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民俗文化>歇后语>

中考俗语谚语歇后语

时间: 玉珊879 分享

  现在俗语谚语歇后语都成为中考的考点了,要想考好中考,俗语谚语歇后语肯定是要记一记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中考俗语谚语歇后语,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俗语

  买了便宜柴,烧了夹生饭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按下葫芦起来瓢

  八字没一撇

  半斤对八两

  半路上出家

  饱汉不知饿汉饥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笨鸟儿先飞

  鼻子气歪了

  比登天还难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死人多口气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兵败如山倒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急乱投医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中考谚语

  1.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发音】:bǎi chǐ gān tïu,gâng jìn yī bù

  【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示例】: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之势也。 ◎宋·朱熹《答巩仲至书》

  【近义词】:再接再厉

  【反义词】:每况愈下、固步自封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状语;比喻即使取得好成绩,还要努力

  2.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发音】:bīng dî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出自】:高阳《胭脂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近义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

  【反义词】:浅尝辄止

  【语法】:复句式;作主语、谓语;比喻事态的严重不是一时所致而是长期造成的。

  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发音】:bù rù hǔ xuã,yān dã hǔ zǐ

  【解释】: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示例】:中国人有一句老话:“~。”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毛泽东《实践论》

  【近义词】:亲临其境

  【反义词】:胆小如鼠

  【语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

  4. 吃一堑,长一智

  【发音】:chī yī qiàn,zhǎng yī zhì

  【解释】: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出自】:明•王阳明《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近义词】:失败乃成功之母、上当学乖

  【反义词】:重蹈覆辙

  【语法】:复句式;作主语、谓语、分句;用于总结经验教训

  5.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发音】:chǐ yïu suǒ duǎn,cùn yïu suǒ chánɡ

  【解释】: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出自】: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示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但古人云:‘~。’我们只要尽忠辅佐闯王,总还是有可用之处。”

  【近义词】:尺短寸长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定语;比喻各有所长

  6. 初生牛犊不怕虎

  【发音】: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

  【解释】: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出自】:《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

  【示例】:天禅年方十七岁,正所谓“~”,催开战马,摇枪冲杀过来。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近义词】:无所畏惧、敢作敢为

  【反义词】:胆小怕事

  【语法】: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分句;一般形容年轻人

中考俗语谚语歇后语

现在俗语谚语和歇后语都成为中考的考点了,要想考好中考,俗语谚语歇后语肯定是要记一记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中考俗语谚语歇后语,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俗语 买了便宜柴,烧了夹生饭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按下葫芦起来瓢 八字没一撇 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67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