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文 > 作文大全 > 书信作文 > 写给某某的信 > 如何给大学写信

如何给大学写信

时间: 冰璇1000 分享

如何给大学写信

  大学是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学生们完全是自主的成长。大学的时光总是学生们难忘的时光,即使多年过去,我们心中仍然有可爱的大学校园。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给大学写信范文,欢迎阅读!

  给大学写信范文一

  清华:

  你好!

  和你的故事要从头说起,虽然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开头可言。那年,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被清华降分录取。夏天自己拎着大包小包来学校,报道的地点已经有媒体围追堵截,要求我畅想校园生活,我那时说“记录生活的日子结束,生活开始了。”——奋不顾身飞蛾扑火,有“时间开始了”的自我感动劲儿。

  如今我已大三,却还没有真正融入校园生活。现在在学校还常常迷路,同学讨论的成绩与保研,我也大都一头雾水。嘟嘟囔囔对学校的不满却说了很多,拿人不手软,吃人不嘴短。时值百年校庆,我想说给学校的,也不是感恩与颂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怨言。

  因为身在学校,所以不能仅抱怨些片儿汤的话。白衣飘飘的年代没了,就别再紧紧拽住时间的裙角嗫嚅呻吟;学术之不知礼之不存,也已经没有再捶胸顿足的必要;大师离去,微斯人吾谁与归。大势如此,学院当然不能幸免,所以也别再长歌当哭了罢。

  然而,除去以上这些,我对大学仍有抱怨,仍有不满,仍有震恐,仍有大惊小怪,仍有不情之请。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喜欢拽着人聊政治。当然,大部分情况是我支离破碎地复述着我在网上看到、饭局上听到的只言片语,骇人听闻。我的同学们总是左顾右盼坐立难安,一副盼着人把他们解救走的样子,实在被逼急才敷衍笑道:“中国就是这样的。”

  我那时还觉得奇怪,二十出头正是对政治敏感的时期,即使是纯生理上也应有些喷张和兴奋,可他们是如此漠然或畏葸。那时,常常涌到我嘴边的话是:“你们到底在怕什么?”

  现在我发现,他们并不是漠然,我的同学们不是不关心,而是自动维护着政府——仿佛维护着自己将要继承的遗产。清华人是可爱的,愤青少,领导多,内心大概还是有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悲壮,表现出来却是高屋建瓴,虚头八脑的老干部摸样。

  陈冠中的小说《盛世》里有个叫做韦国的青年人,理想是进入中宣部,因为“一个国家民族不能只靠物质力量,还要有精神力量,人民才会团结在一起。硬实力重要,软实力一样重要……我是学法律的,可以替中宣部的每一项决策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配合依法治国的国家政策。”

  韦国加入读书会,组织同学有系统的驳斥网上反动言论,举报反动网站,举报“危险”教授。是年青一代的美丽领袖。

  韦国说:“我今年已二十四岁。二十岁那年我做的十年计划,正一步步实现,但我不能自满。毛主席三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中共中央局五个委员之一。这样一想,我知道我要加倍努力了。”

  我身边就有韦国这样的年轻人,越是高等的院校,就越多的如斯荒谬。这也不难理解,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

  我曾经旁观过学校的干部们做事,与教育和世俗标准下少年得志的成功者打过交道,他们毫无障碍地接受学校给予的一切价值观,自诩主流,一百年不动摇、一百年不怀疑;他们青出于蓝地运用官场技巧与规则,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有时,我看着他们滔滔不绝地在课堂、在会场说些“主流价值观”的话,心想:“他们真相信这些,真可怕。”过了一会儿,又打了个寒战:“他们其实并不相信这些,那就更可怕了。”

  天真与成熟、愚昧与清醒、单纯与复杂、糊涂与揣着明白装糊涂,我无法分辨他们是哪一种,也无法分辨哪种更可怕。

  可是,你分辨,或者不分辨,他们就在那里。我的同学们,我的精英同学们,以后必然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学术圈或者官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手握生杀大权。空气中有种紧张的成分,未来里藏着某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

  百年校庆快到了,学校里大兴土木黄沙飞扬,新的大楼和建筑一天天显现规模,学术成果在日夜赶工,我刚路过操场,看到四千人规模的团体操在训练彩排。

  百年建筑清华学堂去年年底在修缮过程中被烧,现在仍罩着绿色的大罩子,依稀只能看见脚手架。忽然想到,“”时清华“百日大武斗”中损毁的建筑,也早就被修复痊愈了吧。记忆失,而永远不会复得。回顾既往岁月,将会把历史理直、理顺,甚至磨灭,下一个百年,又不知后人会怎样回忆起现世。

  百年校庆快到了,逢此盛世,锦上添花的话也不缺我一个人来说,泼冷水却是我所擅长的。往小了说,“母校就是你每天骂八百遍,但不许别人骂一句的地方”;往大了说,“为何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么,就此搁笔,是动情是矫情,就听收信人的吧。

  蒋方舟

  20XX年XX月XX日

  给大学写信范文二

  亲爱的校长:

  您好!

  我一时不知道使用怎样的好词好句,才能表达我对您的尊敬,以至开始写这封信时,激动得双手发抖,脑袋空白。

  请原谅我的冒昧,在大学里读书十年,我从来没有机会与大学校长面对面交谈。作为一校之长,您事情繁杂,时间宝贵,来去匆匆,微末学子,岂敢耽搁?我常常想起上大学与同学同窗共读的美好时光,毕业后,一晃春花秋叶二十载,其中甘苦冷暖,悠悠自知,而未尝稍忘大学朝气蓬勃、激情四溢的日子。大学时代是一个人进入青春期后,由青涩而成熟的最美好四年:青春萌动、思想激扬、爱恨交加、情感深挚,在人生中铭刻着最难忘的记忆。大学生涯不止步于学习书本知识,而更要前行于探索未知的世界。我甚至斗胆认为,在大学里,埋头学习教材是次要的。大学之精魂所在,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言,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学课堂,更应以独立之精神激发自由之思想,充分涵养学生的丰雅情致,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大学是思想殿堂,而非生产车间;大学教师是精神引路人,而不是技术师傅。我并无看低技术师傅之意,学各有所长,问各擅胜场。只是想说,大学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环境,自由人格。在郁郁葱葱、丰积厚载的校园里,一名学生要培养成独立人格,要学会独立思考,不从众,不流俗,于众声喧哗中,保持理性而能谦恭自然。作为一名大学生,还应在与同学相处中培养圆融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与老师交往中碰撞出独特的思想火花;在望着学术大家的背影时激励自己为人生理想而付出加倍的努力。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给大学校长写一封信,开篇即繁冗如此,实感惭愧。以上陈词,思之实无新意,拾取前辈贤哲之牙慧已。

  余生也晚,闻寡识浅,不敢以自己之粗陋,以扰尊者之清幽。大学校长之名,神圣而远扬,说到大学校长,我就会想到蔡元培、就想到胡适、就想到梅贻琦、就想到张伯苓。这些前贤不仅是学术大师,还是令人景仰的师长。时逝物移,花非木故,虽然没有生在那个时代,没机会聆听这些前辈的教诲,但他们精神之高洁,思想之深刻,胸襟之宽容,举止之娴雅,谈吐之清幽,为人之真诚,对学生之爱护,为民族之深切忧心,现在读到或听到,追慕之心仍绵延不绝。一国之学术,一国之文明,一国之发展,现代大学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在抗日烽火正绵延不息的时代,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大学精神,仍能在艰难困苦中得以薪火延续,那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成为新时代重要的知识储备,至今仍然代表了中国大学教育的最高水平,从那时走出来的各行业学术大师,令人想望而惭愧。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大学,各种硬件设施比过去完备了很多,但是整个社会,上者,下迄布衣,无不为大学教育的相对失效而感到迷惑、不解、且痛心。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作为一校之祭酒,一定也在不断思考着。微者如我,亦未敢忘忧。

  时代在变,大学校长也在变化,而且变化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程度,做秀和逗哏如北京大学周其凤校长,写歌、磕头、低级发言,各种怪招迭出,负面新闻不断,在为新闻媒体增加下脚料同时,也让人惶惑:难道我们景仰的大学校长可以这样吗?因为时代喧嚣,大学校长就要吵闹吗?因为明星爱做秀,大学校长也要劈腿吗?前者北大邹恒甫教授于微博频频爆料,指责北大有种种污秽。这不仅北大师生所痛心,北大先辈所羞于听闻,我作为处江湖之远者,也吁叹不已。作为一所学术、思想的中心,北大自应与其他行业有所区分甄别。古哲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一校之尊,应知“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博雅稳重,知止安定,而不能混同于车浆贩水鸡鸣狗盗。

  现代文明社会,人之职业分工数以百千,但需各安其分,各谋其事,恪尽职守。则社会行之有序,文化播焉,文明兴焉。说学逗唱捧哏甩包袱是相声演员专长,奇装异服浓妆艳抹是明星的行头,跨栏冲刺是田径运动员的本分,各有各的专业特点,出此则怪魅乱舞,道泯德失,思想混乱,社会失常。大学是思想与学术的殿堂,大学校长作为思想与学术的最高引领者,应博雅稳重大气度,虽千流萦绕而不自靡。以此才能于浊流不息中,渊澄取映。大学校长如果不能做到精神独立,思想自由,则大学小矣;如果国家不能乐殊贵贱,礼别尊卑,则庙堂隳矣。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历史长度,中国文明也有博大精深内涵,不该斤斤于短暂得失,不能执著于简单物质与金钱的考量。我心目中的大学校长形象,博识而谦逊,优雅而质朴,诚恳而坦白,认真而执著,严肃而友爱。时代虽然喧嚷,但思想之锥锤深藏。

  以上寥寥,浑而且沌。不揣冒昧,进于尊者。庶其一二,或可嗔哂。

  匆匆,不赘。

  即颂:身体康顺,诸事咸宁!

  学生

  20XX年XX月XX日

点击分享下一页 给大学写信

3413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