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文章 >

写故乡的随笔散文:故乡秋园看桃花

时间: 莉莎1168 分享

  学习啦:在作者的故乡,桃花是最诗意的风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乡秋园看桃花》这篇文章,跟随作者来了解一下他的家乡吧!

  关于苏北故乡板浦的写作题材,一如善后河、古盐河里的水浪涛涛,真是言之不尽。

  近些年来,连续在全国各报刊、杂志、微信平台共发表了一百多篇故乡的文章。在文字中,我大篇幅深情的、详细的,描述了故乡的美食、历史古迹、古树、小巷、街坊亲友以及风土人情······

  我心灵的版图上,我笔下的故乡,唯独不曾从花草开始。

  今天,我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故乡秋园看桃花》这个题目。

  栖身在江南无锡一隅,常常让我默想或

  者眷念的是故乡秋园的桃花。

  在江南无锡,我无数次,眺望故乡那秋园里的大片大片粉红的桃花。

  睡梦中,我梦到的尽是故乡熟悉的、亲切的,桃花的影子;在睡梦中我也仍然看见故乡秋园的桃花,在春风中摇曳。

  桃花是故乡最诗意的风景。

  故乡是一个千年古镇,一个多梦的地方。故乡的名字叫板浦。

  在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春天里,故乡有许多可去、值得去的地方,但最让人沉醉、心往神驰、魂牵梦绕、荡漾着春心的,还是秋园里的桃花。

  故乡的秋园里的桃花,始终撩绕着我的情怀,打动着我的心。

  在故乡,春天花儿开的额外热烈的,当首推秋园桃花。秋园万树竟开,灿烂若朝霞,十分壮观。桃花上的蜜蜂也来凑热闹,翩翩起舞,别有一番情趣。桃花时节,游人如织。

  秋园坐落古镇板浦南郊。秋园颇有来历。外地人却鲜为人知。翻开地方志。地方志记载如下:秋园淮北第一名园,占地一百多亩,近方形。民国时期国民党两淮盐务管理局长繆秋杰所建,取繆氏名中“秋”字为名。

  繆秋杰(1889----1969)字剑霜,号青霞,祖籍江苏江阴,出生于上海······1939年在日军侵占板浦前夕,国民党灌云县奉行了错误的“焦土抗战”政策,在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守维的直接指挥下,由自卫团连长陈少山带人将秋园内遍浇汽油后点燃炸药,使秋园毁于一旦。

  1996年底,在县、镇有关部门以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只建成一座仿古大门,其上由繆秋杰的女婿,曾任国家农牧渔业部长的何康题写“秋园”二字。

  我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但我却是一个多情多义的人。我喜爱桃花,钟情于桃花,我对桃花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偏爱。

  我一直坚信。有桃花的地方,一定有桃花佳人,一定有感天动地的桃花故事。

  仅用两段典故佐证。

  例如: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罗贯中在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里写道:张飞在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天告天,焚香再拜,结为异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传颂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拜。

  再如:唐代文人崔护的“人面桃花”的故事。

  相传,崔护怀才不遇,多次应试不第,名落孙山,心情非常郁闷,在一个春天的午后,他独自闲逛到都城南郊,来到一棵桃花树下,由于走得久了,口渴难忍,就向一位面如桃花绝世的女子,讨口水喝,那美丽佳人欣然应充,两人四目相视,含情脉脉,甚有难别之感。落魄的文人崔护在内心发誓,一定娶佳人为妻。

  第二年,又是桃花盛开时节,崔护再度探访,遗憾的是双门紧闭,红颜无踪无影。

  惆怅万分的崔护,于是在门扉上题写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一段时间,崔护又去,突然听见屋里有哭声,一位老者出来问:你是崔护吗?我的女儿自从拜读了你写的诗,相思成疾,一命呜呼!”

  崔护听了,顿时泪流满面,伤心欲绝。忙进屋祈祷,那美少女,竟然神奇的,复活过来,他俩终于成为眷属。

  如此传奇色彩,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成了一个千古传颂不绝的佳话。

  古人写桃花的高手不少。

  白居易有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苏轼有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古书也有桃花的痕迹。

  《诗经》中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秋园里的桃花蔓延着人文气息。桃花与文人结下不解之缘。

  《板浦春秋》作者姚祥麟、《古镇的记忆》作者吕秀彬、《苍梧晚报》海州湾的副刊编辑杨树民、镜花缘纪念馆杨光玉杨馆长、《灌云方言及其现代释意》作者殷然都曾经来过秋园。他们都留下了动人的、绝妙的诗篇。

  依稀记得,我还没有走出故乡时。荣幸的我,每年的三月里,我都要择得半日空闲,相约三两知己或独自一人,优哉游哉,前往秋园去看桃花。

  从我家出发,先走出小巷,到新民路,一直往南,走到金鼎饭店。往西走到头,再直走一百米左右,十几分钟的路程,便到了秋园。

  一进入秋园,我就被震撼、被吸引。

  放眼望去,眼帘里是一望无际粉红的桃花。徜徉在秋园里,面对满眼的桃花,如梦似幻,引人遐想。谁还能记得尘世间的繁华、工作的烦恼、生活的艰辛、浑身的疲惫。

  置身于秋园,仿佛秋园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置身于秋园,不知今夕何夕?

  我贪婪的看着秋园的桃花,就像看着自己心仪已久的姑娘一样,乐不思归、流连忘返。

  故乡秋园,是我寄身的家园和灵魂的归宿!

  离乡久了,可是桃花情结仍然盘扎在我那一颗游子的心坎上。

  故乡啊,我多么渴望自己能像一尾鱼,游到你的身边。

  彻底关掉手机,远离电脑。在桃花深处,搭一间茅草屋,备一壶镜花缘老曲,醉卧秋园。日日与桃花为伍,与桃花相伴,与桃花结为好友,沐浴春风,悠然自得,吟诗作赋,或者泡上一杯云雾茶,浅斟慢饮。任凭尘世浮华,笑看秋园桃花······

作者:潘友国

  公众号:前沿作家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