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的文章
职场如赛场,奥运会的每一个比赛项目也都影射着职场的每一项挑战,每一个职场人士其实都身处在一场无形的职场奥运会中。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职场上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职场上的文章篇1:“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
他今年29岁,已经是世界500强企业联想集团的总裁高级助理。他21岁被当时全球最大电脑商戴尔电脑公司聘用,先后在3个重要部门任职。他200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曾是花旗银行10名“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他就是于智博,被媒体称为“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小学留级,中学排名倒数;9岁时父母离异,自小由爷爷奶奶带大;16岁时去美国留学,就读于一所全校只有50人的乡村中学。
小学留级中学倒数
9岁时,因为父母离异,于智博从上海转学到了成都,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转学时,我本应读小学四年级,但参加了当地学校的入学考试,成绩不好,结果又降了一个年级,从三年级开始读。”
转学初期,于智博听不懂“川音”,常常被同学们嘲笑,但这对他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一来老师及时制止了他们;二来他整天想得最多的还是去外面操场跑两圈,打打球。其他事情都没太放在心上,他说自己,实在太喜欢体育了。
对智博的学习成绩,父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父亲对他说:“80分左右就行了,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就够了,为了几分点灯熬油不值得。”
有一次,母亲参加了他的家长会,那次他考得很“砸”,综合排名在全班倒数第三,数理化成绩倒数第一,母亲回来后,狠狠地打了他。但即便如此,父母也没有以耽误学习为由反对他参加校田径队。
“小时候,是觉得好玩,中学时,体育成了我自尊心的避风港。”于智博当时是校田径队的主力,每天训练时的奔跑,是他释放学业压力和树立信心的渠道,“田径场上锻炼的意志和吃苦精神,是在课堂上体会不到的”。
两个月掌握美式发音
16岁的夏天,于智博成为美国俄勒冈州中部的密歇尔高中毕业班的一名留学生,但与最初“胜利大逃亡”的心境不同,密歇尔这个乡村小镇的现实让他“大跌眼镜”。
作为镇上唯一的一所中学,密歇尔高中是全俄勒冈州里规模最小的高中,“全校学生还不到50人,学校只有一座连排的平房”。于智博承认,他当时的心理落差挺大的。
语言关是于智博当时所面临的第一关,刚来美国的头3个星期,他发现自己原有的英语底子十分有限,同美国的老师、学生交流也很吃力。“我不怕出丑,跟着重复同学和老师所说的话,多与当地人交流,模仿他们讲话时的口吻和语气。”即便没有人的时候,他也在听录音并大声模仿。两个月的时间,于智博基本掌握了美式英语的发音,“年轻的时候,只要想学,挺容易上手的”。
从这所美国高中毕业班后,曾令于智博最头疼的数理化,竟让他“大出风头”。“美国高中三年级的数理化内容是我在国内初三就学过的,在那边,我考试基本上八九不离十地拿满分,还被提拔成数学老师的助教”。后来,同学间开玩笑时,会对他说:“我不是中国人,所以我不懂数学。”
留学一年后,于智博代表优秀学生团体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发言。之后,校长私下告诉他,若不是他最后用中文说了句“谢谢大家”,校长差点忘了他是位外国学生。
从三流大学到名牌高校
选择大学的时候,考虑到自费留学和成绩等个人条件,于智博选择了“一所又小又便宜的大学”——东俄勒冈大学。
大二时,于智博开始计划自己人生的下一步——转学去名牌大学深造。经过反复权衡,于智博决定转到密歇根州立大学,读供应链专业。“密州大不仅学费比其他同级大学便宜,而且它的商学院拥有全美排名第一的供应链管理系。”
进入密歇根州立大后,因为热心公益和成功牵头筹办了学校里第一届中国供应链论坛,于智博获得了学院里学生的个人最高奖项——每学期所评选的一名“最佳学生”。后来,这个论坛保留了下来,还成立了相关的奖学金。
从密歇根州立大学毕业后,于智博在戴尔总部工作了3年,25岁的时候,他决定报考哈佛商学院,gmat测试他考了3次才通过。
“人生有多个起跑线,也许我现在落后于人,但并不见得会永远落后于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匹配,才是最重要的。”于智博说,他最喜欢俞敏洪的一句话:蜗牛只要能够爬到山顶,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就是一样的。
海外大公司的职场历练
2009年,于智博在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求学生涯结束了,他邀请父母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由于母亲是单身,曾经有一次被拒签的经历,为了保证离婚多年的父母能够在哈佛有一次相见,于智博甚至动用哈佛大学校长给母亲写了一封邀请函,请母亲前往参加毕业典礼。
没有想到的是,远在重庆的母亲还是被拒签了。父亲得知了消息后对他说:“儿子,不要伤心,我们被拒签是因为国家还不够强大,如果中国有一天成为真正的大国,恐怕我们拒签的将会是别人。”
这话被于智博记在心上。
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这一年年底,也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生们四处求职的时间。在三成同学没有满意工作的时候,于智博一下子拿到了5家机构的聘书,分别是花旗集团、三星株式会社、lg电子、苹果计算机和美国篮球联盟(nba总部)。2009年,哈佛毕业之后,于智博选择了到花旗银行工作,尽管与其他4家公司相比,待遇是最低的,但是在他看来“工作中可以锻炼的能力和学到的东西是其他4家公司的数倍”。
在花旗,广阔的事业前景等待着他。然而2010年,于智博毅然作出了一个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决定——回国发展。
对于他的选择,父亲很赞成,他说:“在戴尔和哈佛,尽管有同事之间的合作,但主要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战斗。今后的岗位需要的是协调各方,进而领导多个部门,需要更多的韧性和付出更多的辛苦。”
在教育专家史青星看来,现在不知有多少父母还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纠结,而于智博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今天能否取得成功,是否能够取得喜人的成绩,与他曾经的过去关系不大。“未来的成绩决定于你现在迈出的每一步,而不是你曾经在起跑线上的表现。”
职场上的文章篇2:抱怨不能平衡工作与生活,实则是自我放纵的行为
要真正成功平衡工作与生活,惟一的方法就是:遵从内心的喜好,找到自己的使命,学着去欣然接受工作与生活之间的不平衡。
为什么每个人都如此关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呢?
坊间传言,按照上世纪50年代流行心理学的说法,工作狂都贪婪自私,注定死于心脏病。
事实并不真是这样。就像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曾经说:“人们死于厌烦、心理冲突和疾病,但他们不会死于辛勤工作”。如果你的工作很有意义,这尤其如此。
对于工作量过大的有害影响,大多数研究都依赖于对超负荷工作量的主观评估。它们没能理清研究对象对工作本身的理念和情感。让你厌烦的事情肯定会显得乏味。如果你讨厌自己的工作,你就会觉得任何的工作量都是多余的,这就像强迫一个人吃一大盘他并不喜欢的食物,还问他是否吃饱了。
从真正意义上讲,只有不享受工作的人才会觉得工作超负荷。同样地,如果你在工作中缺乏归属感,或者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成就感,哪怕一丁点儿工作也会让你觉得索然无趣。
也许,该重新定义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了,或者,至少停止考虑这个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
■辛勤工作可能是你最重要的职业武器
事实上,尽管你足够聪明,或者足以胜任某项工作,但仍然只有辛勤工作才会让你脱颖而出。工作狂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每种社会中都倾向于如此,哪怕像加勒比海、地中海地区、南美这样的落后文化也不例外。人类文明的每项重大成就,从文学到科学到体育,都是这些更为努力的人的工作成果。
巧合的是,他们根本不关心要去维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成就超凡的人寿命更长,他们很多人工作至生命最后一刻。毫不奇怪的是,世界上工作最努力的10个国家贡献了全球GDP的绝大部分。
■归属感是区分工作狂的利弊之所在
简单地说,对于你来说,哪怕一丁点儿无意义的工作,也比大量有意义的工作坏得多。工作与人际关系颇为相似:花一周时间做你讨厌的工作,就像与你不喜欢的人共处一周,都会让人心生不快。
然而,一旦你找到合适的工作,或合适的人,再多的时间投入也让人甘之如饴。做你喜爱的工作,你就会深爱这份工作,让你热衷于辛勤工作、更长时间的工作。如果你不喜爱现在的工作,就应该换另一份工作――职业转变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为时太晚 。
技术并没有破坏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而只是凸显了你的工作有多无聊,你过去的生活有多乏味。
你是否曾想过,即使在与多年未见的朋友共进晚餐时,在庆祝周年纪念日时,在看电影时,在第一次约会时,为什么你都会忍不住看手机呢?
原因很简单:这些事情都不如电子邮件、Facebook或者Twitter的内容更新那么有趣。现实生活被高估了,尤其与网络相比较时更是如此。技术并不只是消除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它还改善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应付工作而没有追求事业的人才会担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因为他们没能享受工作。
如果你有幸去追求自己的事业,而不只是应付工作,那么你就应该欣然接受工作与生活之间的不平衡。事业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目标方向感,而工作只是提供一份收入。工作承担着你做的事情;而事业却承载着你热爱的东西。如果你总是每天、每周、每月地算计自己的工作时间,很可能你就是在应付工作而不是在追求事业。
相反,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越是模糊,你越可能在工作上和生活中都取得成功。真正的事业不是一份朝九晚五的苦差事。如果享受自己的工作,你自然而然就会坚持工作。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消除工作与玩乐之间的界限。如果把工作和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谁还会关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呢?
■抱怨工作与生活之间没能很好地平衡,这不过是一种自我放纵的行为
我们生活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自我感觉良好,这种理念对于社会发展毫无意义。它源于对积极心理学的曲解,事实上,积极心理学推崇的是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而不是自我陶醉和自我放纵。这种曲解也说明了,为什么在西方国家,会有那么多人抱怨没能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以此来寻求关注。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东方与西方的对比研究方兴未艾。在日本、中国或新加坡等东方国家,通常,即使人们更为努力地工作,却很少抱怨工作与生活中的不平衡。在部分程度上,西方国家的失业问题和经济发展停滞,就是由于西方人优先考虑休闲娱乐而不是工作导致的。
总之,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这个问题,不在于你不能将两者分开,而在于你不能融合它们。其根源就在于,很少有人能够享受他们的工作。要真正成功平衡工作与生活,惟一的方法就是:遵从内心的喜好,找到自己的使命,学着去欣然接受工作与生活之间的不平衡。
职场上的文章篇3:有“效率”地工作
周四下午开始,Jackson的QQ就闪个不停,同学、老友不断有人跳出来,询问他周五下班和周末有什么安排。边聊边工作,半天的时间就荒废了。周四下班的时候,还有几个文件没有看,顺理成章地被推到周五。可周五刚走进办公室的大门,就接到任务被派往郊区处理一个紧急事故。周日Jackson在家猫了一天,一边听着音乐煮着汤,一边很不情愿地做着本周没做完的工作。等到下周一上班的时候,满脸倦容。
这是Jackson习以为常的工作节奏,一年下来,他的工作业绩排名很靠后,收入也大受影响。
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会出现类似的现象。珍惜时间,今日事今日毕,这些小学老师就开始教授的内容,很多职场人到退休的时候也做不到。
同是一个部门的同事,能力相当,工作环境相同,都是每天上班朝九晚五,但时间一长彼此之间的业绩会相差很大。
梳理一下每天的生活,我们会发现,很多时间都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上班打开电脑后30分钟的网上闲逛,中午吃饭前15分钟不能集中精力,下午2点之前没精打采,还有下班前15分钟收拾东西。这还不包括因为个人情绪问题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因为办公室政治产生的内耗,因为参加低效的会议而耽误的光阴。这些荒废的时间加在一起,会是个惊人的数据,若干年累积下来,直接表现出来的就是人与人之间银行存款的差异。
上班的时候不闲聊,点滴时间整合起来用,同时制定明确的日计划、周计划,知道每个时间段的工作重点,以及重要事情的截止时间,让工作在自己手中按部就班地进行,而不是被工作牵着鼻子走,这些都应该成为上班族的必修课。想领先于别人,更要有效利用一些休息时间,比如上下班的途中,等电梯的时候。更有人提出,一个人晚上8点到10点在做什么,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与其抱怨工作辛苦、赚钱少,不如从提升效率开始吧。
看过“职场上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职场励志文章精选
2.职场励志美文精选
3.励志职场短文
4.职场励志文字美文
5.经典工作励志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