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励志故事 >

关于名人成长的故事合集5篇

时间: 惠怡20 分享

阅读这些伟大人物的传记,能够领略他们年少时经历的故事和成功智慧,使我们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提高素质,培养有益的爱好。特别是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关于名人成长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名人成长的故事1

莎拉波娃赢了!201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落下帷幕,俄罗斯美女莎拉波娃首次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捧起苏珊-朗格郎杯,夺得其职业生涯中首个法网冠军,也实现了女子网坛多年来无人能成就的“全满贯”伟业。从04年温网第一次拿到大满贯冠军开始,这条路,她走了8年,期间几经沉浮。海宁退了,小克当妈了,威廉姆斯姐妹渐渐衰落了,在这个乱世,莎娃再度崛起在红土封后或许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法网折桂 重返巅峰

北京时间6月9日,法网女单决赛,莎拉波娃以6比3、6比2完胜黑马埃拉尼。赢得“全满贯点”的瞬间,莎娃倾情一跪,喜极而泣,拥抱红土,拥抱胜利!

在让她感觉像“冰上母牛”的法网赛场,拿到了从未“染指”过的苏珊一朗格朗杯,自2008年6月后首度重返世界第一后座。这次的胜利对萨拉波娃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经历严重的肩伤、漫长的休养、世人的质疑、艰难的复出、两度错失冠军之后,萨拉波娃终于重返巅峰,莎娃坦言为自己感到骄傲。莎拉波娃如今已拥有网球所有“四大满贯”赛事的冠军称号,重返WTA国际女子网球协会世界第一,这是莎拉波娃应得的荣誉。像她这样年少成名却一直专注网球的女将如凤毛麟角,无论名利、伤病、恋爱都没有夺走她对网球的珍视。萨拉波娃法网夺冠的消息也引起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关注,普京与莎拉波娃通电话,祝贺她“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中取得令人难忘的胜利”。

有趣的是,莎娃的“偶数年定律”再次兑现。2004年,17岁的莎娃绽放温布尔登,2006年,19岁的莎娃征服美网,2008年,21岁的莎娃澳网折桂,那之后,肩伤不期而至,她一度变成了“双误女王”,但她没有放弃对网球的坚持,于是才有了2012年法网,这一次女王归来!

涅槃传奇 玫瑰绽放

说到萨拉波娃,这朵美丽的俄罗斯玫瑰,人们最初的记忆应该是04年温布尔登草场夺冠后,那个露齿大笑的小姑娘。如果说,出名要趁早是衡量成功的标准,那么17岁就完成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的梦想,莎拉波娃无疑是成功的。即便是在女子成名网坛偏低龄化的趋势下,17岁拿到大满贯也是件令人艳羡的事。

当一脸稚气的莎娃开始成为女子网坛逐鹿的一员之后,最初几年她并没有令人失望。脸蛋甜美、身材修长的莎拉波娃很快成为网坛又一道亮眼的风景,她是广告商和电视转播的宠儿,凭着上天赐予的这幅皮囊,她完全可以不必在球场上那么拼命。可是,莎娃没有,她没有选择捷径,而是挑了自己最擅长也最喜欢的路。她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网球,她只是个凡人。所以,她宁可一步步踏实地打球,也不愿步前辈库尔尼科娃的“花瓶”后尘。

即便当时威廉姆斯姐妹和比利时双妹呈鼎立之势,但莎拉波娃凭借一己之力还是在女子网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没有肩伤,或许2008年会是莎拉波娃大幅度崛起的一年。尤其是在年初拿了澳网冠军之后,海宁的退役让女子网坛呈现权力真空。但就在此时,莎拉波娃肩伤复发,她不得不临时宣布退出奥运会和美网,并继而缺席了当年剩下的全部赛事,那时候,她已经是世界第一。

接下来的两年并不好熬,对于一个曾攀上巅峰的人来说,很难想象逐渐滑落低谷会是怎样的无奈和伤感。因为肩伤未愈,莎娃放弃了09年卫冕澳网的机会,长期不参加比赛让莎娃排名跌出100名开外。原本以为充分的休养能为接下来的复出奠定基础。但天不从人愿,等待她的是一连串的羞辱:印第安维斯尔公开赛双打惨遭“一轮游”;她在并不擅长的法网,四分之一决赛被齐布尔科娃送蛋血洗:即便到了福地温网,也仅仅在第二轮就被杜尔科横扫;美网的际遇同样好不到哪儿去,第三轮苦战三盘,仍然无法战胜美国年仅17岁的新甜心奥丁,那场失利也被看作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典型案例。接下来的一年,莎娃依旧无可避免地在走下坡路,四大满贯最好战绩仅仅是打到第四轮。跟以往几乎每年都能打进大满贯决赛的成绩相比,一时间,全世界都认为莎娃很难再崛起了。

尽管艰难,但莎拉波娃那颗热爱网球的心从未动摇。有人曾经揣测,或许俄罗斯美女会选择早早结婚,然后淡出职业网坛。在人生又一个岔路口,莎娃再次坚定选择站在网球这边。

2011年,经历了肩伤、手术、休养和复出低迷种.种考验之后,她终于开始呈现复苏状态。年初更换了新教练,莎拉波娃在迈阿密站闯入决赛,虽然最后输给了阿扎伦卡,但在红土赛季之前,俄罗斯美女的世界排名两年来首次重返世界前十。紧接着,莎拉波娃一路击败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兹尼亚奇和猛女斯托瑟,在罗马拿到了职业生涯首个红土顶级赛冠军。这也为随后参加法网注入了底气,在罗兰加洛斯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倒在中国金花李娜拍下,后者也捧起了那一次的苏珊一朗格朗杯。而在莎娃最爱的温网草场,她杀入决赛,可惜不敌科维托娃,功亏一篑。

这一年,她将自己的世界排名重新提升到世界第二。

2012年,莎拉波娃开始全面爆发,在零热身的情况下出战澳网,一路杀进决赛,最终不敌阿扎伦卡,与世界第一的宝座擦肩而过。不过,她随后的表现依旧强势,先后拿下印第安维尔斯皇冠赛和号称“第五大满贯”迈阿密赛的亚军。

来到红土赛季,莎娃终于在斯图加特站决赛再度跟世界排名第一的阿扎伦卡狭路相逢,这一次,俄罗斯姑娘没有手软,干净利落地横扫对手夺冠。接下来,在罗马站击败中国选手李娜成功卫冕。红土赛事的出色战绩给了莎娃足够的信心,她终于在罗兰加洛斯的场地上捧起了苏珊一朗格朗杯,至此,重返世界第一后座的莎拉波娃才真正实现了涅槃。

十年唯其一人成就全满贯

迄今为止,女子网坛全满贯俱乐部有九人,莫琳-康纳利、多利斯-哈特、谢尔莉-艾尔文、玛格丽特-考特、金夫人、克里斯-艾芙特、玛蒂娜-纳芙拉蒂诺娃、史黛芬-格拉芙和塞雷纳-威廉姆斯。追溯上一个成就全满贯伟业的球员,是小威,她在2002年温网夺冠之后,集齐了四大满贯赛事的全部奖杯。那一年,美国黑珍珠只有21岁。

关于名人成长的故事2

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广告界却出现了一颗璀璨的明星——李奥·贝纳,他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广告创新革命的代表人物,为美国广告界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和尊敬。

大师李奥·贝纳体态臃肿,貌不惊人,几乎不能体现“广告人”的形象,但是他的创意却极能抓人眼球,一看之下就让人久久难忘。他创造了许多有影响的品牌形象,如绿色巨人乔利、炸面包人皮尔斯伯里、金枪鱼查理和老虎托尼等,但最成功、最经典、也最为世人熟知和称道的就是万宝路广告。可以说,万宝路因为李奥·贝纳的创意宣传而扬名天下,而李奥·贝纳也因为万宝路广告而一战成名,成为每个广告人仰慕的大师。

广告天才

1891年10月21日,李奥·贝纳出生于密执根州圣约翰城。他的父亲拥有一家纺织品店铺,他很小就在父亲的店里打杂。

带领李奥·贝纳初次接触广告世界的,正是他的父亲。“晚餐后,我趴在父亲的背上,从他的肩膀望过去。餐桌上摊开一大张白纸,他用一只码尺和黑色的大铅笔,书写着店里要用的海报”。那是李奥·贝纳第一次看见那种编号为Alpha 245的黑色大铅笔,他终其一生都爱用不辍,公司到现在仍在使用这种铅笔。

小李奥帮父亲的商店写海报的标语,周末放学后,他也试着帮父亲站柜,但是他并不喜欢当店员,因此他父亲准许他到镇上去打工。那时他才12岁,在当时一家名为《克林顿民主报》的小报社工作,负责清印刷滚筒。很快,他便熟稔机器操作、排铅字版以及印刷厂中大多数的琐事。后来,他晋级为一名文字记者,任务之一就是到火车站去等进站的火车,并且和正要离乡或刚好返乡的镇民聊天以获得消息,周薪3美元。

李奥的高中生活并不十分愉快。他描述自己是一个“满脸青春痘却又想办法掩饰的毛头小子。尽管学校课业还不错,但是我的身体并不十分强壮,也想办法逃避大多数的社交和课外活动”。然而,一位莅校演讲的贵宾伍吉纳森·费里斯彻底改变了他。“费里斯演说的精华是:生命中总会遇到一些艰难时刻,此刻你必须清醒,振作起来,重新再出发。你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加出色。”李奥·贝纳写道,“我觉得这些话正像是对我说的,我如大梦初醒般地顿悟,我觉得自己又开始有了活力,重新对周遭的事物充满兴趣。”

李奥开始画炭笔素描、水彩画,为校园活动绘制彩色海报。他甚至参加校际比赛,为学校赢得了不少荣誉,被选为学生会会长。

李奥·贝纳原本打算1909年时到密西根大学就读,不过由于父亲经商遭遇困难,他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为了存钱考大学,他开始在邻镇的中学教书。

1910年秋天,李奥·贝纳如愿进入密西根大学。除了修满包括拉丁文、德文、修辞学、历史学和建筑绘图的学分之外,李奥还在餐厅打工,并帮教授整理庭院赚取费用。后来,他又找到一份帮镇上最大的梅克百货公司撰写橱窗海报的工作。同时,李奥也投身校园文艺,成为《密西根名人年鉴》、《奇人月刊》、《每日报》的编辑以及《彩窗》的作者,百忙中还抽空帮学校剧院的歌剧设计大型彩色海报。

被迫创业

1914年春天,李奥·贝纳从密西根大学毕业,取得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的那年夏天,李奥·贝纳帮学校编大学报,并且希望能在《纽约世界报》找到一份记者的工作。然而第二年,他却在伊利诺斯州的彼奥利亚新闻报找到了一份记者工作,周薪18美元。

靠着微薄的酬劳,李奥节俭度日,他每天早餐花15美分、午餐25美分、晚餐35美分。为了多赚点稿费,他开始以“Leo N. Burnett”的署名,在其他报纸上发表“铁路发展”的专栏,每周两篇。同时,他也开始留意一年前就开辟的汽车业报道,篇幅从每周小专栏,扩大到全版的特别报道。

当时美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大小车厂纷纷设立,迅速扩张。李奥也抵挡不住这股热潮,决定加入汽车业。1915年春天,当得知自己的老同学温特斯在底特律的派卡汽车工作时,他加入汽车业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在温特斯的建议下,他辞职前往底特律,如愿以偿进入凯迪拉克汽车公司。他主要负责《凯迪拉克情报志》杂志的编辑工作,最初是周薪25美元,不久就增加到了40美元。

凯迪拉克汽车公司成为李奥·贝纳的广告学校,那段日子让他终身难忘。当时,提倡广告应与消费者共鸣的广告大师玛克·玛纳斯负责所有凯迪拉克的文案,他为凯迪拉克设计的“领袖的代价”曾轰动一时。为了更深入了解广告,李奥阅读所有的广告专业刊物,剪下大大小小的报纸广告及有关广告的讨论议题,并参加了许多广告俱乐部。这段日子成为他后来进入广告业的转折点。

20世纪20年代初,李奥·贝纳移居印第安纳波利斯,出任拉菲特汽车公司的广告部经理。1923~1930年期间,他又出任印第安纳波利斯首屈一指的霍玛·麦克广告公司资深创意总监。最后,他来到了芝加哥,担任俄纹·威西广告公司的创意副总监。俄纹·威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老板对广告事业漠不关心,从1931年年底开始,公司的大客户纷纷终止合约。很快,俄纹·威西公司便在广告界中消失了。

离开俄纹·威西公司后,原来的一些客户建议李奥·贝纳应该开家自己的公司。虽然李奥很不情愿,但最终他还是以抵押房子的方式筹借到5万美元,于1935年8月5日创立了李奥·贝纳股份有限公司。

在广告业界迅速崛起

李奥·贝纳成立公司的消息一传出,立刻吸引了5位工作伙伴和3家非常欣赏李奥·贝纳才能的客户加入阵容,其中包括绿巨人玉米酱的制造商等。

公司成立后,李奥·贝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苏黎世湖边购买一个大农场,这是他喜爱大自然的天性所致。同年,公司创造了“伸手摘星”的商标,绿色的“伸手摘星”图上大大小小的星星共有六颗。整个图形的构思来自于李奥·贝纳著名的创业信念:“做一个伸手摘星的人”——决心努力工作并且热切希望超越其他广告公司。

关于名人成长的故事3

歌坛巨星贾斯汀·比伯15岁开始投资,他18岁时,获得了硅谷十几家科技公司的股份

“我想成为亿万富翁,嗯,这听起来野心勃勃;我要买所有我没有得到过的东西,还想上《福布斯》杂志封面。”

歌坛巨星贾斯汀·比伯15岁就开始了投资,3年内获得了硅谷十几家科技公司的股份。“每周,我都会与商业经纪人和律师进行谈话,学习关于我的生意以及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我每周都有新的收获。”

如今,贾斯汀·比伯的号召力和吸金能力,在全球已数一数二。他拥有2100万Twitter(推特,国外的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关注者,除Lady?Gaga之外无人能敌;在Facebook上他更是拥有4300万粉丝,比奥巴马和他的竞选对手米特·罗姆尼加起来还要多。

2009年,15岁的比伯便开始不动声色地向一批还没上市的科技初创公司如Tinychat、Sojo?Studios、Stamped等投入了数百万美元。据他的经纪人斯考特·布朗透露,风投总额占比伯净资产的2%~5%。“贾斯汀·比伯,将成为一位特立独行的风险投资家。”斯考特·布朗说。

2012年3月1日,贾斯汀·比伯18岁。但18岁对于任何一个童星来说都是一道坎。面对天文数字般的财富,他没有像迈克尔·杰克逊那样挥金如土。相反,他的商业天赋就如同他的音乐才能一样耀眼。

这得益于斯考特·布朗的思考——“有一天,我忽然想到可以让比伯参与到商业投资中来。有很多歌手曾推出自己的产品,服装、鞋子、香水等种类繁多。比伯应该也能通过向自己的核心观众推销产品获利。”他说,“不过,十几岁的学生还不能买酒,也没有钱去买150美元一双的鞋,他们能随意消费的,是在社交网络上的热情。”

事实上,贾斯汀·比伯自己也很热爱社交网络,他对Sojo?Studios、Tinychat等网站都烂熟于心。

2009年,贾斯汀·比伯投资的第一家公司是他心仪的Sojo?Studios,一款虚拟游戏。

看起来,贾斯汀·比伯对科技股票特别有感觉。接着,他投资了Tinychat。去年1月,贾斯汀·比伯和布朗与投资基金一起参与了对Tinychat的新一轮150万美元的投资,演员阿什顿·库彻、麦当娜的经纪人等也参与其中。

5月,比伯和谷歌风投以及贝恩资本一起投资了Stamped,这个由Google前员工推出的网站,契合了新新人类给一切打分的狂热——让人们可以在移动设备上更简单真实地评价一切事物,进而获取积分兑换礼物。

不难发现,比伯的投资大部分是在社交网站,这是因为对于社交网站的爱好,与其说是天赋,还不如说是本能。“因为,我就来自那里。”贾斯汀·比伯说。

在美国,这种现象还产生了一个新名词——“比伯效应”。

比伯的舞台教练瑞恩说:“歌迷们对他很有兴趣,因为他们之前就一直在网络上观看他唱歌的视频。”比伯还把他在网络上积累的超高人气,直接转化为市场强劲的购买力。其实,贾斯汀·比伯正是借网络的力量而被布朗发现,开始了他神话般的灿烂星途,是网络成就了这位乐坛红人和硅谷低调的明星。

在刚刚过去的Bill?Board颁奖礼上,比伯虽然只拿下“最佳社交艺人奖”,但可谓实至名归,正如他的偶像杰克逊那代人见证了MTV的大发展,比伯则有资格夺取社交媒体时代的王冠。一直借力社交媒体的贾斯汀·比伯,被看成是Web2.0的青春和商业偶像。“嗯,他绝对不是一个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时代》杂志如此评价。对于很多人拿来比较的Lady?Gaga,比伯略带轻蔑地说:“她先有主流乐迷,然后才有网络粉丝。”

关于名人成长的故事4

年羹尧是清朝的一员大将。他少年时代骄横傲慢,不肯读书,动不动就打老师。家里先后给他请过三个老师,都被他打跑了,这一来,再也没有人敢到他家教书了。年羹尧的父亲很是忧虑,无可奈何,只得张榜招聘老师,可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仍不见一人前来应聘。这一天羹尧父亲正在堂上发愁,忽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先生来访,表示愿意应聘。羹尧父亲说:“感谢先生的好意,只是我这不肖的儿子恶习难改呀!”老先生满不在乎地回答:“我早就听说了。没关系,就让我试试看吧!”

羹尧父亲见老先生态度坚决,大喜过望,当即留他在府上住下,并嘱咐羹尧好好听老师的话,不得再恣意妄为。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新老师刚来了两三天,年羹尧便逃开学了。老先生装作不知,也不去管他。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一天,老先生关起门来拉胡琴。忽然,羹尧推门进来说:“先生,我愿学这个。”可是刚学了一会儿,他又不肯学了。一天,老先生又吹起胡笳来,羹尧和上次一样,热了一阵子,很快又凉了。

这样又过了很多天,老先生忽然一反常态,在院子里练起拳棒来。这下子可逗起了年羹尧的兴趣,看来看去舍不得离开。老先生说:“听说你力气大,善搏斗,找几个人比一下怎么样?”年羹尧当然满口答应,随即叫来十六个身强力壮的仆人跟他比试。只见他棍子一挥,如风似火,十六个人全跌倒了。

老先生微微一笑说:“你敢和我比试吗?”羹尧犹豫了一会儿,真的与老师交上了手。谁知还不到一个回合,老师就不见了。

羹尧好生奇怪,猛回头,发现老师正站在他身后呢!他自惭形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再要求老先生教他拳棒。老先生拿出一卷书交给羹尧说:“你先认真读读这卷书吧!”羹尧迷惑不解地问:“我学的是搏斗,读书有什么用?”老先生回答:“学搏斗,不过是打败一两个人,读此书,则能打败千千万万的人啊!”

年羹尧沉思片刻,觉得有理。从此以后,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关于名人成长的故事5

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著迷。他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製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忙,连阅读也要别人替他把每页纸摊平在桌上,让他驱动著轮椅逐页去看。

霍金一生贡献於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时间简史》及《黑洞与婴儿宇宙以及相关文章》。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蹟,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关于名人成长的故事合集5篇相关文章:

名人的成长故事精选5篇

名人成长故事大全最新合集

名人成长故事大全2020精选

伟人的成长故事最新汇总

长篇故事合集大全

名人成长励志故事

关于名人的童年小故事大全

伟人的成长故事最新集锦

伟人的成长故事汇总大全

名人的成长故事2020最新

5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