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基层工作者三严三实心得体会3篇

时间: 若木635 分享

   作为基层工作者,“三严三实”总体上围绕“先做人、后做事”的逻辑关系来要求的。为此谈谈心得体会。本文是小编带来的基层工作者三严三实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
  基层工作者三严三实心得体会一:

  从个人角度理解,“三严三实”总体上围绕“先做人、后做事”的逻辑关系来要求的。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工作者和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来说,在与群众的言谈举止和处理日常村级事务是更应该将这一信念落实于实践之中,而不是仅限于文件和汇报材料当中,不应当沦为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俗套中。

  “三严”:

  1、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自身理论和时政知识的学习,提升自我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政策理解能力,在与群众的沟通中能够更好地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让群众切身感受的国家在关注百姓,在关注“三农”。同时还需要提升道德境界,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不要让政府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2、严以用权,就是要管理好手上的公章,慎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应当坚信“掌权是一次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用权是一次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不要让差错在我的岗位上发生,不要让我的公章盖在为己谋私的文件证明上,虽说手中没有多少实权,但是一点一滴都应当践行“权为民所用”。3、严以律己,就是要常自省,常反思。严格遵守党纪国法,牢记党员干部纪律条例;时常反省有没有延误领导交办的工作、有没有让应当办理的事情在我这里堆积。常反省,常悔过,牢记百姓于心。

  “三实”:1、谋事要实,在为村级事务谋划发展建言献策时要从实际出发,建议和意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脱离农村发展实际。在我村“鲍家园”美好乡村建设的第二年,作为村里一员更应当让自己的建议符合我村发展实际。2、创业要实,要做到敢于担当,甘当奉献,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应当坚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虽然目前作为个人而言在村级事务中还没有创业的时机,但是还是拥有一些带领我村脱贫致富的创业思路:可以依托我村百年板栗园发展板栗初加工或深加工项目,打造新丰板栗文化;亦可利用我村百亩桑葚果园基地发展桑葚果精加工等。3、做人要实,要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群众真诚、对同志战友坦诚、做到公平公正。在村级日常工作中,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中坦诚相待,用自己的真诚老实赢得群众的信任,真正将群众路线走到群众的心里。

  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作为基层工作者和一名年轻的党员同志更应当坚定“老实做人、踏实干事”的信念,将习的要求践行与生活和实践中,成为照亮自己“村官”生涯中的一盏明灯。

  基层工作者三严三实心得体会二:

  习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不仅字里行间传递着人民群众的强烈心声,更饱含对广大干部的殷切期望。

  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出身于民的“原点”,常怀“修为”之心,才能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履职担责,实现人生价值。

  勤于修身,分分秒都不能放松。对法纪的敬畏,既是块“护身符”,又是道“护栏”,自己认识到位、警戒到家了,不仅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也能把自己的经验感染和教育身边人,“治好家”并“站好岗”,一人带头铺好路,确保大家不跌倒,共同战胜歪风邪气。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许多“腐败窝案”往往是领导带坏了“方向”,走错了“路子”,修身有问题,容易导致家破人亡、事业抛荒的惨状。

  积极作为,一丝一毫都要用心用力。个人能力要常学常新。学习先进理论、尖端技术和身边榜样,才能学研用结合,提高理论素养和干事潜能。务实意识要不断深化。勤下基层、常跑一线、到工作短板和群众不满之处摸底调研,才能更加了解基层实际、增强群众感情,谋事创业从群众角度出发,把推动发展落脚到改善民生上来,将发展成果与改革红利最大限度惠泽人民。问题整改要与时俱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更是群众幸福大门的“按钮”,只有养成并不断优化随时发现问题且及时解决的习惯和能力,才会做到“有了硬件故障马上修好、有了灰尘病毒立即洗掉,有了风险苗头及时化解”,稳扎稳打、扎实进步,以实实在在的态度和成绩让群众放心和舒心。

  及时整改,一个细枝末节都不能放过。“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大病,如果早发现、早治疗,认真对待,就能避免“讳疾忌医”的悲剧发生。扫除作风之弊,不能抓大而放小,也不能只会解决不会预防。在表现层级上,要及时发现思想上的变味点子、言论上的错误导向,通过党课教育、谈心谈话、友善提醒等,提高觉悟,端正态度。在时间节点上,不放过“第一次”,不搞“下不为例”,发现一个问题就及时处理,避免“重蹈覆辙”、出现“第二次”,更不能让问题演变成“遗留问题”、积弊痼疾。在发展程度上,不放过细枝末节,看到“迹象”和“征兆”,早干预、早下手,不能老是等到案发了才去破、群众来访多次才开始去解决。在干部培养上,从娃娃抓起,高度重视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注重德的考核与日常监督,严防“带病提拔”与“圈子腐败”,让干部养成勤于反省、乐于整改、未雨绸缪的好习惯,从根本上提高防腐抗诱、创新有为的综合素质。

  基层工作者三严三实心得体会三:

  “三严三实”是作风建设的标杆、领导干部的标尺,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以前扎紧制度藩篱、严格实行他律,到现在自我约束成为习惯、变成自律自觉。可以看出,作风建设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让作风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强调自律,更强调他律;强调制度约束,更强调价值引领,领导干部要主动加强自我修为,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积极的去追求修身的更高境界。

  “要我做”,是以外在的方式给人的一种规定,缺乏主动性,人的懒惰本性就会激发出来。一年以来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禁令频出,成为在公务员头上的一道道紧箍咒,除“四风”树新风之效捷报频传。然而,制度再密集,不去执行就是一纸空文,执行不力或者执行走样,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一个政党的每个人都处于这种“要我做”的状态,作风建设不仅永远在路上,有时还会走退路。他律是低境界,只是不违反制度规定和相关约束;自律是较高境界,会清醒地认识到不可为之事,不突破底线,不闯红线;自觉是高境界,能在自律的同时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并自觉律他。“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就是强调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彻底抛弃“要我做”的心态和状态。

  “我要做”,是内心的一种自我服从,是实现自我选择、自我管理的一种成就感、荣誉感,是跟自己感受、愿望、利益等密切相关的事情。领导干部要清醒的认识到,作风建设“要我做”,不如“我要做”,要自觉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自我修炼,自我完善,把先贤的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习性功力,既加强“修”又注重“养”,于公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公而忘私;于私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克己慎行,经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思想境界高、个人修养好、、工作能力强,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的好干部。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主动的自我转变,才能将作风建设由他律变为自律,由外在规则变为内在价值,真正将改进作风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133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