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励志故事 >

名人励志小故事最新汇总

时间: 惠怡20 分享

一个励志的小故事,或许就能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启迪,让我们受益匪浅,遇到挫折就放弃就是彻底失败,这样永远不会成功,生活就是需要不断的激励来让自己前行。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名人励志小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名人励志小故事1

1984年,北京姑娘平亚丽实现了中国运动员残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比奥运会金牌第一人许海峰夺金早了一个月。然而,这枚金牌并没让平亚丽的人生有质的改变,退役后,她遭遇了下岗失业、儿子先天性失明、离婚等重大打击。最艰难时,她白天给人做报告,晚上想的是如何自杀。在一次领救济金时,儿子的一句话深深刺痛了她,从此,她走上了发奋创业的道路,用自己的行动教儿子学会自强自立。如今,平亚丽已成了六家连锁按摩院的总经理,成为残疾人创业明星的她对人生也有了新的感悟。

白天做报告、晚上想自杀,残奥冠军遭遇人生低谷

1961年,平亚丽出生于北京一户普通家庭。由于妈妈怀孕时感染了风疹病毒,她一出生视力近乎为零。12岁那年,平亚丽进入盲校学习,老师发现她适合练短跑,就把她选拔进了运动队。后来,平亚丽凭实力进入国家队。

1984,在洛杉矶残奥会上,平亚丽发挥出了超常水平,获得了田径跳远金牌。因为当时残奥会比奥运会提前一个月举行,所以,平亚丽比许海峰奥运会上夺首枚金牌要早一个月。因此,这枚金牌意义非常特殊,为了给一个月后参加奥运会的健儿鼓劲,平亚丽载誉回京后迎接她的是鲜花、掌声以及闪个不停的镁光灯,连和儿子待一会儿的机会都不好找到。

为了鼓励更多的残疾人自立自强,残联为平亚丽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并在会上为平亚丽颁发了300元奖金。顶着残奥冠军的光环,许多健全的小伙向她射来丘比特之箭,一个姓冯的北京小伙特别执著,经常在平亚丽训练的地方等她,情窦初开的平亚丽被他的热情所打动,很快和他陷入了热恋,体味着爱情带来的新奇与美好。

5年后,平亚丽退役了,当其他队友们为找不着工作烦恼时,一家街道福利工厂向平亚丽敞开了怀抱,上班那天,工厂还会他召开了隆重的欢迎会,欢迎她这个“明星”员工的到来。

1991年,平亚丽荣升为“冠军妈妈”——儿子冯博来到了世上。儿子一出生,家人却发现他的视力有问题,他们怕平亚丽承受不了打击,都说这个孩子很好,没有问题,平亚丽信以为真。

儿子满月那天,嫂子从外地出差回来,此前没见过孩子,她看出了冯博的眼神有些异样,就对平亚丽说:“亚丽,小博的眼睛怎么不会随着我的手动呀?”家人想制止嫂子也来不及了,平亚丽这才知道儿子一出生就有先天性白内障。当时,她要死的心都有了。

平亚丽姊妹四人,只有她是个残疾人。平时在家里,妈妈疼她娇惯她,以这种方式弥补着对女儿的愧疚。8岁那年,她去病房看望患癌症快不行了的母亲,父亲对母亲说,小三来看你了。当时,母亲已陷入昏迷之中,却用尽力气看了平亚丽一眼,眼睛没闭就咽了气。父亲哭着对平亚丽说,你妈这是不放心你,死都没合上眼睛。现在,同样的境遇又降临到了儿子头上,平亚丽能不伤心吗?

伤心归伤心,为了儿子,平亚丽还得打起精神。两年后,工厂因经营不善日益萧条,平亚丽很快下了岗。妻子的光环一点点减退,家里有两张嘴等着吃喝,丈夫渐渐感到了压力,脾气变得暴躁起来。夫妻俩吵闹不断,最终感情破裂。平亚丽当时没有生存能力,但她不能忍受儿子不在身边的日子,于是,她通过法院要到了儿子的抚养权。

短短三年,平亚丽遭遇了儿子先天性失明、下岗、家庭破裂等不幸,精神也濒临崩溃。尽管这样,残联等单位还经常邀请她给人做报告,平亚丽推不掉,只得硬着头皮到处给人讲她的坚强,讲她勇夺金牌的荣耀。

不为人知的是,平亚丽当时仅水电费就欠了人家1500块钱,单位照顾她,每个月给她发了280元的生活费,这是平亚丽和儿子仅有的经济来源。这些钱再精打细算,也仅够花半个月。此时的她白天慷慨激昂地给残疾人讲拼搏,讲自强不息,晚上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带儿子一起自杀。

平亚丽后来说,像她这种特殊经历的人,全国都挑不出几个来。别人可以找残联倾诉,但她不行,因为她是模范人物,所有的人都不认为她没有钱,就连税务局的人也登门找过她,平亚丽问他们为什么把我列在高收入人群里?税务局的人说因为你是奥运冠军。平亚丽苦笑着说,你们知不知道,国家当年只奖了我这个奥运冠军300块钱,只不过媒体把这一事实都给抹掉了。

1997年,北京市让贫困户申请低保,平亚丽百分之百够条件,但她递上申请书的时候,对方想都没想就驳回了,连表都没让她填,理由如出一辙,因为你是奥运冠军,我们认定你有钱。而实际上,只有平亚丽自己知道,她真没有获得多少奖金,残奥会冠军和奥运会冠军所获得的奖金根本不能比,可这些说出去却没有人相信。

让平亚丽最为痛苦的是,她带着儿子回到父亲家,父亲显得很烦,平亚丽知道,父亲当时看不到她和儿子的人生前途,内心很失望和痛苦。父亲的这种情绪刺痛了她那颗敏感的心。情绪压抑之下,平亚丽终于挺不住了。一天下午,她打定主意,决定抱着儿子从六楼跳下去,正待她打开窗户准备往下跳的时候,房门响了,有人来家里做客,平亚丽不得不过去开门。来人是平亚丽的一个朋友,她看到平亚丽情绪失常,极力安慰、鼓励她,平亚丽这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日子艰辛依旧,2000年春节前,平亚丽兜里只剩下50元钱,上级给了她300元的救济金。为了方便记者拍照,街道工作人员把300块钱摊开,然后郑重递给平亚丽,这让她非常痛苦。因为这300元钱和国家奖给她的300元钱意义大不相同,她在残奥会上夺冠所获的奖金是人生的极大荣誉,而这作为救济金的300元钱对她来说是一种施舍。

当时,10岁的儿子看到平亚丽领了救济金,兴奋地说:“妈,咱有钱了,给我炖锅肉吃吧!”儿子这句话更是把平亚丽吓坏了,她想这样下去,孩子也会养成等、靠、要,躺在别人身上过日子的习惯,不但将来媳妇讨不上,自己离开人世以后谁来管他呢?

儿子的这句话触动了平亚丽,她突然想到了创业,她想为儿子做一个表率,让他学会坚强自立,不能靠别人的救济来生活。

跌倒了再爬起,找准“病因”连开6家按摩院

平亚丽以前学过盲人按摩,又重新学了两个月,然后东拼西凑了些钱,在自己家里开起了按摩院。她的手艺还过得去,客人都是介绍过来的。为了留住客户,平亚丽按摩起来非常卖力,三九寒天也累得汗流满面。

有些客人欺负平亚丽看不见,拿一百块钱假币给她,她还得找人家85元的真钱。旧版的一百元和十元差不多,平亚丽几次把一百元的钞票当作十元找给人家,那些爱沾便宜的客人拿到手里也不吭声。事情发生得多了,平亚丽非常伤心,甚至有了不干继续吃救济的念头。

这个时候,社区向平亚丽伸出了援手,他们发动辖区居民来做她的客户,热心居民给她介绍了很多客人,这让平亚丽觉得还是好人多,心态也渐渐稳定下来。

平亚丽的努力和自强深深感染了儿子,小家伙心疼妈妈,有空就过来帮忙。有一次,平亚丽一连按了三个客户,累得她大汗淋漓,腰都快直不起来了。冯博感觉到妈妈的疲累,正在诊所没有其他客户,他主动要求为妈妈按摩放松一下。平亚丽服从地趴到按摩床上,儿子的小手轻轻拍打着她的背部,平亚丽享受着儿子的呵护,心里既欣慰又酸楚。

生活中,平亚丽从不放松对儿子的自强教育。一天中午,儿子来找平亚丽,他对妈妈说,班里有位小朋友父亲去世了,母亲也是盲人,家里穷得都吃不上饭了,他想帮一帮同学。平亚丽当即拿出100元钱,塞到儿子手里,说:“孩子,你能有这样的爱心,妈妈很高兴,咱们残疾人平时受到很多照顾,帮助别人是应该的,这是咱们自己挣的钱,能用来帮助别人更自豪!”儿子接过钱,懂事地点了点头。

在家里开按摩院只能顾住温饱,儿子要上学、结婚等,这些都需要钱。2003年以后,平亚丽想着必须把店开出家门,才能挣更多的钱。然而,租用店面,添置按摩设备等都需要资金,这笔钱又难住了她。

恰在此时,央视举行公益比赛,优胜者可以得到8万元的创业基金。平亚丽鼓足勇气报名参赛,她虽然没有其他选手素质过硬,却有着运动员的出色心理素质,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最后以微弱优势胜出,获得了8万元的创业基金。

有了钱,平亚丽决定尽快开第二家分店,朋友给她找了三间大房子,平亚丽没有多想就交了订金,然后招兵买马,添置设备,很快,按摩院就开业了。

开业后,平亚丽的生意却清淡得很。第一个月除去租金、人员工资等,她一分没赚,还亏了钱。咬牙坚持了几个月,始终没有赢利,平亚丽终于坚持不住了,只得关门了事,最后一盘算,整整亏了4万块钱。

平亚丽不得不把4万块钱的设备拿回家来,按摩设备堆满了房间,让她说不出来的堵心!平亚丽一连几天难过得都没睡好觉。

失败了,虽然痛心,但平亚丽没有哭,更没有想自杀的念头。她更多的是反省自己:这次失败原因究竟在哪里?想了几天,平亚丽觉得还是因为自己文化浅,没有管理经验,要想成功,必须得为自己充电。

平亚丽给市残联负责教育、就业的部门打电话,她说当初为了温饱找你们,现在温饱没问题了,想寻求发展,你们还得帮帮我。对方说,你希望我们怎样帮助你呢?平亚丽说,我想学习企业管理,残联答应了她的要求。半个月后,崇文区劳动部门举办一期下岗职工怎样当老板的培训班,市残联给她争取了个名额。

平亚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课程结束后,她终于明白失利的原因,开第二家按摩店时,她没有进行市场调研,而且选址错误,听朋友说那儿有三间房,就赶紧跑过去支个摊儿。招来员工后,既没有进行人员培训,对管理方面也是一塌糊涂,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平亚丽决定东山再起。平亚丽在学习班听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橡胶树每天割开一个小口接一杯,橡胶永远接不完,如果把它拉开了,接一大桶,这树就会很快死掉。所以,按摩的价格定位一定得准,让大家都能接受,让人们渐渐接受长期健康保健的观念。在内部管理上,平亚丽也比较重视。

经过精心准备,平亚丽的第三次创业进展顺利,当月就赢利3000元,平亚丽非常高兴,所有的心血都得到了回报,这对她今后的创业也是个很大的促动。

到2011年底,平亚丽一连开了6家分院,都取得了成功,效益也越来越好,她也成了残疾人创业明星。创业成功,平亚丽最大的感触不只是解决了母子俩的生计问题,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也让她找到了人生航向和做人的尊严。

自强自立赢得社会尊重,人生路上奥运精神永不落幕

更让平亚丽欣慰的是,通过她的努力,有50多名盲人技师在她按摩院里工作,这些盲人用自己的双手挣得一份像样的收入,有几个人还成了家里主要收入的来源,这让他们工作起来也非常舒心。

一个姓陈的盲人按摩师,20岁时因为喝了假酒导致失明,情绪低落得曾经多次自杀,要不是母亲盯得紧,他早就不在人世了。他的母亲把儿子领到平亚丽这里,希望她给孩子指条路,鼓励鼓励他。

平亚丽把自己当年白天做报告,晚上想自杀的经历讲给小陈听,让他明白苦难有时是一笔财富,只要有一颗强者之心,就能走出人生的沼泽,她还建议小陈学习按摩技术,学好了可以到她这里来工作。

经过平亚丽耐心的思想工作,小陈思想有了很大转变,并到按摩学校进行了系统学习。三个月后,他到平亚丽的按摩院上了班。小陈是个聪明的小伙子,按摩技术在实践中提高很快。如今,他成了平亚丽按摩院收入较高的员工之一,最高的一个月能拿到八千元的月薪。

小陈的母亲对平亚丽千恩万谢,当初她以为儿子这辈子就废了,现在看到孩子不但能自立,还担起了养家的重担,她的欣慰可想而知。其实,在平亚丽按摩院里上班的每一位盲人,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平亚丽高兴的是,她的自强精神对儿子冯博的触动更大。当初,妈妈领到300元的救济金,儿子嚷着要买一锅肉炖了吃。正是她不愿让儿子产生靠别人救济的心态,才决定发奋创业。

平亚丽的按摩院赢利后,第一件事就是带儿子到街道退掉了低保,工作人员问她退低保的原因,平亚丽自豪地说:“我有手有脚,可以养活自己和儿子。”

平亚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儿子明白,残疾只是身体的一个特征,就像人有高矮胖瘦一样。残疾人也应像健全人一样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平亚丽的影响下,儿子变得开朗阳光。如今,冯博已经从按摩学校毕业,并在妈妈的一家按摩店持证上岗了,由于他快乐热情,手艺也颇让客人欣赏,平亚丽放心地把这家按摩店交给儿子来打理。有一天,平亚丽来到儿子所在的按摩院,儿子向她介绍一位新来的员工,这位员工是位聋哑人,此前曾因偷盗判过刑,出狱后生活无着落,家人也抛弃了他,如果没有人拉他一把,他很可能重操旧业。冯博得知这件事情后,主动上门邀请他,并出资让他进行了培训。现在,这个聋哑人把这里当成了家,工作开心,精神也非常愉快。儿子的举动让平亚丽非常欣慰。

这些年来,平亚丽经营按摩所的同时,还参加了社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利用休息时间为小区的残疾人、孤寡老人义务按摩。从当初落魄得整天想着自杀,到成为拥有六家连锁店的总经理,再到如今幸福稳定的生活,面对人生的巨大落差,平亚丽很有感触。她说,自己当初错就错在把奥运冠军太当回事了。人生就是一场不落幕的奥运会,走下领奖台后,就应该忘掉一切,从头开始。

平亚丽说自己的人生更像是4×100米接力,第一棒为了孩子就业,第二棒为残疾兄弟姐妹创业,第三棒发展自己的企业,第四棒就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多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名人励志小故事2

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拉开帷幕。奥运赛场上,产生了一枚又一枚金牌,一个又一个奥运冠军。每一个冠军站在领奖台上,都引发人们无数的艳羡和感慨。然而鲜花和光环的背后,不仅仅是他们的汗水和泪水,更有一个个默默无闻坚定支持他们的父亲母亲。

当别的孩子依偎在父母身边撒娇时,他们的父母却要忍着长年无法见面的想念之苦;当他们的父母忍受病痛折磨时,却仍要瞒着孩子,不愿他们为自己担心;而当他们身处非议与指责的风口浪尖时,仍是父母坚定地站在他们身后,为他们疗伤,成为他们安歇的港湾。

这就是奥运英雄的父母,他们比一般的父母付出更多,舍弃更多,唯一希望得到的,就是孩子能够健康、开心地生活。

本期,我们特别搜集和整理了多位奥运英雄和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让我们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付出与割舍,才成就了一个个优秀的运动员……

“他努力了,如果有一天他不再优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

起跑—跨越—摔倒,伦敦碗110米栏比赛现场突然发生的一切,让刘学根夫妇有些措手不及。“翔翔……”妻子吉粉花情不自禁唤出儿子刘翔的小名,随即,眼泪汹涌而出。而刘学根指间的香烟掉在了地上……

这一天是2012年8月7日,上午10点45分,身在伦敦的刘学根夫妇正在观看儿子的比赛,但儿子却又出“状况”了。

4年前,同样是在110米栏的比赛现场,儿子因伤退赛。后面的故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错愕、同情、口水、质疑和谩骂久久未能平息。儿子退赛后的第12小时,刘学根见到了他,他正趴在一张平板椅上做治疗,表情痛苦。刘学根走上去,拍拍他的后背,儿子回头看了父亲一眼,又把头深埋下去,仿佛在抽泣。没有交流,但刘学根知道,这将是他们一家人难眠的夜晚。

如今,4年过去了,刘翔竟然摔倒在比赛现场。想想上次儿子埋头哭泣的情景,刘学根突然有些害怕去面对。可这么多年,儿子其实已经很努力了,刘学根觉得,于心来说,该是无愧的。

北京奥运会退赛后,有一段时间,刘翔曾对自己的运动生涯有过重新的思考,他与刘学根进行过一次长谈:“爸,我不想练了,退役算了。”少顷,他又开始分析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利弊。看在眼里的刘学根明白儿子承受的压力和他心里的苦闷,这让做父亲的他心里沉甸甸的。

最终,刘翔还是选择了“一条压力更大的路,他没有回头”,从来不愿挨刀的他给教练孙海平打了个电话:“师傅,我想彻底治好这个伤,我决定手术。”那一刻,刘学根看到了儿子眼神中的坚定,同时又有些心酸:“我只是个平凡的父亲,想给孩子最好的呵护,让他不受伤害。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却做不到。”

经过伤后107天漫长等待,刘翔前往休斯敦进行手术。

“小家伙特别开心,他知道自己会完全康复,所以他刚才还抱拳谢谢所有人。”刘学根和所有前往送行的人一样,期待手术能够让儿子的伤病彻底治愈,也能够去除他心里的阴影。

母亲吉粉花怕是最高兴的人,“我盼望这天已经很久了。终于可以天天和儿子在一起了……”号称和儿子穿的是母子装的吉粉花,将赴美全程陪同儿子。手术时间定得匆忙,决定让吉粉花陪同前往是一周前才决定的,“为了陪儿子,再大困难、再多的事情我都能扔下。”

吉粉花的箱子里有不少东西是为儿子准备的,八角、桂皮、各种煲汤的中药材以及瓶瓶罐罐的调料……为了当好“大厨”,吉粉花很是下了一番苦心。她心疼儿子,更珍惜这朝夕相处的日子。

吉粉花疼爱儿子,当年,就是因为心疼,她不赞同儿子练体育。“翔翔的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我觉得今后考个名牌大学没什么问题。”作为传统的上海女子,平平安安地同家人过一生,曾是吉粉花最大的幸福。

最初,高难度和高运动量的训练让小刘翔经常练到吐,晚上躺在床上,膝盖内侧被栏架磕破的伤口总会隐隐作痛。一次比赛中的意外扭伤,令吉粉花下定决心让儿子做回“正常人”。不久后,刘翔背着书包,离开了训练基地。但教练孙海平不忍心看到刘翔这样一名大有前途的运动员,半途而废。

“那天雨很大,我领着翔翔到孙海平教练给联系的华山医院去看膝伤。刚一下车,就看到孙教练打着伞在车站接我们,他还忙着帮我们办复查手续……”就这样,孙海平用他的真心唤回了一颗明日之星。

就像当年父母给刘翔取名的寓意,刘翔真的“展翅高飞”了,2002年,他在釜山亚运会中拿到金牌。那时,刘翔和父母还住在上海真北路的弄堂里,老邻居们张罗着在居委会摆了两桌庆功酒。每家出一个菜,懂电工的还在门口拉上两盏小灯,二三十个人在一块儿喝着老酒、吃着小菜、谈论着刘翔。“现在,要见到刘翔,难啊!从小看着他长大,那时候我们就觉得他是个懂事又有出息的孩子,老刘真是好福气。”那场面,仍令刘学根和吉粉花难以忘怀。

老刘的确是“好福气”,刘翔之后多次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可外人看到的都是刘翔给刘学根夫妇带来的荣耀,谁又能真正体会到,夫妇俩这些年对儿子的牵肠挂肚,还有那种荣誉里夹杂着的担忧与心疼。

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质疑、讽刺、辱骂的口水曾让退赛的刘翔一度身处漩涡之中,刘学根夫妇跟着儿子,一起承受了太多。

“现在刘翔是国家的儿子,等奥运会后才能还给我。如果有一天刘翔不再优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吉粉花面对媒体曾说出这样的话,让人心疼又心酸。

4年过去了,脚伤时好时坏的刘翔“能否最终走到理想的结局,没有人知道”,这是教练孙海平的忐忑,也是刘学根夫妇的忐忑,但他们却发现,相比周围的人,儿子的决心越发坚定起来。

2009年9月20日,刘翔在上海黄金大奖赛上以13秒15的成绩夺得亚军,宣告自己的归来;2010年初的多哈室内世锦赛,脚伤的反复让刘翔和师傅始终处于无奈的状态,但他还是告诉所有人自己夺冠的决心没有丢;室内赛战绩不佳的刘翔在上海钻石联赛同样没有出色的表现,13秒40的成绩第一次不敌队友史冬鹏。然而,在随后的广州亚运会上,当人们以为刘翔雄风不再时,他又以13秒09夺冠。

为了能够回到巅峰,很多人难以想象刘翔的付出。他在2011年室内赛季结束后,又选择了更改起跑方式,从八步改为七步上栏。“这是一次赌博,但是刘翔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丝机会。”

在刘翔摔倒在伦敦奥运赛场之后,吉粉花做客国内某网站访谈时,说:“他已经努力了,希望大家都要原谅他。”这是一个母亲的偏袒吗?不,它应该是藏在一个母亲内心最深处的“心里话”,她要的不是冠军,而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儿子。

8年,坚守善意的谎言

“人生的路线图完全取决于自己内心的选择,什么样的路线都要靠自己去走完!”吴敏霞在微博个人介绍中写下这样一行文字,为梦想她坚持了又一个4年。但她怎么会知道,为了她的梦想,父母竟将“善意的谎言”坚持了8年。用父亲吴珏明的话说:这是让孩子放心的最好方式,毕竟,孩子也不容易。

从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开始,吴敏霞已经连续3次入选奥运跳水队阵容,这是这个家庭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但吴珏明夫妇一想到女儿一个人扛着那么多事情,心里总会不自觉地疼。“妹妹懂事,电话里总是只讲好的,有时明明碰到困难,也会告诉我们一切都好。世上哪个做父母的不担心孩子?但她既然不说,我们也不问,只是嘱咐几句,尤其要她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妹妹”是全家人对吴敏霞的昵称。

父母都非常爱这个懂事的孩子。这些年,虽然吴敏霞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可父母还是把家中唯一一间朝南的卧房留给了她。舒服的公主床、宽敞的大衣柜,还有飘窗外一览无余的好风景,每天都在苦等主人回家。卧室里,除了一张放大的肖像照片,其余的装饰品就是吴敏霞亲手绣制的十字绣。床头正中央,一个绣有“感恩母亲”的抱枕是吴敏霞送给妈妈的礼物。每次看到这些十字绣,妈妈就像看到了她。

在朝南的书房里,吴珏明专门请人订做了一排展示柜。隔着玻璃,满满的奖牌和奖杯承载着吴敏霞跳水生涯的荣光,每一件都是一段故事。女儿不常回来,吴珏明就时常到荣誉柜前看一看,那里记载着女儿这些年走过的路。

为了能让吴敏霞全身心地进行训练和比赛,吴珏明夫妇很少跟女儿说家里的事,女儿已经那么懂事,他们又怎么忍心再给她添负担。

有一次,吴珏明因为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夫妻俩商量好要对女儿“封锁”消息。可吴敏霞几次打电话回家都是妈妈接电话,而爸爸不是“加班”就是“工作应酬”,吴敏霞最终拨通爸爸的手机。躺在病床上的吴钰明强打精神,说自己“正在外面忙”,听父亲在电话那端平安无事,吴敏霞这才安了心。

这样的“虚惊”不止一次。

吴敏霞的外公外婆去世的时候,吴珏明也没有告诉女儿,“可孩子好像有预感一样,打来电话问我们老人好不好,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说‘好好好、一切都没有问题’。”

不仅如此,就连8年前自己患了乳腺肿瘤,一直都在化疗的事实,母亲朱金妹也没有告诉吴敏霞,只是说自己得了乳腺增生。

当真相变成一种伤害的时候,我们便没有第二种选择。吴珏明夫妇也是如此,他们只能一次又一次选择“谎言”。这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吴珏明夫妇坚持了8年。

吴珏明说,这些年家里人都养成了24小时开机的习惯,无论任何时候,他们都会把手机带在身边,生怕漏掉了吴敏霞的电话。“其实妹妹电话打得不算太多,她训练忙,也怕说多了我们会担心,这些我们都明白。但只要联系,我们都开心。”

伦敦奥运会之前,吴敏霞胯骨关节的伤势有反复的迹象,每天都要接受针灸治疗,她打电话的频率更少了。吴珏明知道,女儿是怕他们担心。那段日子,吴珏明总觉得心里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对他而言,和金牌相比,女儿的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2012年5月的一个下午,吴敏霞意外地回了趟家,是为了参加一次会议。吴珏明只记得,女儿回家倒头就睡。几个小时后,又收拾好行李出发了。一直到送女儿出门,夫妇俩什么也没有问,嘴边有好多话都被硬生生咽了回去,他们怕问多了给女儿添负担。女儿走后,吴珏明打开电脑在女儿的微博上找寻蛛丝马迹,尽管知道找到的希望不大,但他还是想去看看,就图一个心安。

7月24日抵达伦敦后,吴珏明夫妇被赞助商带着看了不少景点,但一路上,却有些心不在焉,他们心里一直想着女儿。有几次,走到某个景点的时候,吴珏明就想:如果女儿在身边该多好。但随即他就笑起了自己,这么多年,他们早已经明白,女儿并不完全属于他们,“享受天伦之乐这种事情,我不去想更不敢想”。

伦敦时间8月6日,吴敏霞在女子三米跳板决赛中发挥出色,以414分的成绩摘得奥运冠军奖牌。与此同时,她也得知了父母8年来所坚守的“善意谎言”。

“谎言”背后的无奈大概只有吴珏明夫妇自己懂,但他们始终相信:这是让孩子放心的最好方式。

分离,让思念和等待成为主题

分离,要么让人依依不舍,要么让思念更加浓重。对于这些长年封闭训练的运动员来说,与家人的分离是必然的事,并且一分就很久……

这是60多岁的李相民第一次出国,他要去见两年未曾谋面的女儿。他拾掇好割下不久的麦子,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个乡村出发,目的地是伦敦。他的第五个女儿李雪英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举重女子58公斤级的比赛。李相民的四女儿李雪久也曾是举重世界冠军,后来因为伤病,没能参加奥运会。

“姐妹俩都一样,比赛之前从来不给家里打电话,怕家里担心。她们感情好,有什么事,雪英都会跟姐姐说。”

2012年的全国锦标赛上,李雪英以超世锦赛冠军13公斤的优异成绩夺冠,并拿到了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姐姐未能实现的梦想,在李雪英身上变成了现实,这大概就叫梦想的延续吧,这让一家人都感到欣慰。

李相民已经有1年多没有见到小女儿了,只在一个月前通过一次电话。电话里,女儿告诉他:“没什么事你们就别给我打了,我有事或者想你们了,就会给你们打电话。”平时,李雪英几乎一直关机。李相民不敢给女儿打,怕影响她的训练。

李雪英知道,“父母其实也挺想给我打电话的,却一直没打,能够忍到这个份儿上,我也只有靠出好成绩来回报他们了。”7月31日,李雪英破奥运纪录,以总成绩246公斤在58公斤级女举项目上勇争桂冠,摘中国第8金!

赛后,李相民接受采访时,一谈到女儿便热泪盈眶。“我们家雪英已经快两年没有回过家了,却一直往家里寄钱。”当被问及最想跟女儿说什么时,李相民声音哽咽着说:“闺女,赶紧回家吧,爸爸不需要你寄钱,就希望能见到你。”

也许只有老人自己知道,思念在心里潜藏了多久?

伦敦当地时间7月31日晚,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中,林清峰为中国再拿下一块金牌。

今年23岁的林清峰出生在厦门一个清贫之家,父亲林志仁是搬运工,母亲叶雀则做钟点工。林清峰每次试举之前,母亲叶雀就会默默地站起来,走到客厅旁小屋的神龛前“拜拜”(闽南语,拜神),为儿子祈福。

林清峰夺冠后,几个月来都吃不好睡不好的叶雀兴奋不已,她在家里等着儿子,希望儿子能早点回来,为他做顿好吃的。因为每次看到儿子为了保持体重吃得很少,连“喝水都只敢用舌尖轻触”,她就特别心痛。

而林志仁除了要杀鸡宰鸭好好庆祝一番之外,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让全家人补照一张“全家福”。林清峰练习举重这10年来,和家人聚少离多;最长一次有6年半没有见面,以至于在第十届“全运会”比赛时,林志仁竟然没有认出上场的是自己的儿子。

照一张全家福本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却成了林志仁的心愿,不难想象,这心愿里装着多少林志仁对儿子的想念。

这些冠军们与家人的故事,带给我们很多感动。冠军的运动员生涯会结束,但亲情故事却永远不会终止,因为在父母眼中,他们不仅仅是冠军,更是自己最亲最爱的孩子。

名人励志小故事3

他快乐地生活每一天,诚如他所言:足球是为了快乐的生活,而不是把生活弄得更糟糕。

[1]

他是当今世界上身价最贵的足球队员之一,他最难以忘记的依然是曾经的贫穷。而人们对这位获得德国和法国的足球先生,最难以忘记的除了他惊人的球技外,当然还有他那张过目不忘的丑脸。

1983年4月7日,他出生在法国最贫穷的小镇布洛涅,那是一个污水横溢,垃圾遍地,失业率总是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破落小城。那里的年轻人除了玩玩足球,简直无事可干。他的卧室只有一张照片: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跟他一起踢球。

说老实话,除了跟自家兄妹一起玩球,他连踢球的伙伴也没有,因为他有一张狰狞可怖的脸:一道闪电似的伤疤,侵占了他右脸的三分之一。这是两岁时,一场惨烈车祸留给他的纪念。

9岁时,爸爸为了这个“沉默”的孩子“不至于走上邪途”,送他去了一家少年足球俱乐部。仿佛如鱼得水,然而他很快就悲哀地发现,这里的伙伴们除了给他取绰号的兴趣更胜过跟他踢足球之外,别无所有。他们不喜欢这个沉默得像一块混凝泥土的小子,玩球却跟玩命一样的小狮子,他们总是吹着尖利的口哨叫他:“丑脸!”

嘲笑和谩骂,他内心汹涌着苦痛的波涛,可是除了足球,他一无所有。他总是一次比一次拼得凶,疯狂的渴望着改变一切,而这毁灭着他对足球的那份真诚。他心浮气躁,几年来,毫无进展。

12岁生日,父亲对他说,“你这样,永远也没长进。”然后,送给他一把萨克斯,“你吹吹这个。”在舒缓的音乐中,他的怒气渐渐平息。很快,他喜欢上了萨克斯,每个周末都会去教会请教老师。从此,萨克斯跟足球,成了他离不开的精神支撑。

13岁,他年少气盛地对主教练说,“我肯定会成功的!”随后,他来到了里尔的青年学院。遗憾的是,整整三年,他并没有得到这支法甲俱乐部的垂青,他很快又回到了老家,成为了法丙联赛阿莱斯的一员。

突然出现曙光,昙花一现,他没有气馁:“自己离一个职业球员还有差距,这是无可否认的。”

如影相随的丑脸,早已让他荣辱不惊。

[2]

2002年,一切都是因为爱,他有了一个女友。

第一次见面,她就用一双大眼瞪他很久,然后捧着他的脸说,“这样子很特别。”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令他心生万道光芒。

长久的蛰伏,仿佛蝉呼叫火热的夏天。

2005年,他加盟加拉塔萨雷,一举夺冠土耳其杯。拼得了“刀疤”的侠号。第一次,这个名字不再是讥讽,而是荣耀——通红的荣耀。之后,他又效力马赛。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球技,一连夺得托托杯冠军、法国杯冠军、联赛杯冠军。然后,进入德甲,他击败了著名的足球队员久利,幸运成为法国队征战2006年世界杯的一员,并获得亚军。获得两个国家的冠军。刀疤侠,开始享誉世界。

多年的坚守,让一个丑陋穷小子,登上荣誉的巅峰。当人问及,是否会整容,他大声说:“不!拿到世界冠军比拥有一张漂亮的脸蛋令人心动。”

[3]

衣锦还乡。

可他知道,很多人整个月的工资也就只够看两三场比赛。在回到朗斯家乡比赛的时候,除了球队发的邀请票之外,他还自掏腰包买了很多票送给当年的穷街坊和朋友。他对穷街坊们,燃烧着足球一样火热的爱:我要对得起那些买票看球的人。

对家庭,他忠于妻子,在绯闻缠身的足球明星中,他洁身自好,连狗仔队也嗅不出半点蛛丝马迹。2008年在欧锦赛时,妻子给他戴上一个腕带,“戴着它,你的伤一定会好得快一点。戴着它上场,你就一定能进球。”

2010年,他返回祖国,代表法国国家队出征南非世界杯,奋力搏杀,却英雄气短。未能挽救法国在法国连续3届世界杯首战不胜。他却并未气馁,依然快乐地生活每一天,诚如他所言:足球是为了快乐的生活,而不是把生活弄得更糟糕。他极富恶搞天赋,他曾经剪破过拜仁队友范比滕的袜子,也曾将牙膏涂抹在波多尔斯基的门把上,还曾拿一盆水浇了拜仁队长卡恩一个透心凉。在2010年拜仁在迪拜集训期间,不甘寂寞的他,甚至客串了一把大巴司机,结果开车撞坏了酒店门牌。

2012年在冠军杯中,拜仁慕尼黑战胜皇家马德里,2比1决胜中,他进了至关重要的一球。一个自卑的丑陋少年,最终战胜懦弱,走向一片阳光灿烂,只因为他从未有放弃过自己的希望——足球!正如大球星齐达内断言:他将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球星,他带给了我们一种天然的快乐,不光是在场内还是场外。

他就是里贝里。

名人励志小故事4

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

马云,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的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试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安稳稳过他当临时工的生活,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却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他给一家文化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那是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时候,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可谓家喻户晓。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不仅仅是因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对马云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小鹿纯子的拼搏精神给了马云巨大的激励,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对马云的数学成绩失望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试,马云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

对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为他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名人励志小故事5

金领范儿的清洁工

一名仅有高中学历、39岁的清洁工,华丽转身成为年薪60万的地产策划总监!她是怎样一步步创造人生传奇的呢?

专注专心赢机遇

贾清是重庆市潼南县人。2005年,她来到四川绵阳,在西山景区找了份清洁工的工作。

每天干完活,贾清最喜欢站在西山之巅,鸟瞰城市。半城青山半城湖的美景尽现眼底,贾清爱上了这里,“这么美的城市,我一定要为它做点什么。”

贾清于是边扫地边唱歌。在她的热情感染下,同事们也开始用歌声改善枯燥的工作,还组织了合唱队。歌声竟成了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工余,贾清还常跑到街上当义务交通员,帮助附近小学开展队日活动。

“快乐清洁工”的事迹传到西山景区里的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院领导欣赏她的工作态度,要求景区管理处安排她负责学院行政楼的卫生。贾清兴奋不已,闲暇就坐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看书。

贾清对历史特别感兴趣。来绵阳后,有几处汉唐时期的石刻和雕塑,她一直没能搞懂。在图书馆,贾清就向查阅资料的教授请教。

贾清发现,只要真心求教,大学教授、建筑师傅、当地居民,都愿把这座城市的掌故告诉她。有次,和一名修车匠讨论城市发展,贾清来了灵感,试着写了篇文章寄给《绵阳晚报》,居然得以刊发。一家地产杂志看到文章后,特意联系贾清,给她开了个专栏——让她采访各阶层的人,以他们的视角来剖析绵阳。

从那以后,贾清扫地时,还攥个本子,有空就与人交谈。她越发觉得,这座城市的内涵很丰富。

一次,一个外地人向贾清打听去科学城的路,贾清怕他走错,亲自带路。路上,她根据平时积累,对绵阳各大科研院所侃侃而谈,外地人被她的热情打动,给了100元小费,还建议她去当导游。

100元钱够扫三天地!贾清感叹不已。绵阳是国家级科技城,红色科工旅游是绵阳的亮点,贾清一咬牙,报读了旅游局的导游培训班。

取得科工导游资格证后,贾清成为兼职导游。在空气动力中心、娱乐风洞、两弹一星城向游客讲解时,贾清总有主人翁的自豪感。当她看到建筑物上满是“到此一游”时,十分心疼,便用蘸有香蕉水的毛巾清除涂鸦。

擦着擦着,贾清忽然觉得,当清洁工和当导游可以互补。她又承包了一些景点的清洁区域。

她在富乐山景区做清洁时,发现一口古井,经辨认,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贾清如获至宝,用了一个月时间,找到21口不同时期的水井,通过水井向游客讲述绵阳的发展轨迹。

此后,贾清更注意观察各景区的建筑、历史遗迹,她还在网上向市民“悬赏”,每提供一处遗迹,她都会为对方做两小时清洁,或提供一次导游服务。

挖掘到一处遗迹,就会多一处导游项目,包括最早的养老院、抗战时期的军用机场、育婴堂、堰塞湖等。贾清把这些内容制成网页和导游图,带人去旅游。

绵阳最早的堰塞湖,经过五百多年变迁,已成美丽的三江湖。2007年7月,当地政府准备依托三江湖水域,打造城市会客厅,请了国内外三百多名专家论证规划。西南科大城市学院承担了对专家的导游和解说任务,可谁有能力胜任这一重要工作?有人推荐了贾清。

“她可是扫大街的啊!”有人反对。但鉴于贾清的口碑,学院决定请她试试。

贾清的精彩讲解获得国内外地产专家的一致好评,她由此成为绵阳城的草根明星。许多开发商要进驻某区域搞开发时,都点名找她,让她写出该区域的价值优势。她从中尝到甜头,觉得应该向地产方面发展。

贾清打听到,从事房地产方面的专业人士,策划师最牛,月薪1万至10万元不等。业内人士告诉她:“你已经很有基础了,还需学习更专业的知识。”

原来,自己当清洁工、当导游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地产策划师的基础工作啊!之前无心插柳之举,竟变成了一种积累。

快乐清洁工涅 成金领

2008年9月,一家地产公司启动城北某项目时,要招聘项目策划师。贾清花几天几夜做出来的方案,得到了开发商的首肯,但因她没有从业资格证书,与这职位擦肩而过。

贾清没放弃,她报考了西南科大城市学院房地产策划专业的成人自考学习班。不过,做房地产策划,还要有实践经验。

贾清想,求师不如访友。她把绵阳地产界一些知名策划高手登记在册,准备与他们交朋友。

《绵阳晚报》地产专刊每期都会免费向各开发企业派发报纸,贾清承担了这差使。每次送报,她都直接送到策划师手里,一来二往,就与这些人混熟了。

2010年12月,贾清得到重要消息:成都某地产公司不仅在绵阳做楼盘代理,还取得了《绵阳日报》房产专刊的经营权,目前正在招策划人员。

由于仍无地产策划的资格证书、相关经验,贾清没能应聘上地产策划师,但老板知道她的情况后,让她从事房产专刊的策划和编写,鼓励她协助公司的地产策划。

为感激老板的知遇之恩,贾清每天早到一个小时,给办公室做清洁。她还为全城的房产公司、开发楼盘绘制了一张导游图,得到了网友的认可、有关部门的赞赏。

一系列出色表现,让公司和报社领导对贾清再次委以重任。

如今的贾清一副金领范儿,坐在写字楼里挥斥方遒,成熟潇洒。她的成功得益于对每份工作的专注和热情。她从没把自己当成旁观者,而是倾注无限热爱,从而激发了自己的自信心、求知欲和想象空间,不经意间为日后的成功做好了积累。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也偏爱乐于挑战自我、乐于书写人生传奇的人。

名人励志小故事合集5篇相关文章:

名人励志故事精选5篇

励志故事集锦5篇

关于名人励志小故事4篇

人生哲理小故事合集5篇

名人的成长故事精选5篇

短篇名人励志经典小故事

坚持不懈的故事合集5篇

励志小故事精选5篇

名人的故事精选5篇

【写作素材】名人励志故事5篇

53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