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地理 > 八年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八年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八年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掌握好每一个复习资料,轻松面对每一场考试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八年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八年地理上册复习资料(一)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矿产资源。

  3、特点: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二、土地资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

  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分布地区

  ⑴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

  ⑵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这里难利用土地多,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低,牧业在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⑶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差异: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

  5、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

  6、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三、水资源(3月22日 世界水日;3月22-28日 中国水周)

  1、水是宝贵的资源

  ⑴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⑵水危机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费。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⑴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际变化大。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如: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⑵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⑶措施:

  ①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修水库。

  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⑷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计划线路

  ①东线方案:在江苏扬州市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用闸控制,逐级提升,过黄河后,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天津市。

  ②中线方案:首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峡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筑渠输水自流进汉江。

  ③西线方案:计划提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的水源。

  3、我国水资源的特点:⑴水资源短缺⑵时空分布不均

  八年地理上册复习资料(二)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不同的地理区域

  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3、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八年地理上册复习资料(三)

  一、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区域全貌

  2、现代都市建设中,北京所做的工作。

  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

  ⑵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1、区域全貌

  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

  ⑴祖国内地:廉价劳动力、厂房、生产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费品。

  ⑵香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

  3、香港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

  ⑴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香港背陆面海,海陆兼顾,具有双向优势,既有利于开拓中国内地,也为开拓沿海经济地带和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同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并称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又位于沟通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及大平洋沿岸美洲各国的海上交通要道,这使得香港成为许多国家商品的中转站,转口贸易发达。

  ⑵灵活的经济政策

  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许多进出口商品免征关税,进出口手续也极为简便,从而吸引国际船只和货物过境,这也促进了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

  ⑶祖国的大力支持

  香港地狭人稠,资源匮乏,祖国内地在提供食品、燃料、原材料等资源以及劳动力和广阔市场等方面对香港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同时,祖国内地又把香港作为转口贸易的重要基地,通过香港、祖国内地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这也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

  三、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美丽富饶的宝岛

  ⑴位置: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位于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太平洋之间。

  ⑵范围: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小岛组成。

  ⑶居民:2300万,汉族占97﹪,多是明清以来广东和福建两省移民的后代,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⑷台湾是祖国领土的证据:地缘、血缘、历史和文化渊源。(P34中的活动2)

  ⑸自然环境:

  ①地形:岛内西部是平原,约占1/3;中东部是山地 ,约占2/3.

  ②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

  ③台湾之最:玉山是台湾最高的山,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2、出口导向型经济

  ⑴经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即出口导向型经济。

  ⑵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

  ①优越条件,海岛多港口。

  ②丰富廉价高素质劳动力。

  ③政策支持,吸引外资。

  ⑶工业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地区。

  原因:

  ①位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②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④海运便利

  ⑷主要城市:台北是省会,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湾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港口;台南是台湾省最早的城市;新竹是台湾的“硅谷”。

  3、两岸交往

  ⑴1979年1月1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⑵2008年12月15日,两岸正式实现“三通”。

  ⑶两岸实现海上直航后,最近的2条航线是:基隆——福州(265千米)、高雄——厦门(295千米)。

346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