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16党风廉政建设热点辨析心得体会

时间: 小花821 分享

  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共同任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党风廉政建设热点辨析心得体会,欢迎参考。

  2016党风廉政建设热点辨析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强调,党的地方委员会应当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委(党组)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部署和重大举措。但一些人对主体责任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主体责任仅仅指单位集体的责任,与个人无关。此外,还存在对责任内涵、问责标准、责任形式认识不清的问题,有必要予以辨析。

  就责任的归属主体看,党委是承担责任的主体,这里强调的是集体责任。但党委作为一个集体人格由党委班子成员组成,其承担的职责通过党委组成人员来行使。党委组成人员包括党委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班子成员,有着不同的职责分工,除了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通过会议和其他形式行使集体职权。这样,党委组成人员在各自承担一定责任的同时,又根据不同的分工和责任,分别承担属于自己的一份集体责任。在这种“一岗双责”中,尤其需要强调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因此,区分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就会导致主体虚位问题。如果出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重大问题上失职等情况,需要依照有关规定予以追责,就不能以集体名义搪塞敷衍。

  主体责任中的责任内涵,既包括有关主体必须履行的职权和义务,也包括对职权履行结果的责任承担。有权必有责,权责相适应。这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党委作为一个主体,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另一方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效果要纳入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对于履职不力的情况应启动问责程序。现实工作中,一些地方党委偏重于抓经济工作,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抓得不紧,甚至有的地方纪委也承担起招商引资任务,偏离了监督职责。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决不能只看经济指标而忽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可加强典型案例通报,增强责任制的威慑力,督促党风廉政建设有效推进、反腐败职责切实履行。

  就问责标准看,判断主体职责的履行是否到位、是否需要追究责任,既要对有关主体履职行为进行考核评价,也要结合履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评判。落实主体责任,关键看行动,根本在担当,其目的是督促各级党委切实承担起全面从严治党的职责,形成勤政廉政的良好政治生态。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导致遏制腐败效果不佳。因此,考核评价除了要考查履职程序和实际作为,还应结合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结合违纪违法案件的多少和腐败程度的轻重来综合判断。

  就责任形式来说,既包括政治责任,也包括法律责任。党纪严于国法,是进行主体责任追究的基本依据。但也应注意,不能以党纪代替国法,对违法行为必须依法追究。对于不能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要依据党内规章制度进行问责;违反国家法律的,还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交由司法机关查办。

  2016党风廉政建设热点辨析心得体会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把反腐败斗争提到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厉行八项规定开局,打“老虎”拍“苍蝇”,形成雷霆万钧之势,极大振奋了党心民心。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正风肃纪的发条越拧越紧,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少数党员干部认为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太严了,紧箍咒太紧了,反腐败太过了,出现“过头论”等错误论调。有的认为打“虎”打狠了,干部查多了,过头了,搞得干部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有的认为抓作风抓严了,矫枉过正,搞得“为官不易”,甚至“官不聊生”。

  以上错误论调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和社会上有一定市场,其目的就是希望调整当前出重拳、下猛药、强力反腐的方针政策,让正在拧紧的作风建设发条松下来,正在发力的反腐败战车停下来。如果不及时纠正此类认识,任其蔓延,势必损害反腐败业已形成的良好氛围和大好局面。

  “开弓没有回头箭”。腐败问题是大问题,是大病、重病、顽疾。只有大病大治、重病重医,用猛药祛顽疾,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体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做清醒人、明白人、局中人,坚决破除“反腐过头论”,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正如所强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宗旨与腐败水火不相容,反腐败必须除恶务尽。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何时候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腐败的存在和滋生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破坏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反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给予高度评价”,“全党同志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够自信”。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目前,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阶段性胜利。但总体来看,腐败生成的基础尚在、反弹的力量犹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因此,反腐败不仅需要有坚强的定力和毅力,还需要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和勇气,以达到减增量、压存量的效果,正如所指出的“惩治腐败这一手必须紧抓不放、利剑高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一鼓作气正当时。如今不是反腐鸣金收兵时,而应是继续“穷追猛打”,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健全完善制度,深入开展纪律教育,狠抓执纪监督,养成纪律自觉,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明确指出,“要用铁的纪律整治各种面上的顶风违纪行为,有多少就处理多少”。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廉洁用权,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同时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立“明规矩”、破“潜规则”,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标本兼治,净化政治生态。

  “坚持坚持再坚持”。反腐败越彻底,党和国家就越充满希望。“这是一场必须赢的较量”。横下一条心,一鼓作气,不给腐败分子喘息之机和回旋余地,就能乘胜前进。反之,如果认为“差不多了”、“摆摆姿态”,或是受到一些反对势力的干扰和影响,就可能前功尽弃、功亏一篑。这非常值得我们警惕!

  2016党风廉政建设热点辨析心得体会

  党的以来,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正风反腐,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发展速度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一些地方经济增速放缓,社会上因此出现了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等谬论。

  正风反腐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发展仍是解决我国当前问题的关键。如果不能把经济搞上去,进而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同样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腐败问题,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仅会损坏清正廉洁、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终究也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大正风反腐力度,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正风反腐有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腐败本身就是破坏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从现实情况看,虽然反腐败在短期内会使一些行业受波及,尤其是高端消费领域,因“三公”经费压缩、民间埋单的“腐败消费”下降而受到影响。但若是任由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必然对经济结构转型产生掣肘。从长远来看,反腐败带来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必定会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只有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不断改善和优化市场环境,才能吸引更多中外投资者进入市场,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大动力。可见,反腐败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反腐败提升了政府形象,增强了民众信心,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毫不动摇地坚持反腐倡廉和经济发展的“力度统一论”,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穿于湖北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抓住经济领域中最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连续出台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划定权力清单等一系列举措,使湖北成为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各级政府改变行政方式,更多地依靠市场而不是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问题,由此极大地释放了经济增长动力,降低了市场交易活动成本,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5万亿元,由“十一五”末的全国第11位上升为第8位,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湖北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正风反腐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是拉动了消费健康增长,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了企业创新创业,由此有力地驳斥了反腐败影响经济这一谬论。

  厘清模糊认识,修正错误观点才能更好推动发展。历史反复证明,越是进入改革发展的深水区和攻坚期,越是要重视厘清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越是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观念。要引导人民群众消除“反腐败抓过头了,不利于发展”、“先致富,后治腐”、“经济要上,反腐要让”等错误认识。要引导党员干部破除“腐败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腐败是发展经济的润滑剂”等错误观点,自觉把防腐治腐理念寓于湖北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的决策和举措之中,统一谋划、整体推进,通过正风反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通过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正风反腐创造良好条件。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只要保持政治定力,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全党上下齐心协力,人民群众鼎力支持,就一定能够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猜你喜欢:

1.党风廉政建设热点辨析心得体会

2.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热点辨析心得体会

3.党风廉政建设热点辨析部门心得体会

13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