身作则,率先奉行,但是国家也仅仅能够达到小治。而后世君王日甚一日地骄淫,他们依靠着严刑酷法来监督、责求臣民。臣民贫苦达到极点之后就会怨恨君王的仁义不行,因此臣民和君王肯定会上下相争,这又必然会使积怨加深,最终导致上下相残、互相屠杀这样的悲惨结局。夷狄则不会这样。君王对其臣民心怀恩德,臣民对统治者忠心不二。上下齐心治国就如同养护自己的身体一样。他们不知道治理国家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这才是真正的圣人治国之术。”穆公听后,十分惊讶,对这位来自夷狄国家的使臣十分佩服和欣赏。

史记的故事4

由余归降

穆公曾经私下里询问内史廖说:“我听说邻国有圣人,这是其对立国家的忧患。如今,戎王的由余是一位贤才,是我国的祸害。我该怎么办呢?”内史廖说:“戎王居住在偏僻、闭塞的地方,还不曾享受过中原国家的优美声乐。您应该送给他美女、声乐,以此来改变他的心志,让他沉迷于酒色;同时您替由余向戎王请求延期返回,来疏远他们之间的关系,之后,您扣留由余而不让他回国,以此耽误他的归期。这样,戎王就会对由余产生怀疑。他们君臣之间出现了裂痕,您就可以将由余俘获,让他归顺我们秦国。而戎王沉溺于声色,必然会懈怠国政。”穆公听后非常赞同内史廖的计策,便照此行事。

后来,穆公与由余接席而坐,互相敬酒,一同吃饭,向由余询问戎国的地形与兵力态势,了解了戎国的全部情况。随即穆公命令内史廖把由十六名美女组成的乐队赠送给戎王。戎王很高兴地接受了秦国的馈赠,从此以后,他便真的沉浸在声色靡乱之中。一年以后,秦国将由余遣送回国。由余见到国君疏于政事,贪恋声色,便屡次进谏,却受到了戎王的冷落。同时秦穆公多次派人暗中约降由余。由余权衡得失,终于离开戎国而归降了秦国。穆公用隆重的礼节接待他,并询问他攻伐戎国的最佳方式。

不久,秦国采纳了由余的计谋而出兵攻伐戎国,取得了重大胜利。秦人拓疆千里,在新的占领地增设了十二个属国,并且最终在西戎地区称霸,甚至连周天子都专门派遣大臣前往秦国向穆公祝贺。

报仇雪耻崤山之败以后,秦国上下一心想报仇雪恨。第二年,穆公派孟明视等人率军攻打晋国,在彭衙地区与晋军交战。但是由于准备尚未充分,秦军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不得已而退兵。

此后,秦人继续养精蓄锐,穆公更加厚待孟明视等将领。经过了两年的精心准备,秦军再次出击晋国。渡过黄河以后,秦军烧掉了所有船只,来表明全军将士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结果晋军被打得大败,秦军攻取了王官城和镐地,晋军只能困守城中而不敢出战。秦穆公从茅津渡过黄河,又来到崤山战场的遗址上,收敛战死的秦军将士的尸骨,为他们修筑了坟墓,举行了隆重的丧礼并且致哀三日。在丧礼上,穆公对随行将士发表戒誓说:古时候,人们遇事总是要向白发老人请教商讨,这样他们在应对事件时就不会有什么过失。现在,为了追思当初不听从蹇叔、百里奚的劝告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我在这里作出誓言,督促自己今后要善于纳谏,并让后人记住我所犯的过错。”天下的君子们听说了这件事,无不为之流泪,他们都说:“秦穆公在为人、治国方面确实十分周全,所以才能得到孟明视等贤人的拥护,并最终得到了好的结局。”

秦孝公求贤秦孝公即位时,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已经形成了齐、楚、韩、赵、魏、燕等六个强国并立的局势,其余一些小国则在它们的夹缝中生存。当时,周王室早已衰微。诸侯们依靠各自的实力互相征伐、兼并。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指关中西部),无法参与中原各国的会盟,被中原各国当做夷狄国家来看待。

面对这种形势,孝公为了振兴国势,在国内广泛施行恩惠,救助孤寡,招抚战士,明定军功赏罚。他对国中下令说:“从前先君穆公广行德政、动用武力,向东平定了晋国内乱,拓土开疆,以黄河为界;在西方称霸于戎狄地区,僻地千里,周天子赠封号为伯,诸侯们也都来祝贺。他为后世开创的基业,是多么无比荣耀。后来,国家遇到了厉公、躁公、简公、出子时期的动乱不宁,再加上内忧外患,使得三晋又攻夺了我先君开拓的河西地区。诸侯们也开始鄙视我们秦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耻辱了。献公即位以后,镇抚了边境,迁都栎阳,并且准备东征以恢复穆公时期秦国的疆域,同时重整了穆公时期的政治法令。寡人缅怀先君的遗志,内心里常常感到悲痛。宾客群臣中如果有谁能够出奇计使秦国强盛,我一定会尊崇他并且授予他高官,与他一起做秦国君主。”

史记的故事5

鸿门宴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

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您收下。无奈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拨剑将玉斗撞碎并大骂项羽。

范增的预言在数年后应验:项羽和刘邦在随后的四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 (史称楚汉战争),最后项羽败北,在乌江自刎而死,刘邦建立汉朝,是为汉高祖。

鸿门宴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的宴会或者不怀好意的事情。

史记的故事最新汇总相关文章

史记中的故事最新汇总

史记中的故事2020最新

史记故事精选5篇

史记故事

各类经典故事

史记故事2020精选

史记里的三个故事

历史小故事2020最新

经典故事2020汇集

书的故事2020汇集

史记的故事最新汇总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史记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史记的故事1四面楚歌项羽的军队驻军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层围了好几层。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史记中的故事最新集锦
    史记中的故事最新集锦

    史,可以组一个词:历史;记,也可以组一个词:记载、记录,连起来就是历史的记载,从书名就可以知道这本书是在记录历史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是

  • 史记中的故事2020最新
    史记中的故事2020最新

    《史记》记载了从神农氏到汉朝的兴衰成败和各个朝代的著名人物的故事。那你知道史记里面历史小故事有哪些吗?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史记中的故事,

  • 史记中的故事最新汇总
    史记中的故事最新汇总

    《史记》是史学史上的一部鸿篇巨着,世界大文豪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你知道史记中的小故事有哪些吗?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

  • 史记中的故事最新5篇
    史记中的故事最新5篇

    《史记中的100个故事》是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规模宏大、体制完备,几乎囊括了

50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