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文章 > 祖国优美风光的文章

祖国优美风光的文章

时间: 克浩954 分享

祖国优美风光的文章

  千年的历史,千年的变化,沧海桑田,不过一瞬,而数千年的积淀,造就了现在优美的大好河山。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祖国优美风光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祖国优美风光的文章1:背起背包去旅行

  作者:潇轩听雨

  听说杭州的西湖很美,那是“亦把西湖比西子”的美,那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听说山东的泰山很美,那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听说北京的香山很美,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美……

  于是,在夏天的清晨,我要背起我的背包,带上最简单的心情,去观赏西湖,描摹雨后的荷花,倒映的垂柳,漫上著名的断桥,追忆白娘子与许仙最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我会坚持登上那一百八十多个台阶的泰山十八盘。吟诵千古名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验“五岳独尊”的雄伟,感受“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势;我要在皓月当空的时候,登入名岛—鼓浪屿,享受海风的吹拂,会静静地凝望粼粼的波浪,会在黎明的时候,远眺对面,看着宝岛台湾天亮……

  于是,在秋日的午后,乘着温暖的阳光,我要背起我的背包,唱着欢快的歌儿,去香山品味红枫,追逐飘零的枯叶,感受秋的热烈和奔放;我会去安静的湘西凤凰,感受古城的沧桑,和勤劳的人民共庆金秋的丰收,望着金黄的万顷稻浪感谢土地的馈赠。我要站在边城边静静的感触翠翠的真善美和傩家兄弟的憨厚;我还要去内蒙古草原,白天和牧民们一起赶着牛羊去放牧,累了、困了,随时可以舒服地躺在草原上,仰望蓝天白云,寻找鸟儿飞过的痕迹,好好享受蒙古包的独特……

  于是,在春天黄昏,我要背起我的背包,穿上淡蓝色的旗袍,撑一把素色的油纸伞,迎着初春的细雨,前往乌镇,走在古巷里,吮吸丁香花的味道,默念戴望舒的《雨巷》,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坐在乌篷船上,看江上的斜风细雨;我要在莺歌燕舞的四五月间,划着竹筏前往武夷山,去欣赏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春天,要背着竹篓和姑娘们一起去梯田采茶;于是,在冬日的阳光里,我要背起我的背包,带上画夹,去踏雪寻梅,看新梅吐蕊,静静地领悟梅之秉性:“梅花诗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要用这双手画下这国色丹青;我要在雪后天晴的日子里,用脚丈量我们祖国的屏障—长城,踏上这古色古香的长城,去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站在烽火台边,眺望我国辽阔的幅员,壮丽的河山……

  我要沿着长江和黄河的岸边,去追溯所有的源头,那是长江黄河的源头,那是炎黄子孙的源头,那是我们优秀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源头。要游览沿途的风光,看雄伟的南水北调工程,观长江三峡大坝的壮阔,听黄河奔腾的雄浑,直过三江并流,直驱三江源头……

  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祖国疆土,陆疆边线的两万多千米和八九个沿海省市,每一寸土都坚实地挺着祖国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承接每一个路过的行人。那是一个用脚丈量的世界,那是一个用心感受的世界。请带上享受的心,不必害怕一路艰辛,只需安静呼吸,这良辰美景,万里江山,任时间静止,看云淡风清……

  关于祖国优美风光的文章2:祖国这么大 我想出去看看

  作者:一根烟的落寞

  偏安于东北乡这方黑土地36年,我就像一条中年的狗一样,每天抻抻腿去上班,又吧嗒吧嗒的下班回家,出出溜溜的一天又一天,至今没出过山东省,更不必说“西湖、鼓浪屿、漓江、长城、敦煌、西藏、青海湖……”这些高大上的景点了,就连“北京”祖国的首都,这万人敬仰的地方,都没去过,总感觉有点辜负了人生的青春年华,辜负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上大学的时候,才20多岁,这个年纪有时间、有精力、有激情,有理想、有魄力,就是没钱,每月百十块钱的生活费,总是捉襟见肘,更不用“游山玩水”这么奢侈的事了。那时候,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便对祖国河山产生无限眷恋。这虽是一部文学著作,但是每个故事却也演绎了一个著名景点的历史渊源。写的文笔细腻,历史韵味感绵远悠长,读来让人感觉如饮醇酒,芳香四溢,口齿留香。带着历史的印象,去游览名胜古迹,要比单纯的看景强多了。

  比如在《白发苏州》中写道苏州城:“苏州缺少金陵王气。这里没有森然殿阙,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悄,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利,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

  在《西湖梦》一章里,则浸润足了哲学香气,揉碎了中国思想的精华,融化进了西湖。使我们去西湖旅游的时候,更有了更多期盼的元素。他这样写道:“一切宗教都要到这里来参加展览。再避世的,也不能忘情于这里的热闹;再苦寂的,也要分享这里的一角秀色。佛教胜迹最多,不必一一列述了,即便是超逸到家了的道家,也占据了一座葛岭,这是湖畔最先迎接黎明的地方,一早就呼唤着繁密的脚印。作为儒将楷模的岳飞,也跨身于湖滨安息,世代张扬着治国平天下的教义。宁静淡泊的国学大师也会与荒诞奇瑰的神话传说相邻而居,各自变成一种可供观瞻的景致。”

  其余的诸如《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沙原隐泉》《柳侯祠》《白莲洞》《都江堰》……写的更是出神入化,让人美景无限憧憬遐思。

  看的多了,就想毕业参加工作后,挣钱的时候,什么不干,也要出去看看。到后来,这学业也毕了,工作也参加了,工资也挣了,才发现挣的那点钱太少,又得开支,又得买房、又得说媳妇的,一块铜板得掰开花,一块钱的纸币我能攥出血来,总感觉这成家立业是大事,这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事儿,总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事,可以拖一拖,往后靠一靠。这一拖一靠就是好几年。

  好在这空当,跟着单位沾光,不花钱,山东省内的几个景点看了看,那泰山挺浑、大运河挺宽、刘公岛挺秀、南山大佛挺高、还有那台儿庄挺破,冠世石榴园太老,那地下峡谷挺深……,游览了这些地方之后,就再没出去。这是我整个36年的游览经历。

  再后来,打算结婚后,和媳妇一块出去耍耍。彼时,房也有了,家也有了,虽说也有房贷和饥荒,但这是上层建筑的事儿,可以往后拖一拖、靠一靠。但是生活就像磨面,“不是驴不走就是磨不转”,婚后,又总是要不上孩子,这一来,求医问药难免花钱,对于山河大地既没心情、也没经济条件去游览了,于是我的旅游计划又搁浅了。只能,在朋友圈里看看桂林山水、漓江风月了。

  豆豆出生后,我和媳妇说:“祖国这么大,我得出去看看了”,媳妇说:“等着豆豆大了再去吧,到时候,领着她出去开开眼界,长长知识”,我说:“现在去吧”媳妇说:“现在孩子小,不懂事,出去看了也记不着,大大再去吧”。我有点懊恼的说:“豆豆五六岁可以出去玩的时候,再养了二胎,这要什么时候才能出去?”媳妇说:“中了,别叨叨了,不好好看孩子,整天的想出去耍,像过日子滴?”。谈话就这么结束了,按照这么个逻辑,等着二胎娃娃养出来,再长大了,再出去旅游,估计在十年之后了。

  昨天,我和媳妇聊了一会天,算计了一下,我们要孩子晚,估计我们孩子上大学的时候,我们也就临近退休或者可以办理个内退了,待到那时候,去孩子上大学的城市,租个房子陪着孩子上大学。我想那个时候,时间就会很宽裕了,就可以去游览祖国的山山水水了。

  想到此,我有些无奈的笑笑,总想亲近亲近祖国这山山

  关于祖国优美风光的文章3:庐山之旅

  作者:waphk

  一年一度的公司旅游又到了,今年选址于庐山。在此想以本篇小文记住庐山的风景,此意一也;再则,也想练一下久违的笔了,已经多年未练了,此意二也。也希望从此经常练练笔,理理思绪,感悟人生。

  汽车途经江苏、安徽、湖北三省,终于到达江西九江,踏上了这片红土地。江西与湖北之间仅一江之隔,由九江长江大桥连通,近距离的遥遥相望,生平还是第一次体会。

  次日到达庐山,换乘本地旅游车,经过漫长的旅途及396个山麓弯道,终于到了我期盼已久的庐山。庐山没有泰山的宏伟,没有黄山的俊秀,但别具一格。“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好一派迷人的景色。庐山是由无数个群山组成的,汽车行于群山之间,我不得不感叹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将道路修到这么高,这么远,可见得有多么艰难。

  此次游庐山,晴空万里。蓝天、碧水、层叠不重的山峰,好像身处于仙境之中。人们都说“匡庐山水秀天下”,庐山素来是以她的美丽与云雾闻名于世的。远远望去,庐山的山真奇啊,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像老人,像手指,像雄鹰……庐山的山真秀啊,满山苍松翠柏,像一棵棵新鲜的竹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美就在于她的神秘,她的飘渺。

  来之前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来,我到过山东的泰山、温州的雁荡山、福建的武夷山、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总之,玩山总没有玩水轻松,我怕累。后经朋友的劝说还是鼓起勇气来了,现在想来,这么美丽的山还真不枉此行。

  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名山。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庐山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21.9℃,为著名避暑地。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年平均雾日190天,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称。庐山各处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汉阳峰海拔达1474米,且山上树林密布,山下江湖环绕,加上常年雨水多,空气湿度大,使夏季山上山下的气温差异较大。每年盛夏,鄱阳湖盆地赤日炎火,最高气温可达39℃以上,而山上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6℃左右,早晚常在15—20℃之间。从挥汗如雨的山下来到凉爽宜人的山上,真是两重世界两重天,正如白居易所赞:“初到恍然别造一世界者。”

  秀峰由香炉、鹤鸣、双剑、姐妹、文殊、龟背诸峰组成。志载南唐中主李璟少年时曾在此筑台读书,继帝位后在读书台旧址建寺,取开国光兆之意,名为开元寺。清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南巡,手书“秀峰寺”匾赐寺僧超渊,此后改名为秀峰寺,俗称“秀峰”,为庐山山南五大丛林之一。秀峰不但峰秀,而且瀑秀、峡秀、潭秀、林秀、石秀、寺秀,诸秀汇集,各施其妍。向北仰望,双瀑高挂。一称“开光瀑布”,如匹练悬空,倾泻于鹤鸣、行龟峰之间。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的就是此瀑,一称“马尾水”,悬于双剑、文殊二峰之间,瀑水被二崖紧束喷洒,如骥尾摇风,故得名。峡壁之上,历代摩岩大字题刻瀑布,其中以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第一山”和“青玉峡”六字最为珍贵,仅一“山”字,就可躺一人。不远之处,还有庐山温泉玉帘泉等。秀峰寺不但古木参天,建筑挺拔,风景优美,而且古迹繁多。南唐中主李璟读书台,清代康熙南巡时所辟的双桂堂,以及聪明泉、浴仙池等,被列入国家级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达144处,自唐迄今的历代摩岩石刻,更是中国古代书法家的露天展览,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著名的有唐代大和年间的石刻观音像、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黄庭坚的“七佛圣”、王守仁的“记功碑”,以及米芾的“第一山”和康熙的“秀峰寺”等。

  由于行程安排和时间关系,一群人在导游的带领下直奔景点。首先来到碧龙潭瀑布。

  庐山瀑布有许多以“龙”字为名,如“卧龙潭”、“神龙潭”、“乌龙潭”、“黄龙潭”等。在距庐山牯岭约10多里处的重岩幽林中有一巨大的池潭,这就是“碧龙潭瀑布”,也即王家坡瀑布。这个瀑布是在二十年代初由一个砍柴的樵夫发现的,此后四方游客争相观赏,被视作山北绝胜。其水来自梭子岗北麓,由于这里层岩叠石,水流一路逶迤环绕。在注入碧龙潭的上段,分成三屋挂瀑,而每层分为两条似白练般的悬瀑,连成数十米长,犹如双龙倚天,俯坠潭中。潭旁建有“观瀑亭”。在潭中还有一巨石横列,站在石上可东望鄱阳湖。

  黄龙潭和乌龙潭里面的水碧绿碧绿的,像块翡翠似的。我们又接着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三宝树的面前,由黄龙潭沿林间石阶上行约300米即到三宝树。此处浓荫蔽日,绿浪连天,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二棵是柳杉,树龄600余年,一棵为银杏,树龄1600年,主干数人合抱不拢,形同宝塔。三宝树相传为千年古可柯,树下石碑上镌有“晋僧昙诜手记”6字。宝树已被重点保护。它要几个人合抱才能知道它有多粗。我们又来到了龙首崖,龙首崖拔地千尺,危峰丌立,怪石峰峋,一块巨崖直立,跟另一块石头横断其上,直插天池山腰,势如苍龙之首,气势非凡。站在崖山,可以领略庐山的风光,看苍松翠柏长得郁郁葱葱。接着,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又去了五老峰,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它根连鄱湖。很远便可看见那气势磅礴的五老峰,远看真像五位老人,有垂眉入定的老僧,有昂首高歌的豪士,有俯首苦吟的老人,也有悠闲钓鱼的,经过长途跋涉,峰尖触天,五老峰海拔1358米。我们终于登上了峰顶上,看刚才走过的地方,心里特别欣慰。站在五老峰上,四处遥望,山间绿树红花,眼前云雾迷蒙,真是仿佛走进一幅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中。

226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