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语文 >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材料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材料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材料

  期末考试即将到来,同学们要如何准备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材料,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材料(一)

  一、字词

  震悚(sǒng) 疮(chuāng)疤(bā) 诘(jié)问 霹(pī)雳(lì) 狼藉(jí) 蹒(pán)跚(shān) 颓(tuí)唐 触目伤怀 琐(suǒ)屑 情郁(yù)于中 交卸(xiè) 尴(gān)尬(gà) 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愧(kuì)怍(zuò) 攥(zuàn) 取缔(dì) 唏(xī)嘘(xū) 噩(è)耗 呵(hē)斥 焦灼(zhuó) 伎(jì)俩(liǎng)颠(diān)沛(pèi) 吊(diào)唁(yàn) 文绉绉(zhōu) 长途跋涉(shè)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nuò)★(二)、第四单元

  销声匿(nì)迹 风雪载(zài)途 衰草连天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繁衍(yǎn) 脊(jǐ)椎(zhuī) 两栖(qī) 相安无事 遗骸(hái) 劫难(nàn) 追溯(sù) 天衣无缝 归咎(jiù) 啸 (xiào)聚山林 栖(qī)息 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顷(qǐng)刻 嘈(cáo)杂 晨曦(xī) 孕育 翩(piān)然 褶(zhě)皱 潜(qián)意识喷嚏(tì) 唠唠(láo)叨叨(dāo) 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

  晨曦(xī) 溯(sù) 素湍(tuān) 飞漱(shù) 五色交辉 夕日欲颓(tuí) 沉鳞竞跃 藻荇(xìng) 艨(méng)艟(chōng) 泅(qiú) 鲸(jīng)波万韧 溯(sù)迎而上 僦(jiù)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更(gēng)定

  二、默写

  ★(一)、课内默写

  《三峡》

  1、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 , 隐天蔽日。

  2、侧面写山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天水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引用渔人的民歌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

  1、文中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表明作者自豪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油》

  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观潮》引用杨万里的诗句是: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湖心亭看雪》描写景物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诗四首》

  1、《归园田居》描写自己艰辛劳作的诗句是: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表达作者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句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2、《使至塞上》的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美景的句子是:月下飞天境 云生结海楼

  表现作者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不舍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4、《登岳阳楼》诗人怀古伤今的诗句是:登临吴书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二)、课外诗歌后五首

  1、《送友人》中写落日将下,依依不舍来喻故人之情的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秋词》中,体现作者对秋天看法与古人不同的一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鲁山山行》写山野景物,点明了山行的节令的句子是: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4、《浣溪沙》中表达出“人生也可老当益壮”的内容是: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虚写的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文言文阅读

  (一)、《三峡》

  1、解释 :

  ①、重岩叠嶂: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②、夏水襄陵: 上

  ③、乘奔御风 奔:这里指快跑的马

  ④、素湍绿潭 湍:急流的水

  ⑤、不见曦月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⑥、霜旦 :下霜的早晨

  ⑦、飞漱 :冲刷

  ⑧、属引凄异 属引:接连不断

  ⑨、或王命急宣 或:有时

  ⑩、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即使

  ⑾、良多趣味 良:真,实在

  二、回答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曰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②、 用原文回答:

  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③、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

  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④、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二)、答谢中书书

  ⑴、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俱:都

  2、晓雾将歇 歇:消散

  3、夕曰欲颓,沉鳞竞跃 颓:坠落。 竞跃:争着跳跃

  欲:将要。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4、未复有能与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⑵、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具有文学性。

  ⑶、填空 答案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山水相映 之美。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色彩配合 之美。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曰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 晨昏变化之美

  (三)、记承天寺夜游

  ⑴、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想到。 遂:于是。 至: 到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

  5、月色入户 户:窗户

  ⑵、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月光(月色)

  ⑶、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⑷、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⑸、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⑹、中心思想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四)、观潮

  ⑴、词义

  1、自既望以至十八曰为盛 既望:农历十六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方:当……时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倏而:突然 . 略:一点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逝:去,往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文:画着文采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 溯迎:逆流迎着潮水

  7、吞天沃曰 沃:因水淋洗

  8、如履平地 履:踩

  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干:岸

  ⑵1、第二段中写参演舰之多的句子是: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如履平地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⑶、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 而 ,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

  1、 写“形“的句子是: 仅如银线

  2、写“色”的句子是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3、 写“声”的句子是 : 如雷霆,震撼激射

  4、写“势”的句子是 :吞天沃曰,势极雄豪

  (4)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1、是曰更定 是:这。 定:完了,结束

  2、余拿一小船,用毳衣炉火 拿:撑,划。 毳:鸟的细毛

  3、雾淞沆砀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哪里。 更:还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痛快。 白:指酒杯

  ⑵、译句

  1、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痴迷,还有比相公更痴迷的人呢。

  4、大雪三曰,湖中人鸟声俱绝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⑶、回答问题 答案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句子是哪些?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下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四、名著阅读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材料(二)

  1、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2、体裁:长篇小说

  3、内容:小说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大熔炉里,保尔经受住考验,即使在双目失明下,仍然不向命运屈服,毅然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最终践行了自己为理想而献身的诺言。

  4、艺术特色: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5、保尔名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作者:老舍

  2、体裁:长篇小说

  3、故事梗概:祥子来自农村,如同骆驼一样健壮,坚忍。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原本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但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最终以惨败告终。

  4、人物性格:

  祥子:起初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后来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刘四:残忍霸道

  虎妞:大胆泼辣、有些变态

  5、主题:小说无情地批判了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6、艺术特色:运用肖像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小说洋溢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五、说明文阅读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看云识天气》。

  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 说明文。(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

  (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外—内、上—下、前—后、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一次、原因一结果、现象一本质、特征一用途、一般一个别、概括一具体、整体一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 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填具体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可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

  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三)、说明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体现关键词(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举例子:具体形象(真切)地

  列数字:准确具体地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 + 说明事物的特征

  作比较:突出强调

  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

  常见题型: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划线句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 。

  (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表达效果的作用,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或道理。)

  例题: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

  句采用了 打比方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卷云轻盈洁白的特点。

  (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平实、质朴、准确

  A、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B、说明文语言风格:

  生动、形象、准确

  (五)、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词语)典型试题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

  方法:1、解释词语意思

  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

  答:不能。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使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

  1表态:不能替换;

  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

  答:不能删去,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有三种方法参考)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 说明了 。(第一空填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第三空填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

  2、结合修辞手法谈(一般是生动说明文,文中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地说明了 。(第一空填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因为使用在说明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所以第一空可以填生动形象、有气势(气势磅礴),第二空填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

  3、结合表达方式谈:(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更深刻。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

  模式: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 (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选择),如 (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情、更深刻。

  (六)、说明语句、段落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方面的作用:承接上文、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内容方面的作用:总领全段(全文)、总结全段(全文)。

  (3)主题(中心)方面的作用:揭示(点明、深化、升华、突出)主题(中心)、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例题1:“我们还可以根据天上的云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这句话有何作用?

  答:承上启下、总领全段。

  例题2:《看云识天》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答: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可分析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

  六、作文——点题

  1、题记扣题法

  在文章的开头加上题记,一是增强文章的美感,但更主要的是有助于文章尽快地扣题,点明文章的题旨。

  2、开头扣题法

  开头是作文的重头戏,考生要开门见山,开篇便点明题义。

  例如中考满分作文《爱就在我身边》的开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生活中也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体验。透过我的视线,我发现,爱就在我的身边。开篇点题目,简洁明了,可使读者从整体上迅速把握内容。

  又如中考满分作文《家,真好》的开头: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家,真好。小作者开篇就点题目,运用整齐的句式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地表达出来,为全文定下基调。

  3、中间扣题法

  把点题的句子放在醒目的位置,在行文中多次点题目,这种内容与题目反复照应的写法,既能强调主题思想,又能突出中心线索。

  (1)在每一段的开头都用相似的句子点题目

  如中考满分作文《十六岁的我》:十六岁的我,告别了童真,可还保留着童心……十六岁的我,告别了年少的懵懂,开始追求成熟……十六岁的我,告别了花季,步入了雨季……这些句子都是紧扣题目来写的,它使文章中心突出,线索明了,思路清晰。

  (2)在每一段的结尾都用相似的句子点题目

  如中考满分作文《忘记和铭记》: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忘记名利,铭记奉献。忘记痛苦,铭记快乐。

  (3)运用小标题进行点题

  例如中考满分作文《让希望之火燃烧得更旺》:希望之火被点燃希望之火燃烧得很旺希望之火永不熄灭在中间的关键处、醒目处适当地来上几个点题的句子,常常可起到纲举目张、突出主旨的作用。或在开头或在结尾,或是用小标题点题,这应该是最醒目的点题方式。

  4.结尾扣题法

  结尾也是阅卷老师重点关注的,也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卒章显“题”,文末点题目,可检验全文内容是否紧扣题旨。

  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范文)

  鸟儿羽毛丰满,便欲展翅高飞,不再依靠大鸟;果实已经成熟,便欲离开枝头,不再依靠大树;而我,无论身在何方,长大与否,最想依靠的,始终是您,我亲爱的母亲。

  您常说我长大了,要自立自强,万不可做“啃老族”、“月光族”,一辈子依靠爸妈。每每听到这些,我总是不屑地昂起头,撇撇嘴,骄傲地说:“我才不靠你们呢!“而心里却总是一阵阵不舒服,是心口不一的感觉。

  您可知道,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不是金钱与物质,是您的目光,您的举止,您的话语。

  小时候,您踩着脚踏车带我上幼儿园,您爱教我背唐诗,《静夜思》便是那时学会的。犹记得您将我抱下车,听完我背诗,温柔满足的目光便落在我的身上,如网般将我围裹,无知的我尚不明白目光里透着赞赏与鼓励,只觉得像得到了最爱的糖果,会高兴激动一整天,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上小学,您拿起筷子第一次打了我。从小到大,只此一回,我记忆犹新:”出去打两瓶开水,妈妈给你泡茶喝!”为了奶茶我飞一般打来开水,谁知妈妈却泡了杯难喝的绿茶,我一肚子委屈、愤怒,全都迁怒于刚打来的水,“哗啦啦”一下泻进了下水道,您紧握着一根筷子,拉着我的手,一下一下打在我的身上,泛起条条红痕。“叫你脾气臭,叫你任性,就是要教训你!”一顿痛打,一场痛哭,终于收敛了我的戾气。

  上初中,竞选班干部,自幼做惯了班长的我没选上,心中有丝丝失落,再加上一些话语的催化,好强的我军训第二天回家便泪流满面,了解我的您猜到其中原因,生气地对我说:“不当就不当,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本事的就拿成绩去争回来。”一语惊醒梦中人,班长需要过硬的成绩,不服输的我在连考三次第一之后,终于凭实力赢得了职位。

  我怕是离不开您了,母亲。您的目光赐与我勇气、动力;您的动作教会我乖巧,收敛;您的话语带给我警醒、方向。

  无论飞鸟何去何从,无论果实是否落地,蓝天白云下,人生道路中,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母亲。

  《论语》补五则: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广泛地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一致。”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晚上死去也心甘。”

  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告之去处。”

  5、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看过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材料的还看了:

1.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2.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复习资料

3.初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4.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5.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6.初二语文复习重点

7.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968662