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参观一大会址心得_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2)

参观一大会址心得_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2)

时间: 戚苗998 分享

参观一大会址心得_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

  参观一大会址心得篇4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80年光辉发展历程的了解,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作为基层组织的一名党员,如何立足本职,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谏言献策,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企业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为党徽增光,为党旗添彩。

  我是一名团员,对于党的历史我自认知道不少,但当我参观完新改善的“一大会址”后感触颇深,不仅仅是让我再一次接受了党的教育,更让我对于我党建立、发展到成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更坚定了走共产主义道路的信念。

  让我们从它的诞生说起,这也是让印象颇深的一段历史。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一大”旧址到底何处找?翻开一大纪念馆馆务纪要,一段文字映入眼帘:自上海解放,全国人民都热切期望将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及有关我党史迹之址,修建成为纪念馆,以资景仰。上海市委宣传部于1950年9月指派方行、沈之瑜、杨重光三同志负责进行建馆筹备工作。筹备组从资料发现,关于一大,董必武曾在1929年12月写给何叔衡一封信,明确写着会议地点是在上海代表李汉俊的住宅。

  这次调查,了解了会址建筑原状和改建经过。外墙青红砖交错,乌黑的木门上配着一对沉甸甸的铜环,拱形的石雕门门框四周由米黄色石条围成。就是在这里,80年前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13人代表53位党员在这里召开了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了。作为一名团员,我一定要继承先辈的足迹,为中国的教育奉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观一大会址心得篇5

  在党的即将召开之际,在省社党组和领导的关怀下,我有幸随同机关女同志一起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追寻红色经典的回忆,10月15日下午,大家带着激动、崇敬又有些好奇的心情,走进了这幢老上海风格的石库门楼。夕阳的映照下,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旧式的石库门,青砖黛瓦,乌漆大门上一对黄铜吊环,拱形的石雕门框庄严厚重,高高的墙、小小的窗,这样的画面如同老上海的经典名片,更是那个时代刻下的深深的历史的烙印。在新天地的老街中,这是一幢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建筑,然而正是它,见证了中国自此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里的空气因为历史的负重而肃穆、凝重,这里的一砖一瓦因为伟人的指点江山而熠熠生辉。

  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的展厅,恍惚中犹如跨越时空,亲历那改变中国历史的拐点,里面排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物,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战况,展示了中共革命前辈的资料,大家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用心去体会和铭记这件件展品中记载下的中国共产党沉甸甸的历史与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楼下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书本中的历史跃然眼前。在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年代里,就是这满腔热血的十三位青年,舍生取义、不畏列强,誓要改天换地,捍卫中国的万里河山。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此刻,无需言语教诲,我们却更能深深地体会那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最先进的政党正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永恒的信仰、前行的明灯!

  走出这座沉淀历史的建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全国3700多万党员中,我是平凡的一员,但我依旧倍感光荣,也体会到这简单的称呼承载的千钧重任,或许我没有大济天下的才华,但是作为中共党员,我会一生牢记自己的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参观一大会址心得体会

2.参观一大会址心得

3.张闻天故居参观心得

4.上海旅游心得体会

5.怎样写旅游考察心得

6.浅谈上海外出培训心得体会

7.参观油田心得体会

27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