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寓言故事 >

中国寓言故事主要内容

时间: 钦容0 分享

寓言故事常常用来传递道德和价值观念,它们以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塑造来探讨善恶、正义与不正义、诚实与欺骗等道德观念,并为读者提供了教育和引导的机会。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国寓言故事主要内容,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寓言故事主要内容

中国寓言故事主要内容(篇1)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中国寓言故事主要内容(篇2)

造父是古代的驾车能手,他在刚开始向泰豆氏学习驾车时,对老师十分谦恭有礼貌。可是3年过去了,泰豆氏却连什么技术也没教给他,造父仍然执弟子礼,丝毫不怠。这时,泰豆氏才对造父说:"古诗中说过:擅长造弓的巧匠,一定要先学会编织簸箕;擅长冶金炼铁的能人,一定要先学会缝接皮袄。你要学驾车的技术,首先要跟我学快步走。如果你走路能像我这样快了,你才可以手执6根缰绳,驾驭6匹马拉的大车。"

造父赶紧说:"我保证一切按老师的教导去做。" 泰豆氏在地上竖起了一根根的木桩,铺成了一条窄窄的仅可立足的道路。老师首先踩在这些木桩上,来回疾走,快步如飞,从不失足跌下。造父照着老师的示范去刻苦练习,仅用了3天时间,就掌握了快步走的全部技巧要领。

泰豆氏检查了造父的`学习成绩后,不禁赞叹道:"你是多么机敏灵活啊,竟能这样快地掌握快行技巧!凡是想学习驾车的人都应当像你这样。从前你走路是得力于脚,同时受着心的支配;现在你要用这个原理去驾车,为了使6匹马走得整齐划一,就必须掌握好缰绳和嚼口,使马走得缓急适度,互相配合,恰到好处。你只有在内心真正领会和掌握了这个原理,同时通过调试适应了马的脾性,才能做到在驾车时进退合乎标准,转弯合乎规矩,即使跑很远的路也尚有余力。真正掌握了驾车技术的人,应当是双手熟练地握紧缰绳,全靠心的指挥,上路后既不用眼睛看,也不用鞭子赶;内心悠闲放松,身体端坐正直,6根缰绳不乱,24只马蹄落地不差分毫,进退旋转样样合于节拍,如果驾车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车道的宽窄只要能容下车轮和马蹄也就够了,无论道路险峻与平坦,对驾车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这些,就是我的全部驾车技术,你可要好好地记住它!" 泰豆氏在这里强调了苦练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要学会一门高超的技术,必须掌握过硬的基本功,然后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学习驾车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也都应当这样。

中国寓言故事主要内容(篇3)

有一次,猴子在野兽的集会上跳舞,赢得了大家的.好感,被选立为王。狐狸十分嫉妒,当他发现一个捕兽夹子里放着肉,便把猴子领到那里去,说他发现一个宝物,自己没敢动用,留给王室作贡品,并劝他亲自去取。猴子轻率地跑了上去,结果被夹子夹住了。他斥责狐狸陷害他,狐狸却说:“猴子,凭你这点小小的本事,你这笨蛋还想做兽中之王吗?”

这故事说明,凡事不要轻率。不然,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并被世人嘲笑。

中国寓言故事主要内容(篇4)

关尹子是著名的箭术教师。列子跟他学射箭。有一次,列子接连几箭都射中了靶心。他高兴地跑去问关尹子:“老师,我可以算学会射箭了吧?”

关尹子反问他:“你自己知道了能射中靶心的道理吗?”列子说:“那我可不知道。”关尹子说:“那不行,你还不能算是学会射箭了,回去再学!”

列子回去以后,认真琢磨射箭的道理,又苦练了三年,箭术进步得非常快,到了百发百中的地步。他又去向关尹子报告自己的学习成绩。

关尹子还是问他:“现在你知道能够射中靶心的道理了吗?”列子说:“知道了。”

关尹子高兴地鼓励列子:“好!这样你可以算学会射箭了。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懂得它包含的道理。学射箭应该这样,治理国家和做人更应该这样。”

中国寓言故事主要内容(篇5)

古时候,人们都喜欢用脚力极佳的驴子驮运笨重的货物。驴子的体力虽然很好,但也有着要命的缺点——就是传说中的驴脾气。一头驴子若是扭了性子,它的四只脚便?像上了钉子一样,固定在地面,一动也不动;无论主人怎样使劲鞭打,驴子还是坚持它固执的脾气,一步也不肯向前走。

这天,一位老和尚和小徒弟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小和尚面对着不肯迈步的驴子,高高举起了鞭子。老和尚赶忙制止了他,“慢!慢!每当驴子闹脾气时,有经验的主人,不会拿鞭子打它,那样只会让情况更加严重。”

小和尚忙问:“那该怎么办呢?”老和尚说:“你可以运用智慧,很快地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塞进驴子的嘴巴里。”

小和尚好奇地问:“驴子吃了泥土,就会乖乖地继续往前走了?”老和尚摇头道:“不是这六的,驴子会很快地把满嘴的泥沙吐个干净,然后,在主人的驱赶下,才会往前走。”

小和尚诧异地说:“怎么会这样?”老和尚微笑着解释道:“道理很简单,驴子忙着处理口中的泥土,便会忘了自己刚刚生气的原因。这种塞泥土的做法,只不过是转移它的注意力罢了!这个方法用在驴子身上有效,同样也适用于人发脾气的时候……”

参破禅机:转移注意力可帮助我们调整心态。

古时候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便叫王后给他解梦。王后说:“大事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众离心,君是舟,民是水,水?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谢了指好景不长了。”国王听后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愈来愈重。一位大臣参见国王,国王在病榻上说出了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听,大笑说:“太好了,山倒了指从此天下太平;水枯了指真龙显身,国王,你是真龙天子;花谢了,花谢了,花谢见果呀!”国王全身轻松,很快痊愈。

这个故事中的大臣就是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让国王病愈的。注意力一转移,我们的心态也随着改变,沉重的变成轻松的,郁闷的变成明朗的,痛苦的变成快乐的,心态好了,一切也随之好了。

我们通常说好习惯是养成的,其实让自己幸福也是一个习惯,而养成幸福的习惯,除了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外,还要学会思考。首先,你可以拟订一份有关幸福想法的清单,然后,每天不停地思考这些想法,其间若有不幸的想法进入你的心中,你得立即停止,并设法将之摒除掉,尤其必须以幸福的想法取而代之。此外,在每天早晨下床之前,不妨先在床上舒畅地想着,然后静静地把有关幸福的一切想法在脑海中重复思考一遍,同时在脑中描绘出一幅今天可能会遇到的幸福蓝图。如此一来,不论你面临什么事,这种想法都将对你产生积极的效用,帮助你面对任何困难,甚至能够将困难与不幸转为幸福。

中国寓言故事主要内容(篇6)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杀牛和杀羊都是屠杀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194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