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神话故事 >

最好听的神话故事

时间: 钦容0 分享

神话故事启发了艺术、文学、音乐和视觉艺术等方面的创作。它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和情节,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并成为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最好听的神话故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好听的神话故事

最好听的神话故事篇1

【原文】兵之所由来者远矣!黄帝尝与炎帝战矣,颛顼尝与共工争矣。故黄帝战于涿鹿之野,尧战于丹水之浦,舜伐有苗,启攻有扈。

——《淮南子·兵略训》

【大意】战争的由来很久远了。黄帝曾经和炎帝打过仗,颛顼曾经和共工恶战争夺天下。所以黄帝在涿鹿之野打败蚩尤,尧帝在丹水之滨消灭楚伯,舜帝征伐过有苗的叛乱,夏启攻灭不服的有扈氏。

最好听的神话故事篇2

话说大唐初年,山西境内有一座云龙山,云龙山山势高耸,云雾缭绕。山上有一座云龙寺,寺庙不大,但终年香火旺盛,四方信众广博。云龙寺有一件镇寺之宝,名唤云龙珠。据传云龙珠是一个西域僧人带来的宝贝,西域僧人名叫迦图,游历到云龙山,降服了此山一条黑龙,并用神通将龙锁于云龙珠内。

云龙珠作为镇寺之宝传下来历经了300多年,方圆百里的老百姓都知道云龙珠的神奇:置于黑暗中云龙珠会映现褶褶辉光;而且能够预报风雨,每当大雨来临前,珠内显现云翻雾涌,风雨渐止的时候珠内则呈现一片清明,预示非常清楚灵验。

当地的县令张扬是一个阿谀奉承的人,想通过巴结当朝太子李建成,获取高官厚禄。有一天张扬听说太子快要过生日了,便亲自带着几个官差来到云龙寺,索要云龙珠作为太子的生日贺礼。方丈法善当即拒绝了张扬的要求,并说:"云龙珠是前辈高僧传下来的,曾留下遗训:云龙珠永传,护寺惠民安。镇寺之宝不可让你带走。

张扬一挥手,官差捧上一盘金元宝,摆放在方丈面前,张扬捏着八字胡须笑道:"本官不会亏待贵寺,今带来500两黄金,以示诚意。" 张扬说完,看见法善依然无动于衷,眼睛一转,继续说道:"本官知道方丈顾虑,是怕云龙珠走后寺院香火稀少,方丈不必担心,本官保证今后持续供奉,不绝香火!

法善听后站立起来,双手合十道:"大人此言差矣,小寺香火事小,百姓安危事大。云龙珠乃祖上承传,自有奇异,一旦离开本寺,祸福难测!"

张扬脸皮一拉,向身旁的手下使了个眼色,两个官差立即会意地锃出钢刀,凶神恶煞地威逼过来。张扬站立起来,操手背对着方丈冷冷地说:"本官此次立意坚决,一定要带走云龙珠,方丈还请谅解!"张扬说完一挥手,两个官差便不由分说地推搡着方丈前去取云龙珠。

法善和尚无奈,只得前去后堂,在官差的威逼下从佛像底座下取出一个密匣,正要小心翼翼地拭擦盒上的灰尘,一个官差恶狠狠地一把抢过密匣,同时一脚将法善踹倒在地,骂道:"老和尚不识抬举,惹恼了我家老爷以后由你好看的!",说完搂着密匣摔门而出。云龙珠到手,张扬欣喜异常,仔细察看确信是云龙珠无误后,立即吩咐换上锦盒,备快马进京朝见太子。

法善和尚心神慌乱地返回禅房,待定下心神后忙修书一封,唤来徒弟悟正吩咐道:"你立即准备好行囊去一趟京城,面见秦王李世民,呈上我的书信".原来秦王李世民当年随父镇守太原,曾到云龙寺上香,与当时的主持法善和尚有过一面之缘。悟正是法善的大弟子。平素办事稳健细致,深受法善倚重。他刚从寺外办事回来,见师父面色发白十分着急的样子,简单问了问缘由,便立刻带上书信,跨上快马急上长安。

却说张扬一行来到京城,向太子李建成献上云龙珠,太子如获至宝,立即擢升他为州刺史。张扬乐得合不拢嘴,指着云龙珠对太子谄笑道:"太子早晚要登大宝,乃是真龙天子,只有太子才配驾驭拥有云龙珠",李建成闻言喜不自胜,吩咐重赏张扬。

悟正和尚策马赶到了京城已经时至傍晚,被守城军门拦在城外。悟正拿出师父书信,乞求军门能放行晋见秦王。殊不知城门官是齐王李元吉心腹,他见悟正鞍马劳顿,神色匆匆,便假意答应帮悟正传递书信给秦王,暗地里却把派人将悟正与书信送至齐王府。李元吉听说是给秦王的急信,连忙拆信来看,看完之后嘿嘿冷笑,脑袋里面马上盘算好了一条计策。原来法善和尚在信中提到:云龙珠乃是伽图和尚囚禁黑龙之法宝,一旦离开云龙山,黑龙受制的`法力会顿减,待其十日内恢复精气,必然会引起大祸。

且说齐王李元吉与太子各怀鬼胎,都把秦王视为心腹大患,预先除之而后快。无奈秦王宅心仁厚,深孚众望,齐王与太子多次暗计陷害秦王都未能成功。秦王手下的谋臣武将纷纷劝说秦王反击。秦王为了兄弟情义,多次忍让。秦王的忍让与宽宏大量丝毫不能阻碍齐王与太子谋害秦王的步伐。最近的一次交锋看来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原来齐王为了夺取秦王的兵权,借着北方突厥入侵的时机,向高祖请奏率兵出征,妄图带走秦王府所有的精兵良将。太子与齐王平素所忌惮的无非是秦王手下的雄兵强将,一旦抽走,对付秦王也就易如反掌。

在这个节骨眼上正好出现了神奇的云龙珠,此时齐王李元吉想到的是,在自己的奸计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筹码:云龙珠会在十日后造成危害,所以怎么样都要把云龙珠留在秦王府,秦王府的兵将再厉害,也难脱云龙珠造成的祸害,到时肯定实力大减,看怎么跟自己斗!想到这,李元吉暗自兴奋,连忙吩咐手下仿照法善和尚的笔迹书写一封书信,信中称:当地县令为了升官,强抢云龙寺镇寺之宝云龙珠献给太子,希望秦王念及旧交情,向太子要回云龙珠,云龙珠拿回后置于秦王府供奉十日,十日后方丈亲自登门致谢并迎回云龙珠。

书信造好,齐王将假信交还悟正,并吩咐军门护送悟正至秦王府。悟正前脚刚走,齐王急忙赶至太子府,将事情的原本说了一遍,并说出了自己的毒计。太子听后大喜,忙不迭点头称好。

再说军门将悟正送到秦王府门口,便返回复命。悟正进得秦王府,面见秦王呈上书信。秦王看完书信点点头,对悟正说道:"小师傅请放心,本王定会帮贵寺要回镇寺之宝!",说完立刻吩咐备马前去太子府讨要云龙珠。

没多久秦王便手捧锦盒返回王府。厅堂上,秦王亲手将锦盒交到悟正和尚手上,说道:"家兄传话,不明就里收纳了贵寺的镇寺之宝,心中惭愧!本王代替家兄至歉!",悟正感激秦王恩德,连忙举手称谢。悟正打开锦盒察看无误后,便向秦王辞行。秦王向悟正拱手说道:"小师傅留步,尊师信中提到,说要将云龙珠留下供奉十日,请小师傅留下来照看云龙珠!!"悟正闻言虽心下狐疑,但也不好多说,便在秦王府留住了下来。

入夜,谋臣徐茂功闻听云龙珠一事,急忙入府晋见秦王。徐茂功禀告道:"贫道曾听师父说过云龙珠乃囚禁黑龙之佛宝,此宝离开云龙山地界法力会顿减,黑龙十日后恢复精气必有祸害!",秦王闻言并不惊奇,只是微笑着点点头,说道:"其实本王早知云龙珠根由!"

这一下徐茂功反倒惊奇起来,瞪大了眼睛望着秦王。秦王平静的继续说道:"本王早年随父镇守太原府,造访过云龙山,并与云龙山主持法善和尚结识,本王曾特地向法善和尚问起云龙珠之事。"

徐茂功听后点点头,却依旧不解地问道:"大王既早知云龙珠根由,为何还留于王府供奉!"

秦王神色凝重站立起来,望着窗外的一轮明月说道:"本王知道书信已然被人盗改!虽然本王与法善和尚只有一面之交,亦知其心如明月,断不会给本王写如此书信,"徐茂功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刻听出秦王话的意思。说道:"太子轻易让出云龙珠,看来他们不但想抽调走大王的兵将,还想利用云龙珠造成一场祸害,毁我文武兵将,计策是何等歹毒阿!"

秦王闻言一怔,神情木然,站立窗前默不作声。

徐茂功继续说道:"大王应早下决心,剪除奸人!据报太子与齐王密谋调出秦王府人马后将全部活埋。尉迟恭等将领都强烈表示:他们不仁,我们也可不义,应该先下手把他们除掉。"

秦王身体轻微地晃动了一下,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低头说道:"兄弟相争,骨肉相残,为何他们就一定要置我于死地呢!",徐茂功闻听亦无言。片刻宁静之后,秦王右拳用力一捶桌子,对徐茂功说:"好,本王立意已决,请先生速请尉迟、长孙等前来议事!"

"领命,"徐茂功见秦王终于打定主意,高兴得立即就往外走。突然想到了什么马上又停了下来,问道:"云龙珠该如何处理?留在王府势必会有灾祸!"秦王闻言笑道:"有德之士不避祸,祸兮福兮,上天自定,何必担心!先生只管前去召集同僚,云龙珠事情本王自会处理!"

于是,没过多久一件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玄武门事变发生了,事变中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诛杀,高祖退位,秦王登极,是为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即位没多久,便发布了一道圣旨,命徐茂功护送云龙珠返还云龙寺。徐茂功一行人马护送着云龙珠上得山来,法善方丈亲自迎接入寺。徐茂功待方丈安放好云龙珠后,悄悄扯着法善和尚的僧衣问道:"大师请赐教,贫道一直不明白:云龙珠离开云龙寺这么久,为何没有造成祸害?"

法善和尚闻言双手合十道:"世人皆知云龙珠黑龙脱缚必有灾劫,殊不知前辈高僧亦曾说过:黑龙逆天锁佛宝,他日遇圣方超脱。如今的云龙珠已无黑龙,全托太宗仁德,方能善解此劫祸!"

最好听的神话故事篇3

许少君是个书生,家住太湖北岸。他从小失去双亲,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他的伯父伯母经常接济他,希望他日后能有出头之日。后来伯父年岁大了,对他接济也少了,他便垦出一片荒地种些蔬菜自给自足。

许少君常常去湖边的鹰嘴岩上背诵诗书。这天,许少君感觉肚子有些饿,正欲回屋做饭,只听几声吆喝,一个中年打鱼人向他喊道:小哥,读书人伤脑筋费精神,买一条鱼回去补补身子吧。我今天运气好,捕到了一条红鳞鲤鱼,便宜卖给你吧,我还是头一次捕到这么好的鱼呢!

许少君本不打算买鱼,可听这中年男人说捕到一条鲜见的鱼,便走过去看稀奇。中年男人把船靠过来,捞起舱里的大鲤鱼。说来也怪,这条鲤鱼见了许少君,不停地向他点头。再看它的背上还插着小半截渔叉。许少君动了恻隐之心,就掏出仅有的一吊钱把这条鱼买了下来。他拔掉鱼背上的渔叉,回到家又取来草药粉末,敷在它的伤口上,用布包扎好,轻轻地把它放回湖里。

一天晚上,许少君坐在灯下补衣服,缝着缝着,他的指尖被针扎了一下,疼得他龇牙咧嘴的。他想,假若能有个媳妇该多好啊!衣服破了有人缝,肚子饥了有人端来香喷喷的饭菜想着想着,他不由叹了一声,自言自语道:不嫌贫贱又好心的姑娘,你在哪里啊

这时,突然传来了敲门声,许少君感到纳闷,这么晚了,谁还会来我家呢?他放下手中活儿,打开门一看,只见门口站着一位窈窕动人的姑娘。他结结巴巴地说:姑娘深夜来我寒舍,有何贵干?姑娘羞怯地说:我叫红凌,因走亲戚迷了路,能否在你这里借宿一夜?许少君一听,立刻乱了方寸:这这他望望外面黑漆漆的,再看看姑娘那可怜巴巴的表情,最后请姑娘进了门。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好容易到了第二天,红凌姑娘却没有走的意思,第三天、第四天还是没有动身的打算。第五天夜里,睡到半夜,许少君发现身边多了个人,他一阵激动,不由紧紧地搂住了她从此,许少君与红凌姑娘过起了甜蜜的夫妻生活。红凌给了许少君一两银子,让他去买一辆纺织机回来,她在家织布,然后让丈夫拿去城里卖,赚些钱回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最好听的神话故事篇4

很久很久以前,天地之间一片虚无,清浊之气混淆不分,混沌便生在如此空间中。

其实,混沌并不是指天地未开前的状态,他本是一名叫做帝江的神,生活在距西部山系的头山崇吾山以西三百五十里的一个叫做天山的地方。

混沌的躯体两倍于大象,六腿,脚如熊掌,皮色红,背生四翅,狗尾,无面部,更无耳鼻口舌,却能听得懂世间声音,亦可欣赏歌舞,甚至能判断出从自己身前经过的生物究竟是好是坏。

混沌行动时如同一团不透明的影子,缓慢而艰难。

他体内孕育着千百年的天地精气,是整个宇宙诞生的最初能量。

后来某日,两位来自于大海的时间之神经过混沌身边,哀叹其永世无法辨天地万物,遂决定为其开凿五官七窍,使他可以看得到世间万物,听得到气流涌动,尝得到天地精华,嗅得到杂陈百味。

这两位时间之神用了两天的时间在混沌前面双翅和两条前腿之间较为平坦的地方开凿出两只眼睛,第三天和第四天他们又在眼睛下面做出了鼻孔,第五天在鼻子下做出嘴巴,第六天和第七天分别凿出了左右两只耳朵。

整整七天过去了,混沌终于拥有了七窍。

随着七窍开通,蕴藏在混沌体内的天地精华也逐渐散去。

又过了七天的时间,这些精华与天地融为一体,混沌也由此而化为无形。

最好听的神话故事篇5

经典的神话故事传说篇一

小城叫翠城,因了那条穿城而过的翠江而得名。有了江,水路就方便,早年从山里出来的木头在东山渡码头上堆积如山,江面上木排如梭,浩浩荡荡一路出水口,汇闽江,达南平,抵福州。木商运出去的是木材,带进来的是一箱箱的真金白银,于是沿江两岸因了木材的交易而人口稠密,商铺酒肆林立,一派繁荣景象。

别看木商个个都腰缠万贯,挥金如土,但木商们都知道,其实木材漂运是件极为危险的行当,稍有不慎就排毁人亡,血本无归。翠江的季节性极强,只有夏至到立秋这段时间才能放排,可这段时间暴雨来得急,山洪随时都会暴发,风平浪静的翠江转眼就可能浊浪滔天。翠江从东山渡口出城后,一过“山羊跳”,江面骤窄,水流湍急,迂回曲折,暗礁、险滩又多,出水口200来里的水道上就有“猴子孔”、“乌龙峡”、“剪刀架”、“黄鲶洞”、“七姑泷”、“鬼见愁”等令人心惊肉跳的险恶之处,不要说遇上暴风骤雨,就是风和日丽也让多少放排工提心吊胆,丧魂失魄。尽管放排工个个水性极好,但遇上恶劣天气木排一旦把持不住就会触礁散架,那满江漂浮的木头在暴烈的洪水冲击下如万马奔腾,横冲直撞,每年都有放排工被撞得脑浆迸裂,葬身鱼腹。虽然木商在放排前必在江边杀猪宰牛拜祭河神,祈求_路顺风,但木排依旧隔三岔五会出事,城西乱葬岗年年都添上不少衣冠冢。

因此,经营木头生意久了的木商大多都有在翠江上覆排翻船的经历,当然也有例外,李牧之在翠江上放排几十年,不管风吹浪打,总能安然无恙,这在翠城是个传奇,对木商们也是一个猜不透的谜。更让木商们佩服的是,李牧之通晓天象,他的木排总能选择适时的天气出航,避过恶劣的天气顺风顺水到达目的地。有时候明明骄阳似火,碧空万里,行至中途的李牧之会突然停排泊岸,断定午后必有暴雨。果不其然,正午刚过,万里晴空转瞬间就乌天黑地,风狂雨骤。而有时暴雨如注,别的木商心惊胆战,不敢放排,而李牧之却趁水涨船高,放排出城,行出20里居然就雨过天晴。一开始木商们都认为是巧合,但这样的事多了,木商们就发现李牧之每回都能先知先觉,宛如神算。再想想这么多年来,李牧之放排总能顺风顺水,似有神助,必是异人。不少木商临放排的头天晚上都备上一份厚礼登门讨教,李牧之也有求必应,对第二天的天气好坏据实相告,从无差错,使不少木商避过许多狂风暴雨。因此木商们都尊称李牧之为“活神仙”。

其实只有李牧之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活神仙,他能预测天气,靠的是他祖上留给他的一尊“滴水观音”。那是一尊一尺来高的青铜观音。李牧之每次放排前,总要在观音面前焚香点烛祈求平安。渐渐地,李牧之发现,那观音有个十分神奇的规律,天气晴朗,通体金黄发亮,可只要天气变化,她身上就渗出水珠,渗出的水珠小,就下小雨;水珠大,就下大雨,极为灵验,从没偏差。这个发现让李牧之欣喜若狂,料是祖上积下阴德,菩萨显灵。因此李牧之放排时,总是将那尊“滴水观音”带在身边,片刻不离身,凭着这尊滴水观音的预兆避过无数大风大雨,将生意做得顺风顺水,成了翠城里有名的大缙绅。当然这个秘密只有李牧之自己知道,他从没和外人说过。

60岁那年,李牧之收心上岸,将生意交给儿子李享打理,同时也将“滴水观音”的秘密传给了儿子。不久小鬼子军舰开到了闽江口,省城吃紧,当局开始在沿江构筑防御工事,木材一下紧张起来。翠江上灯火通明,长龙般的木排日夜不停放出城,只是此时节翠江时常暴发山洪,风高浪险,许多木排还未出水口就触礁散架。唯有李享凭借父亲传给的滴水观音,每回木排都能适时避过风浪抵达省城。物以稀为贵,让李享赚了个盆满钵满,眉开眼笑。

夏至这天,有个徽商要将一大批木材漂运至省城,临行前特来向李牧之讨教。李牧之见滴水观音通体金黄发亮,断定必是好天气,便叫徽商火速启程。

可就在徽商的木排出城不到两个时辰,漫天黑云翻滚,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李牧之大惊,匆匆进密室,发现滴水观音依旧全身金黄发亮,并没有大雨预兆。李牧之大惑不解,从佛龛里捧出佛像,猛地感到观音通体发热。探下手一摸,观音底座竟然垫着一个热水袋!李牧之大骇,心里已明白几分。唤来李享一问,原来李享担心徽商的木材一抵达省城,他原本奇货可居的木材就得跌价,因此见徽商前来向李牧之打听天气,灵机一动便做了手脚。李牧之扳指一算,那徽商的木排此时正到达“猴子孔”,那段水道水流湍急,暗礁密布,料定徽商难逃一劫!李牧之全身颤抖,手指李享骂道,国难当头,你却唯利是图,良心何在?

果然消息传来,那徽商的木排触礁,两个放排工身亡!

第二天一早,人们诧异地发现,白发苍苍的李牧之赤裸上身,像座雕塑般伫立排头,古铜色的脊背在朝阳的映照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身后木排如龙,只见他长竿一点,木排浩浩荡荡溯江而下,蜿蜒西去。

193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