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地理 > 8年级上地理知识点

8年级上地理知识点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8年级上地理知识点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8年级上地理知识点。

  8年级上地理知识点(一)

  1、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关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濒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依次为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 舟山渔场 ,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6、我国疆域辽阔,全国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7、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34个省级行政区P7图

  8、人口总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2.95亿;2005年1月6日我国内陆人口达13亿。

  9、中国的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10、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11、为了使人口的增长 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 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2、我国的民族中 汉族人口最多 ,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P17少数民族风俗

  13、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 东部和中部。全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西南 、西北 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各少数民族分布具有大杂聚、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8年级上地理知识点(二)

  1、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P24地形图

  2、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4、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我国与尼泊尔边境上,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5、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山颠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6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

  9、山区中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10、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11、我国冬季最冷的是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

  1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14、地势阶梯 平均海拔(米)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分界山脉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分界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平原

  15、我国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就大多数地方来说,降水集中在5--9月。

  16、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17、我国的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有 寒潮、干旱、洪涝、台风。

  18、我国季风气候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

  19、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P33图

  20、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植被由东向西分别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P36图

  21、秦岭和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河流有 结冰 现象。

  22、塔里木河 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 高山冰雪融水 。近年来沿途灌溉用水增多,使中下游河道 断流 的情况更加严重。

  我国汛期最长的是珠江;流量最大的是长江;结冰期最长的是黑龙江;含沙量最大的是黄河。

  23、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2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2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P48黄河图

  26、长江的开发

  (1)概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有“黄金水道”、“水能宝库”之称;源头是沱沱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线是宜昌和湖口。

  城市:①上海 ②南京 ③武汉 ④重庆

  水利工程:Ⅰ葛洲坝、Ⅱ长江三峡

  湖泊:A、鄱阳湖,B、洞庭湖

  (2)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大部分分布在上游河段。目前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的上游,该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后,将发挥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淡水养殖、旅游等作用。

  (3)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

  长江洪涝频发的原因:降水集中于夏季,长江的南北支流众多;人为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湖泊的蓄洪能力下降。

  建国以来重点治理了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疏浚长江河道,加强港口建设,提高长江的运输能力。理了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疏浚长江河道,加强港口建设,提高长江的运输能力。

364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